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老师说,文字像一匹马,我们写作者要有驾驭文字的能力。但是有些作者明显笔力不够,所以写作者要不断地进步,有知识点,有信息量,能找到与读者的共鸣点,然后才能写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
要做到这些,惟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学习。今天读了蒋坤元老师的两篇文章,感受了优秀作者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1.
第一篇文章是《张文燕:心诚则灵》,《心诚则灵》是张文燕写蒋坤元老师的文章,刊登在1998年1月6号的《吴县日报》上。
张文燕在文中提到了金庸笔下耳熟能详的人物郭靖,他认为郭靖之所以能修得绝世武功,非别,益心诚也,心诚又勤且恒,天道酬之。
她说蒋坤元老师有着与郭靖一样的执着和质朴,痴迷文学,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他的精神家园。
在张文燕的文中,她还引用蒋坤元老师自己的语言,使蒋老师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感染力。
“我很幸运,生活在远离尘市的乡下,那寂静的乡野,那寂静小屋,足以让我陶醉迷恋,安坐灯下,我心里感到特别充实。”
当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笔力不够时,那就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欣赏一下优美的文字,这些文字总能给我们一些灵感,一些思想上的启迪。只有不断地输入,才能保证我们定期地产出。
2.
蒋老师的第二篇文章是《诗人,也要站在富人的行列》,这是《中国教育》的记者龚秀芬采访蒋坤元老师的报道,约有6000多字。我再一次体会到优秀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
他在文中说,当初蒋坤元老师能从悬崖边起飞,借助了他与生俱来的诗人的活力与激情。但是能保证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他勤劳坚韧的性格,踏实与质朴的为人,他那诗人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抛弃尘市的道路。
他不仅具有飞翔的翅膀,而又有能从容着地的有利双脚。而这一点却是许多文人做不到的。他们能惬意地在文学的国度遨游,如痴如醉,又有谁愿意再落回繁俗的人间呢?
正是因了这篇报道,蒋坤元老师受邀到渭塘县的小学、幼儿园进行励志讲座,影响了许多人的成长。蒋老师不仅有飞翔的翅膀,又有坚韧的双脚,所以才有了诸多的福报。
写作的事情,虽说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写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都是最最重要的。否则,即使有一些想法,因为自己笔力不够,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所以,写文章笔力不够时,惟有阅读,从阅读中学习,汲取各家精华,为己所用,营养自己的作品,从而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越走越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76773/826a5f28c65f63e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