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确定中国面条起源于东汉之后,我又翻了一些书,知道汤面除了“煮饼”之说外,还有“汤饼”一说。
《世说新语·容止》说,“何平叔(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敷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何晏(?-249年),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一称何进弟何苗之孙)。从中可以看出,在东汉至三国鼎立时期,“煮饼”、“汤饼”两者都有言说,只不过,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头语。《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
汉人面食(二)需要指出的是,在汉朝,北方农民日常食用是干饼(干面条),只有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才能吃上一顿简单的汤饼。看来,汤饼在汉朝属于高档食物。在我老家梅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保存着这样的生活风俗和礼仪。在平常,自家吃的点心(一日四餐,点心是第三餐),一般就是麦页+稀饭,或者就是麦页+凉开水,这样做,不但给家庭主妇省了时省了力,也能熬肚子。等新麦收割后,全家人吃麦鳅(手擀、刀切面)就会多起来。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会制作生菜豆腐馅的馄饨,好好招待。花时越多,花费越多,主人家越显得大方、客气。客人吃得高兴,主人满面荣光。
我们再来简单说说调料。在先秦,调和众味这件事还没有专用的词来表示。《吕氏春秋》:“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其中的“和”、“齐(搭配的比例)”并不单指调味。到了汉代就有了,称为“勺(芍)药”。这也反映了烹饪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勺(芍)药一词来源于適(dí)历(分布均匀),发展到后来,就是作料、佐料、调料。此勺(芍)药,可不是那个芍药花的“芍药”噢。
陈水河整理于2019.7.14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