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再追《中国诗词大会》,看到第七场王轶隆上场后,又一次泪崩。
主持人董卿特意强调王轶隆的身份,王轶隆于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学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本来这样的学历在天津或者北京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然而,王轶隆在毕业时,母亲查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于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回东北老家。
目前在他的家乡,辽宁抚顺一家银行做银行客户经理。
他在节目中说:假如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学成之后,假如他们未来还能活三十年,那我可以利用每年的假期,不远千里回家跟他们团聚。假如我一年只能回去一次,一次我陪他们三天,除去路途的时间或者五天。你一共剩下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一共只有三到五个月。
这个时间感觉长吗?它只是一个学期那么长。这个时候,我的选择,就是回到家乡去陪家人。
每个人选择的每条路都有他不得不跋涉的理由。王轶隆选择回家乡陪在父母身边,虽然有争吵,虽然有矛盾,但毕竟子女在父母身边,毕竟父母身边有子女。
论语里讲:“父母在,不远游”,我想它是想告诉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他/她就多花时间陪陪。
当王轶隆参加节目时,节目组联系到父母,得知他妈妈即将进行一场手术,是癌症晚期。王轶隆跟百人团告别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哭了。董卿哭了。
这个世界有谁的爱可以比过父母的爱,无私,宽广,默默承担,不计较,不功利。当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儿女总是想走的更远,想爬的更高时,只有父母会心疼你累不累。
王轶隆是幸运的,尽管没在北京或者天津,但是他得到的却是一份更真实更安心的生活。感谢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群人,有情怀的活着。
2
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一书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人生,是一场不断离别的过程。尤其随着渐渐长大,羽翼一天天的变的丰满,就离开父母,求学,工作,甚至组建新的家庭后,与父母远隔千里。
其实,哪个父母不想陪在儿女身边,只是他们不想索取太多,他们不想打扰儿女的生活。他们宁愿苦苦守候,日日思念也还是要放手让子女远走。
记得2011年的冬天,那时的我刚大学毕业,和熊猫在贵州遵义找了份工作,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比较安逸,悠闲。有一天,熊猫给家里打电话,得知熊猫妈突然腰痛的直不起来,经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
在那一刻,我看见熊猫坐在沙发上泪如泉涌。后来过来不到一个月,又得知熊猫爷爷眼睛是白内障,需要动手术。此时,熊猫除过心里难过外,他跟我说:“我想回老家发展,不想待在这么远的地方了。父母有病什么的不能及时照顾。”
后来,12年的春天,我们递交了离职单,走上了回家的路。
我想,回家的那一刻,熊猫是欢喜的,是轻松的。因为他知道,选在西安打拼,离家仅仅三个小时的客车,随时回家不再只是说说而已。
3
近几天,老爸因为脑动脉硬化住进我们的县医院了。今天已是第九天,老妈和大哥在身边伺候着。
上周五晚上,用大哥的微信和老爸视频,看到因为血管些许堵塞,导致面部有些偏瘫,嘴巴是斜的,眼睛也有点斜,眼皮耷拉着。我们隔着电波,看着屏幕中的老爸,我的眼泪止不住爬满了脸颊。
看到老爸病成那样,我身体最柔软的东西有种说不出的痛。和老爸吵架的情景历历在目。我是爸妈最小的女儿,也是最任性的。尤其和老爸吵架,总是气老爸在家中可谓独树一帜。
成熟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唠叨都会懂得忍受,懂得谦让父母,而我总是用那一出就破的暴脾气和老爸对着干。前一秒还说着好好地,后一秒我就扯着嗓子争吵了。
想想,我是多么的不该,我总是把父母无私的爱当做资本,总是口无遮拦的想说啥就说啥。原来,犯下的这些错,是以后无法弥补的痛。
就在老爸病的都顾不住自己,还叮嘱我,一天好好吃饭,多走动,别总是睡懒觉。别担心他。
父母和子女终其是一场离别。随着我们长大,他们一天天变老。成功的脚步能赶上父母衰老的速度么。
不知不觉间,父母的头发花白,背佝偻下来了,脸上的五线谱愈来愈深,岁月的痕迹越来越明显。
老家人常说:“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我想,如若真是,我们真得改变改变,给父母多一份关怀,多一份责任。
4
人世间最残忍又最让子女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还记得《朗读者》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感人肺腑的朗读么?
还记得《朗读者》央视一姐倪萍诉说得知儿子患有重大眼疾时,日日夜夜所付出的代价么?
还记得朱自清《背影》一文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么?
也许,这个世界最大的缘分,就是成为父女母子。父母将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慢慢抚养大,自己却在一天天变老,一天天身体不好了。眼睛也花了,腿也走不动了,耳朵也听不见了······
既然如此,那就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因为,时间真的不等人。
金钱没有了可以再挣,时间一旦错过,却怎样也挣不回来。
也就是说,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而时间却是只能给温暖最亲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