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个艰难的过程,以至于人们常常拿“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来调侃自己,其实一本书要想实现从书店到你脑子里跨越,它需要经历重重门槛,其难度不亚于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喜欢一本书你不一定会买,买了不一定会看,看了不一定能够看得懂,看懂的不一定能够记得住……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让读一本书的效果大打折扣。
前几个方面是比较好解决的:看到喜欢的书就一定要买下来,不要心疼在看书上的投资;买了的书一定要看完,否则绝不再买新书;要选择适合自己领域的书,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总之,第一段中提到的几个问题貌似都很好解决,唯独最后一个“看得懂却不一定记得住”是个很尴尬的事情,我从前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读完一本书合上什么都不记得啊”“哎这个事情我以前好像在哪本书里看过,是怎么说的来着”……这样的结果是很打击人的,以至于很多人会想放弃读书。这就好比一个足球前锋突破重重阻挡,来到守门员面前,却在临门一脚时射偏了,这该有多沮丧。
每当这个时候,你可能自己会这样安慰自己:“没关系,虽然看上去什么也没记住,但是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只要我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提高的……”这种想法对吗?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仅限于读文学作品,这样的书会在无形之中提高你的审美,陶冶情操。但是,对一些知识性、信息含量高的书籍,如此安慰自己就有点自欺欺人了,一本讲述明代历史的书籍,你读完就忘了就是忘了,它对你知识总量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此,在读书过程中,有些书的内容我们必须要记住。
但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读完一本书不会忘?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
我们必须要纠正长久以来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那就是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一定取决于你记得多少。如果按照“记得多少”这个标准来衡量知识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高考的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拥有知识最多的时候,我此生恐怕都突破不了,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陷入这个思维误区的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知道多少东西当做衡量自己知识量的标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对知识的认知。
刘未鹏先生提出,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间能够想的起来去使用。对于高中时代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生来说,每当你看到一道历史题的参考答案时你就会惊呼:这个答案我也知道,我就是没想起来写!呵呵,没想起来写那就不能算是你的知识,这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看到参考答案时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出自课本上的哪里,但是“学习新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间能够想的起来去使用”,所以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最好的一定不是背得最好的,而是对知识理解最深刻的。
由上面的论述,我就可以提出读书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那就是读了一本书之后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把知识用起来!因为如果不用,你就算把整本书全部背下来也终究有一天会忘,不信你回想一下你高中背过的政治课本,你还记得吗?通过读书你获得了一个新知识,将其存在大脑的存储里,但是如果不创造回忆的机会就可能很快会忘掉。但如果使用起来,每一次使用都要调动该知识,都会重新记忆一遍,如此便可以抵抗遗忘。
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知识的机会,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
考研期间,我需要记忆大量艰深枯燥的理论知识,而且很容易遗忘,为了抵抗遗忘,我就抓住一切机会使用我学到的新知识。吃饭的时候我会和同学说“哎我今天学到了一个特别好玩的理论,我给你讲讲……”请记住一句话: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你想检验自己对某个知识是否完全掌握了,就把这个知识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讲一遍,如果他能听懂并且他提出的问题你都能解答,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这个知识了。有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肯听我讲这么无聊的理论,我就找一面墙想象对面有一个人听我讲然后自言自语……
另外,我之所以要在简书写作,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写给自己看的,因为写作也是一种利用知识的机会。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我就写成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或者有了点思考和感悟,我就随手写下来讲给你们听。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知识进行了梳理使之系统化,创造了使用知识的机会让我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你们在评论里的反馈和建议会让我看到自己的一些缺点并加以改进……总之,如果身边有人可以交流自然最好,如果没有人听你嘚吧嘚那你就要给自己创造机会嘚吧嘚,如今便捷的互联网可以给你提供很多写作的机会。但是,在我看来写作是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如果对大家有用收获了很多人的喜欢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如果没有人回应你也没有关系,你就当做是对这一面白墙说话好了,千万不要为了迎合读者而本末倒置。
另外每过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我会系统地回顾一下自己这一个月看了哪些书,获得了哪些感悟,重新翻翻自己写过的文章,这是一个重新回忆的过程。随着你读书量的增加和思考的逐步深入,你会发现自己以前写的东西有很多是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不过没关系,这就是一个自然而然地成长过程,是一个认知迭代和系统升级的过程(参考阅读:读书不一定有用,认知迭代和系统升级才是最终目的 - 简书)。有句话说“成熟就是越来越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真的是这样,每当我打开QQ空间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都羞愧不已,但不可否认,那就是你的青春痕迹。
联系自身、触类旁通可以发挥知识最大效用
读小说的时候我有个习惯,我会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中某个我最喜欢的人物角色,然后参与到整个故事当中,读完一本书我就感觉自己像亲身经历了某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读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也有这个习惯,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设身处地体会其所经历的成长环境,琢磨他作出的每一次重大选择;每读一篇文章是我都会想这篇文章对我有什么启发和帮助,我要怎么改进自己……这种联系自身的习惯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帮助,因为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但我们缺乏这个意识。
读小说时联系自身你会有更深刻的感悟,每读完一本小说都像是经历了一次全新的人生;读传记时联系自身可以切身体会伟大人物的胆魄与智慧,吸取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自己所用;读文章时联系自身,会一点一滴地改进自身的小bug,这些改进不起眼,但长期积累可实现改头换面的效果。总之,联系自身可以让你获取的每一点知识都发挥最大作用,不会再产生“读了书有什么用”这样的困惑。
另外,抽象推广、触类旁通可以让你获取的知识的速度成指数级增长。我一直在强调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参考阅读:如果手里只有锤子,那么一切问题在你看来都是钉子 - 简书),就是因为不同的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借鉴的,你在某个领域获得的知识可以抽象成一个规律,从而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说我在有时候,你只是输在了观念上 - 简书一文中将边际效应、风险、复利等经济学概念应用到自身学习上,比如说我在读书不一定有用,认知迭代和系统升级才是最终目的 - 简书将计算机的迭代和系统概念应用于指导自己的读书上。
因此,当你获取一个知识的时候,请停下来想一想,这个知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这个知识与我既有的知识体系是什么关系,互补还是冲突?如果是冲突,是既有的知识比较好还是新获取的知识比较好?这个问号可以一直打下去,问号打得越多,你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由一个知识无限延展开去,你所获得的知识也就成指数级爆发式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你获得了深度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这可比单纯的知识重要多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知道有很多人又会吐槽:读书而已嘛,干嘛搞得那么累。可是我不得不说,读书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写文章也从来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我读的每一本书都会按照上面说的进行,我写的每一篇文章也都是我读书过程中的深度思考,我坚持深度阅读,同时也坚持深度写作,如果你觉得这样读书太累,完全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的方式进行,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读起来太累,完全可以继续阅读轻松愉悦的励志文。
我坚信,每个人都有基于自己的独立意志进行选择的权力。
网友评论
然后我发现,我被你打败了!
大大,请收下我的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