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参与【理事会•城市】征文
推荐编辑:木加南
推荐语:一次徒步走,一场户外行,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感受身居城市的别外洞天,在与徒友的搭档中体验城市人情的别样距离,而让回归自然的一场徒步成为了城市繁忙节奏的一种疗愈。
广州徒步亦欢然,木加南精选推荐并分享!

上周末去参加了一次徒步,走的牛天线,从牛头山走到天麓湖森林公园西门,一共13.12公里。全程都是在绿色围绕,氧气充足的地方行走,穿过了树林,岩石,芭蕉林,竹林,小溪等。
在广州生活多年,第一次知道这个城市居然还有没被完全开发的山头,很适合“爬”山,原来,这里原始到不用离开城市就能亲近大自然。
01. 爬牛头山
是在黄陂地铁站集合,跟着大部队一起先在草坪上拉伸,结束之后沿着黄埔河涌行走,那段河涌很漂亮,水比较清,两边有很多绿色植物。
走了大概半小时到达山脚,开始沿着土路,穿过农户家的菜地,往山上走。一开始路很平缓,走着走着就越来越陡,好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
天气预报说降温,我穿着较厚的卫衣,走的过程超热,一直出汗。翻过几个陡坡后,累到一直喘气,加上特别热,头有点晕。有点担心会两眼一抹黑晕过去,望着那么陡得坡想着可能走不完全程了吧。
有人问领队还要多久能到顶,他回快了快了,听完我心想:“再忍忍吧”。后来发现他“骗”我们的,后面还有更陡的路。好吧,幸好我信了,否则可能就放弃了。
不过我蛮喜欢累到极致的感觉,因为此时大脑会停止思考,只能顾及当下的一呼一吸。累过之后在树林休息,有微风拂面的那一刻会感觉很放松。
惊讶地发现极度恐高的我这一路很平稳地走完了。因为很多陡坡有树木遮挡,视觉上没那么恐怖。加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看上面也不要回头看,只管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这个暗示很有效,让我从一开始的恐高到忘记这回事。
可能人生亦如是,活在当下,便没有那么多的焦虑和恐惧。

02. 走进天麓湖森林公园
在森林中体验了一回“你是我的眼”。和队友搭档一人戴着眼罩,只能由另一个人带着走,全程不能说话。
刚开始很紧张,身体后倾被搭档拽着走。后来安慰自己队友会照顾好我的,加上她扶我很稳,有下坡路就抬一下我胳膊肘,头顶有树枝拍拍我的头,这肢体语言足够我理解她的意思就渐渐放松下来跟着她走了。
不能看到脚下的路,只能借助听力和搭档的肢体提示走路的感觉很奇妙,既能体验到被另一个人支持的安心,也能感受到放下自我去信任别人的平和。
轮到我扶着她走的时候,路很不好走。有斜着倒下的大树我就把她的手放到树干上摸一下,她也能反应过来需要手抓树翻过去,有时只能一人通行我就站到她前面,双手牵着她走,全程配合还算默契。
城市化让我们生活在陌生人社会,在广州同一栋楼住多年的邻居都互不相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实很远。但盲行这一段,和陌生人十指紧扣,在路况复杂的森林里行走,感觉彼此的心瞬间靠近了很多。
结束盲行,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带的食物,吃完午餐就和同伴边走边聊出了森林。

03. 为什么回归自然?
作为在广州打拼的外地人,生活基本都是两点一线,看到的都是钢筋混凝土,难得有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加上疫情,很少出门,整个人都懈怠了。
有曾经去西藏的游历,那时候归来,就像从自然界中吸收了很多能量,有种被治愈的感觉。
看过绵延几十公里的札达土林,那里曾是汪洋大海,如今却是一片土堆;也看过一望无际的草原,湖泊,连绵不绝的雪山,满天繁星的夜空,各种野生动物等。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叹自然界的伟大和壮观。
当我们面临一些工作生活的烦恼时,容易陷入死胡同,会觉得活着好累,也会感觉这一关迈过去很难。但是,如若把自己放归自然,跟大自然一对比就能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心胸也会随之变得开阔。
其实问题依然在那里,只是心变大了,问题也就变小了。
自然界蕴藏着所有疗愈身心的能量,在森林里听一听鸟语和潺潺溪水的声音,闻一闻花香和泥土的芬芳,会感觉很惬意和放松。
当你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可以到各大徒步路线走一走,不用离开城市也能通过行走与身体对话,和自然连接。
这种链接能带给你极大的力量与归属感。
2021.11.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