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古代政治生活中的礼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10-08 07:00 被阅读0次

天子即位,上卿進曰:「如之何憂之長也?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授天子一策。中卿進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授天子二策。下卿進曰:「敬戒無怠,慶者在堂,弔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豫哉!豫哉!萬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在天子即位的大典上,天子登上帝位以后,上卿首先走上前说:“天下的烦恼这样深长,陛下该怎么办呢?能够消除祸患就是国家的福气,不能消除就会给国家带来伤害受害。”说完给天子转授上第一篇策书。

原文“授天子一策”,“授”字一般上对下的比较常见,那么这个“策”就应该不是大臣本人撰写的策论,而是记载先王治国经验和历史史实供后代帝王借鉴的策书,大臣向天子授策是一种告诫警示作用。司马光说:“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诚哉是言也。”

接着中卿走上前说:“德配上天而拥有天下土地的君主,能够在大事发生之前就开始谋划,这叫做敏于政事,敏于政事,国事才能成功圆满。在祸患到来之前就考虑到祸患,这叫做预先准备,预先准备,祸患才不会发生。大事来临才开始谋划,那叫后知后觉,后知后觉则办不了大事。祸患来了以后才考虑如何应对,这叫做陷入困境,陷入困境,就不能抵挡祸患。”说完就把第二篇策书转授给天子。

最后,下卿走上前说:“要常怀敬畏戒惧之心,不可懈怠啊!有时报喜的人还在大堂上,吊丧的人已到大门口了。祸福相依,有时都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要预先准备啊!要预先准备啊!天下万民都把希望寄托在您身上。”说完就把第三篇策书转授给天子。

聘,問也。享,獻也。私覿,私見也。

所谓聘,就是诸侯国派遣大夫访问他国。所谓享,就是使者奉命把礼物进献给天子和诸侯。所谓私觌,就是以私人的身份拜见君主。

諸侯相見,卿為介,以其教士畢行,使仁居守。

诸侯相约会见,由卿大夫居中安排,派遣有教养的士大夫全程陪同,让仁厚的大臣留守国都。

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詩曰:「我出我輿,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诸侯召见他的臣子,臣子不等下面的人驾好马车,急忙穿上礼服,一边跑一边整理衣服,这是礼制的要求。《诗经》云:“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我急急忙忙地套上礼服,因为天子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

天子召见诸侯,诸侯为了赶时间,让人拉着车子去靠近马,这是礼制的要求。《诗经》上说:“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急忙命人拉上马车,出门到牧场去套马。从天子身边来的使者说:“我奉命来宣召!”

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顙。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

弯腰,头与腰齐,叫做“拜”,跪拜,头比腰低但不着地叫做“稽首”,额头着地跪拜叫做“稽颡”。大夫的家臣对大夫只拜而不稽首,这不是为了提高家臣的地位,而是避免大夫和国君享有同等的礼遇。

相关文章

  • 《荀子·大略》:政治生活中的礼

    天子即位,上卿進曰:「如之何憂之長也?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授天子一策。中卿進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

  • 《荀子·大略》:器物中的礼

    孔子的学生将孔子的言行记录下来,编辑成了《论语》。荀子的学生也将荀子的一些言论记录下来,辑录成一篇,名为《大略》,...

  • 《荀子·大略》:日常生活中的礼

    01 住所 寢不踰廟,讌衣不踰祭服,禮也。 宗庙的后殿不能超过前厅的规模,参加宴饮的礼服不能超过祭祀所穿的礼服,这...

  • 《荀子·大略》:什么是真正的礼?

    后世儒家过多地强调礼的外在形式,过分地强调礼在体现尊卑贵贱等级差异中的作用,几乎把礼的美好内涵抛弃得一干二净,这就...

  • 荀子·大略

    【学究】 荀子《大略》文章很长,读起来也有些费劲,本想分开解读,只因为内容连贯难以分割,便一次性解读。 ...

  • 《荀子·大略》:言行

    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普通士阶层越来越多地进入卿大夫的行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

  • 《荀子·大略》:君王

    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故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

  • 《荀子·大略》:教化

    孟子三見宣王,不言事。門人曰:「曷為三遇齊王而不言事?」孟子曰:「吾先攻其邪心。」 孟子三次会见齐宣王而不谈国事。...

  • 《荀子·大略》:君子

    01 和鸞之聲,步中武象,趨中韶護。君子聽律習容而後出。 君子要听着音乐的节律,练习举止仪表,然后才可抛头露面。马...

  • 读易笔记09——学习《易经》的初心是为了不用占卜

    《荀子·大略》,“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不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荀子·大略》:古代政治生活中的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qx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