第359篇 张释之

作者: 简东骑行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09:57 被阅读0次

【读史日历】(第359篇 张释之)

张释之小时候和他的哥哥张仲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个富二代,家中资财颇多,就花钱买官做了骑郎,侍奉汉文帝。但是张释之做官十年,没什么成绩,没得到升迁,还耗费家中很多钱财,内心愧疚,要辞官回老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才能,惜才,就帮着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

张释之见到文帝,陈说利于国民的大计,汉文帝说,别高谈阔论,说些接地气的,现实生活、能立刻实施的事吧。于是,张释之就秦亡汉兴之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汉文帝听后觉得张释之有才能,很满意,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到上林苑观虎,文帝就虎圈所养动物提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不能回答。反而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这些问题,并答得极周全,想借此彰显自己熟知业务、有问必答。汉文帝认为做官就应该这样,上林尉不合格,下诏命令张释之任命啬夫顶替上林尉。

张释之问汉文帝如何看待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汉文帝回答说是年高德劭的长者。

张释之就说,周勃和张相如都被称为长者,但二人都不善于言谈,现在要啬夫顶替上林尉,难道让人们效法伶牙俐齿的啬夫吗?建议文帝不要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提拔,以免树立不正之风。汉文帝觉得张释之的建议有理,没有提拔啬夫。

出了上林苑,文帝驾车回宫,让张释之陪乘。路上,汉文帝问张释之秦朝执政的失败之处,张释之据实而言。汉文帝非常满意,就任命张释之做了公车令。

张释之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下车,违反了宫卫令。

张释之就追上太子和梁王,阻止他们进宫,并以"过司马门不下车为不敬"的罪名,向汉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汉文帝只得摘下帽子陪罪,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也亲自下达特赦令,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宫中。文帝觉察到张释之的与众不同,就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张释之早年弹劾过时为太子的景帝,因而内心极为惶恐,想要称病隐退,又担心招致更大的惩罚,想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采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汉景帝当面谢罪,汉景帝并没有责怪他。

由于张释之得罪过汉景帝,一年后,被贬为淮南王的国相。不久张释之就去世了。

第359篇 张释之

相关文章

  • 《张释之执法》参考译文

    【《张释之执法》参考译文】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文帝授予张释之廷尉的官职。 ……不久,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

  • 第359篇 张释之

    【读史日历】(第359篇 张释之) 张释之小时候和他的哥哥张仲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个富二代,家中资财颇多,就花钱买...

  • 汉文帝评述7~桃花李实~张释之

    汉文帝名臣之张释之 张释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过他的故事却是叹为观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张释之祖籍河南南阳,由...

  • 张释之

    汉文帝时期,张释之拜为廷尉。一天,一名群众惊扰了皇帝出行。释之说:按法律应当罚款。皇帝说:太轻了。释之说:廷尉是天...

  • 《史记》之【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阅读摘记

    张释之原文: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④,无所知名。释之曰:“久...

  • 张释之执法

    张释之执法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①。于是使...

  • 闲谈《张释之》

    故事概要:张释之是个刚直不阿、有谋略的人,朱元璋评论张释之公正执法的一段原话:处心公正,议法平恕,狱以无冤,故流芳...

  • 张释之执法

    原文: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

  • 张释之2

    一次太子和梁王过宫门和司马门不下车,张释之不让他们入宫门,太后求情让文帝免了太子的罪,太子才能进宫。张释之不畏强权...

  • 《大汉开国风云》(沈正翔著)第8章巩固基业文景之治(十)

    又有一次,有人偷窃了汉高祖刘邦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汉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廷尉张释之严惩盗犯。张释之依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59篇 张释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ts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