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产品设计
深夜思考: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深夜思考: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作者: 弑影侠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04:42 被阅读133次

作为一个多年来围绕“产品”做事的人,一直受一句话的影响很深“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工作中一直也围绕着这句话在思考、在执行,以为只要这样做,就能升职加薪。可是最近因为跟一个项目,突然发现原来这是一个骗局,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因为当你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做到极致的时候,给你带来的不仅仅不是升职加薪,反而可能是老板让你滚蛋。因为当你把中心全都放在用户需求上时,老板的利益可能就没了。

一个合作伙伴在做线下健康管理中心,因为想做一个产品通过互联网向线下引流,于是老板安排我与其交流了解需求。在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国家有一些针对养老服务的政策,想通过搭建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平台吸引用户,并通过后期的运营做转化,于是我开始了这个平台的产品初步规划。这个过程中也和各种业务的相关人员接触,对需求层层挖掘和细化。当然,我依然是秉持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去开展工作的。可是随着对养老业务的不断深入了解,发现现实和我的初衷相去甚远。

首先,一开始我对老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归纳,主要包括医疗、生活和精神三个层面(当然这里面还可以细分,就不一一赘述),而根据一些咨询机构的调研,老人对医疗的需求是占比最大也最核心的,而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帮助政府搭建的养老平台基本都是围绕各种生活类的需求开展服务的(通过接触合作伙伴了解到,一个被视为国家级标杆的养老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中有80%都属于家政类服务)。于是我第一次陷入了思考,为什么对于老人而言最重要的医疗需求,这些平台都不做呢?深入的了解具体的服务项目后,我想明白了,解决生活需求类的服务都是诸如上门打扫卫生、护理、送餐之类对专业技能不高的工作,而拥有这些人力物力资源的企业为了商业利益都主动想与平台合作;医疗类的服务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普通的公司基本没有资质,有资质的那些机构自己都忙不过来,根本不会有主动想和平台合作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就得调整,那些属于医疗类的功能就得砍掉,否则平台建好后,就算有“乘客”,咱们没有“司机”,这辆“滴滴”也开不起来。

然而我并不甘心,背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原则去做事,是我不能接受的,难道就没有一个可以为老人提供医疗需求的互联网产品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可是现实并不美好。虽然已经有很多医疗类的产品存在于互联网,可是并没有发现一个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全都是面向大众的,而且所提供的服务也基本在咨询方面(当然了,都是能够商业变现的)。医疗服务从全流程上来讲,应该是一个检查、诊断、治疗的闭环流程。咨询,也只是诊断中的一部分。为什么在这么多互联网产品中,我没找到一个能把检诊治都做到的呢?我第二次陷入了思考。首先,检查一般需要医生和患者见面,并且会使用一些工具设备来开展,最基本的也要用到压舌片、听诊器之类的工具,所以在线上做不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其实已经能够做到针对某些病症的远程检测,本文暂不讨论此话题);其次,治疗从大类上看也就是自主类的吃药和被动类的打针、输液、手术等等,被动类的要见面,线上依然做不了,主动类的吃药,又分为处方和非处方两种,处方涉及流程中的诊断和检查两个前置环节不流畅,导致无法实现,而非处方药涉及运送环节的风险、责任等问题,也只是很少平台实现了送药上门这样的服务;最后就是诊断了,因为诊断主要是医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对患者描述的症状,或者对各种检查报告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工作形式只需要建立沟通就可以完成。思考完以上,我终于明白,现在所谓的互联网医疗,基本也就是在线诊断(或者说咨询更准确)的泛滥。而真正要做到包括检诊治全流程的互联网医疗,一方面需要各种高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管控(大量互联网平台上的问医咨询,基本都属于平台和医生个人之间的合作,而非政府医疗机构。大医院应接不暇,小医院门可罗雀,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医生之间的能力、名气有高低的区别,也许还有……)。

在之后和另一个合作伙伴的交流中,验证了我以上的分析,他说“现在风投都是要看用户价值的,你做针对老人的不如做年轻人的,现在哪怕做大学生贷款,只要商业模式设计好了也会有人投,因为他未来总是要毕业要挣钱的。老人都是低电量模式了,哪还有什么未来价值?况且养老的对象还都是些低保类人群,虽然政府有补贴,但那是给老人的,你想赚钱,只能靠需求升级,可是需求升级这个事,别说未来,就算现在也很难”。听完以上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互联网医疗做大众而不专门针对老人,怪不得只做线上咨询而没有全流程,资本市场上的人果然考虑的周全,商业思维的人果然不是我辈做产品的人可以比肩的,在发出赞叹语气的同时,心底却升起一阵寒意,像针一般猛地戳了一下我的心口。难道我最初的产品构思就真的无法实现了吗?就因为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来支撑它?老人们真的想享受全面的互联网医疗就那么难吗?这真的不是技术难度的问题,也不是产品设计难度的问题,更不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问题,这仅仅只是商业模式不够完美,变现能力不足(或者叫太慢,也可以叫太小)的问题!

由此,我回想起以往做过的种种,突然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产品做的再NB,没有商业模式等于零。此时的我真的想说一句“去TMD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全都是扯淡”,在这个以商业价值为核心的物欲社会中,哪还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拿RMB才能换取扮演一时“上帝”的游戏,也仅仅是一时。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他们已步入老年,终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老。到我老了的时候,走不动的时候,儿子在外工作没太多时间在家照顾我的时候,会有另一个产品经理做着和我一样的事吗?会有一个商业大佬愿意在这个产品上投资吗?即使一开始很难有收益。我想,应该会的吧,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候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快要油净灯枯,但我的精神会继承给我的儿子,我在互联网上的一些关键账号也会继承给他,我的价值,对于那些风投所看中的用户数据、用户价值也都会一并继承给他。到那个时候,我可以足不出户就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可以让儿子随时看到这些指标,即使远在千里之外;还可以在我做完了各种在线检测和诊断,在治疗药物送到家中后,有一个智能机器人自动关联吃药时间后对我进行按时提醒;在心脏病或高血压发作时,我不用做任何操作,儿子或者社区对口服务人员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而不是我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却怎么也找不到手机或是那些某某机构发的紧急救援呼叫器。

这一切一定都会实现的,因为我又想到了一些企业,虽然他们依然还是有商业目的,可是最初的他们并没有把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放在了“人”上。君子谋人、小人谋利,历代成功的君王不都是这样的嘛!得到了人心,利益自然也就会来的,而这样企业主可以配得上被称为君王,他们的企业也一定能筑成伟大的商业帝国(哎~可惜我的职业生涯也许没有机会再为这样的“帝国”和“君王”服务了)。

最后,奉劝那些唯利是图,潜心经营各种人际关系,利用各种潜规则,把商业模式玩的炉火纯青,却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当成一句噱头的“老板”们,虽然产品做的好,没有商业模式等于零,可是你商业模式玩的再好,却不认真做产品,迟早都会死。

相关文章

  • 深夜思考: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作为一个多年来围绕“产品”做事的人,一直受一句话的影响很深“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工作中一直也围绕着这句话在思考、...

  • 以用户为中心的刻意练习

    感觉最近越来越多有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考,不知道是不是基于需求三段论的思维模型,因为需求三段论强调的就是用户的需求。...

  • 《用户力》(下)——网络运营、商业模式

    《用户力》(上)——用户需求、产品设计流程 通常我们做产品的时候都讲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甚至奇虎360董事...

  • 《设计心理学》(4) 化繁为简的7个设计原则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本书的宗旨是提倡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

  • 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管理

    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管理 “需求数据”一直在被关注着,如果以互联网企业来说的话,需求数据主要来自用户需求和市场需...

  • 设计

    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大家听到都很熟悉,他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以用户为中心的...

  • 用户需求分析

    通常我们做产品的时候都讲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这里的需求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关联了用户,所以我们平时更多...

  • 【读书笔记】一个需求的奋斗史-如何发现问题

    一、需求来源 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但也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 1.1用户是需求之源 人类为什么有需求 生活中有很多不...

  • 解析0到100万用户运营之道:什么是用户运营

    作者:张恒 来源:钛媒体 摘要:用户运营,即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增长量及活跃度为目标导向,遵循用户的需求设置运营方...

  • 《以用户为中心》

    casyon5阳颂 打卡 2016.11.17 我继续聊一些我产品上的事情。 这几年产品经理比较热,我也有幸跻身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夜思考: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x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