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暑假,在一个QQ的读书群里,一位老师介绍他的床头书是《文心》,他说这本书无论何时翻阅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听此推荐以后,自己也毫不犹豫地下单了,遗憾的是买来以后一直被搁置一角。最近得闲拿起来认真细看,未曾想如获至宝。先不说这两位重量级的作者~现代教育的先驱夏丏尊和叶圣陶,但就本书的内容安排来看:“以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这样独特的构思和编排,在文学创作中也的确是另辟蹊径了。
故事中的人,有正上初中的青少年,有学校的老师和个别青少年的家长。这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初中生,一个个阳刚正气,谦虚好学,积极向上,他们勤学善思,把主动探索学习中问题当做学习中最愉悦的事;学校里的老师无论是教国文的王先生,还是教图画的李先生都那样博学,厚德,他们做事认真,为人诚恳,对学生平等相待,他们注意依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召身边的同学;青少年背后的家长们,朴实善良,与孩子们真诚沟通,平等交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营造出了浓郁的精神氛围,让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们,随时随处都能受到精神的熏陶。
所涉及到的国文知识,我从“如何读?”“如何写?”“如何提升?”三方面重新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这些30年代的教育理论,经过80多年的洗礼,现在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如今再次走进这些铅字中,不得不被前辈们前瞻而又高远的教育理念所折服!
“如何读?”
如何选书?【第五章 小小的书柜】
枚叔通过帮助大文整理小书柜,告诉他中学生应该这样去选书读书:
1 这点很重要,所以第一步先选工具书《辞源》
2 这个年龄的孩子适合读小说。《老残游记》《镜花缘》是首选。
3 翻译的外国优秀小说也可以拿来看,如《鲁宾逊漂流记》《希腊神话》
4 了解诗词《唐诗300首》《白香词谱》是首选。
5 除此之外,还要读一些经书类,也就是古代的经典,四书五经是首选。
读书技巧【第13章 触发】
远在四川中学任教的枚叔寄来家信,告诉儿子说华读书要注意以下方面:
1 读书与作文不同,读书重在意趣的引导。〖其实这就是在强调阅读的主动性〗
2 “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种“触发”的阅读技巧,其实就是现在联结的阅读策略吧。〗
3 读书不在量,而在于收获。所以可拣喜欢的重读,读出些新的意味来。『阅读重在质量的收获,而非数量的积累』
4 “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读到此处,真的很感慨前辈教育理念的超前,“无字书”现在常常被提起,看似新名词,其实在80多年以前,叶老和夏老就已经在次提及其重要意义了。〗
朗读技巧【第14章 书声】
1 “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艺自然了解了,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做的文字,只需听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那个时代,我们的教育前辈就知道了朗读的重要意义。在美国,吉姆崔丽斯在1979年,才自费出版了小册子宣传朗读的重要性,叶老的朗读教育思想比西方要超前几十年。〗
2 朗读的要求:高低(是就声带的张弛来说的)强弱(是关于感情来说的)缓急(是从文具的构造上来说的)
如何预习?【第一章 突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预习的方法:
1 通读全文 标注不懂的字词。
2 借用工具书解决字词。
3 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4 通过联系生活来体会文本的内涵,融入自己的情感,想象实在景物和由景物引发的内部经验,在此过程中学会把思考力和想象力的训练恰到好处的融入其中。
如何读不同文体?
如何读诗?【第八章 诗】
通过品田园诗的意境,与现实的终身局促在都市尘网中的人做对比,理解田园诗的美好,现实的残酷。
如何读新体诗?【第23章 新体诗】
新体诗也含有诗的意境,但它与散文不同:诗是最精粹的语言,最生动的印象,普通散文没有那么精确,所以篇幅大概比诗篇来的多,又并不纯粹印象。
如何读词?【第22章,两首菩萨蛮】
词的构成是长短句,分为上下阙,字数受词牌格式的规定。词以表现意境和抒发感情为主,它的境和情关系极其密切。
如何读戏剧?【第12章 戏剧】
一本传奇,演一个故事,不限字数,多达四五十出,而杂剧大抵只有四出。京剧的套路,每一个角色一上台,先报告姓甚名谁何方人士。自杂剧到京戏都一贯是记叙文式的体裁,一出戏不止一个场面。
【第20章 小说与记叙文】
1 做小说大概同戏剧差不多,先定场面,再留着实令,自然景物,人事季节,写人物要有个性。
2 小说的本质是关注矛盾和冲突,其意义一要含在故事中,就像盐含在水中一样自然。
3 小说与叙事文的区别就像照相和绘画一样。
如何写?
如何写好字?【第16章,现代的习字】
席子要从临摹开始,他的四项标准是:迅速,准确,匀整,合式。
关于词语
【第11章 词的认识】
要准确把握各个词的精确含义,不懂就要问,或者是翻查,否则会闹出笑话。
【第17章 语汇与语感】
要用词的联想法来拓展词语,并且丰富语汇;要保留地方的特色方言,要学会从多角度多阶层去体会语感,做到感情饱满丰富。“富人四季衣穿,穷人衣穿四季”
【第21章,语调】
1 构词方式的奇偶性,宜于偶数结合。
2 句子的构成有三种,散句,束句,对称句。一段文字中据式要多样,有时也可见重复。
3 音节使用中注意红声母和韵母的搭配。另外一篇文章中还要注意上下文的呼应和衔接。
【第26章 修辞一席话】
修辞的方式又叫辞格,包括拟人格,层递格,讳饰格,譬喻格,映衬格……
关于作文
【第三章 题目与内容】
1 习作的目的,应该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2 应该是先有题目还是先有内容呢?看到题目后又如何思考内容呢?
3 习作的要求,要从一个字一句话改起,改到再无可改之处,总之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第四章 一封信】
如何修改作文?首先要互评,其次在承接和转折处要留心衔接,最后要看是否表达的是真情实感。
【第六章 知与情与意】
写作前要有读者意识,要心里想着读者的需求和理解。接着要拟提纲,最后的表达要达到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第27章 文章的组织】
通过周锦华的演讲,来说明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作文组织材料就像盖房子一样,如何组织分为:起,承,铺,叙,过,结六个段落的组织法,议论文的话就是“序论,立论,论证,结论”总之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可:怎样开场?怎样说出主要意思?怎样做个收尾?要遵循的原则有三个:秩序,联络,统一。
【第十章 印象】
通过爬山的情景来诉说游记的写法。游记的一种写法是记叙下来,另一种写法是印象的描写。类比,记叙犹如一张路线图,而印象就如一副风景画。写游记切要留意观察。
【第29章 习作创作与应用】
写书信是应用之作,作文课是习作,花费一定力气的作品是创作。创作有三个步骤,首先发现题材,然后使之逐渐成熟,最后用一定的功底把它组织起来。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练好基本功。
【第九章 文章病院】
修改文章时注意以下几点:用词要精准,句意要准确,前后要连贯 ,总之要从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上达到统一。
【24章 推敲】
通过一篇文章的修改,再次确定习作修改的注意事项:用词要准确,表意要明确,修辞要到位,过度要自然,表达要有序 。
其他扩展
【第18章 左右逢源】
数学例题与习做类比,美术图画与远近法顺序类比,英语翻译有直译和根据现实翻译的区别,由此提到了学科统一有效整合的理念,这样的理论真的是相当超前。
【第28章 关于文学史】
读文学史的作用是扩充知识提升精神素养,读文学史的步骤应该先读经典,再研读其他哲学系列。
【第30章 鉴赏座谈会】
鉴赏要用美学的心态去把玩,要注意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要有鉴赏的预备知识,要充分的发挥想象,还可以拿反例来修改,无论怎样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来欣赏。
【第31章 风格的研究】
所谓风格,其实是依据个人的主观而定的。她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取材的范围,作者的品性,作者的语言习惯,习作的习惯等等。
【第32章 最后一课】
1 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应该是看是否充实了自己?是否对自己受用?
2 切记,知识不是拿来炫耀的!!
3 课堂学习的狭隘,注定了要学会终身学习!!

虽只是简单的梳理,但是也耗费了自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不过这样的阅读方法对加强读书印象不无裨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