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韵学校 钱蓉蓉
小龙的出生寄予着两个家族的极高期待,他妈妈是南大高材生,爸爸是台湾人,台湾人对宗族观念特别看重,小龙的爸爸是长子,小龙就是那个家族的长孙,所以从小小龙就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他妈妈对小龙奉行的是“赏识教育”,认为自己的孩子哪儿都好。小龙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但考试成绩还不错,他妈妈就认为这是孩子“天资聪颖”,对知识的理解有过人之处;小龙和同学闹矛盾,他妈妈总是去找他的同学谈话,希望同学能多包容小龙……经常挂在小龙妈妈嘴边的话就是:“小龙,你是最棒的!”“小龙,你是妈妈的宝,妈妈相信你什么都能做!”
表扬,用心理学术语来说是一种正强化。我们主张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这其实是儿童教育中针对儿童心理而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虽然表扬和鼓励对孩子非常重要,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如上文当中的小龙妈,她过分肯定自己孩子的长处,不能充分认识到孩子身上的缺点,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那是不是不能夸孩子呢?当然不是,夸孩子是给孩子的积极回应,孩子需要他人的认可、肯定和鼓励,并通过别人给他的积极回应认识自己。这个“积极回应”要怎么去“回应”呢?怎样夸孩子才是积极有益的呢?
作为教师,我们要让自己的每一次夸奖必须是具体的,从细节出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成功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就感得到了极大满足,内心充满着自信和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对他最大的表扬了。我们只需要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他做好的事情即可。比如当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能自己一个人吃饭了,这时作为师长的我们,要对他的成果表示祝贺:“你能写自己的名字了!”“你会一个人吃饭了,你成功了!”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蒙台梭利说:“假如成人做得不够,儿童可能就没有办法顺利地发展;但是如果成人做得太过,则可能会阻碍儿童的发展。成人可以自己决定这个“点”。过尤不及,一切在度。教育儿童也是如此——这个平衡点,就是教育的艺术所在。让我们一起做一个会表扬的教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