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之真人,其状义”

作者: 清心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5-01 18:06 被阅读0次

今日读《庄子諵譁》的书摘:

【墨子解释的“义”,带一点侠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义也。天下有难,摩顶放踵而利天下,自己的生命牺牲,在所不惜;这是墨家对于义的思想看法,同道家相近。

庄子这里所提的义,近于墨家思想,不是儒家的“宜”;譬如火起来了要救,赶快去挑水,水挑不够再去挑,万一挑累了就算了,听之天命,我总算尽了力。

所以“古之真人,其状义”,表现出的作为,可以牺牲自我,利世而利人,为仁义而为之;“而不朋”,但是他不结党,没有党派,不营私,没有私人的感情,而是为天下的;不希望你来恭维我,也不希望有个老张老李说我很好。

有为而无为,做了就是做了,所谓救人救世,牺牲自我,义所当然,应该做的事做完了,也不需要你知道。】

读书感悟:

1做梦的勇气

义所当为而为之,不为名也不为利,做就做了,做完潇洒而去,也不需要谁知道。

这样的人,很值得敬佩,也很不容易做到。

回头想想自己,有时候发个动态发个文章还内心有所纠结,还有所胆怯,怕没人看也怕被看见,胆怯是因为怕不被认可。这与真人比起来就太小气了。

书也是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问题与毛病,自我反省,不断改善,修善自己像修善一棵树一样让自己趋于美好。

所以想想自己是为什么而写,为什么要写,如果是为了给世界带来一点美好,当写就写当发就发,不必在意其他。

也不需要去管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认可。把我去掉,把名心也去掉。把名与利都升华到为天下计名利,个人就少了烦恼。

当然现在差得还太远太远。现在说这些简直像是在说梦话。

不能说就那么容易做到,当然很难,甚至有时候难于登天,但是,还是想有这个大的追求与方向。

一点一点去锻炼自己改善自己,成为一个更大气的人。

雪漠说:“有没有做梦的勇气,敢于做多大的梦,决定了你的人生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如果连大梦都没有,又何以能够实现。

2世界就是一面镜子

不仅书是镜子,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所遇到的遭遇,甚至自己身体的疾病等等所有周遭的现象,都是能够从中照见自己的镜子。

如果自己没有声望没有分量就不可能得到他人非常的尊重,如果自己对他人态度不好,也不可能得到别人好的态度。如果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没有足够的觉知和爱护,身体一定会发出一些信号。

所有的遭遇都不是无缘无故就跑到我们的头上,可曾反省过自己的言行。

我们对世界微笑,世界也会回以微笑,如果我们给世界发出的能量都是负面的,又怎么可能收到正能量的反作用力。

我们给世界发出什么样的能量,到头来终究还会返回来传给自己。

曾仕强老师说:“每一句恶毒的话,都像是一支回头的箭,最后迟早是射伤自己。”

3常常回转来看自己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伟大的人高智慧的人,都是畏因的,在造因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果,所以伟人是生怕自己犯一点点错。

而我们凡夫,智慧低的人,常常肆无忌惮地做了很多事情,只有当自认为坏的果来临的时候,可能才会去反省自己。而更有很多人,当苦果来临也不思悔改,还会怨天尤人,认为全世界都有错,唯一没有错的就是自己。

可能还会到处求佛算命,寻求一些怪力乱神的庇护。不知求神拜佛不如求己。当你自己改善,世界就会跟着改善。

我们发出善就会收获善,发出恶就会收获恶。道德经有云:“反者道之动”。

世界真是奇怪,偏偏给了我们一双只能朝外看的眼睛,我们很难看到自己。这是不是最大的秘密。张三丰祖师《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

当然这些经典的语句,还有更深的寓意,现在只是拿来小用。

所以,把我们朝向外的眼睛,也反过来常常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行心念,能够给他人给世界带来什么?就知道自己将来的人生会有怎样的收获。

我也将继续不懈努力改善自己,希望留给世界的是更美好的能量。

相关文章

  • 2022-07-12

    真人的境界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上古时代...

  • 《庄子•大宗师》之五,和真人相处的神奇感受!

    【读经典】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gū)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bǐng)邴乎其...

  • 读庄漫笔——《大宗师》之六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

  • 分享

    【每日分享 感恩结缘】405条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 《庄子•大宗师》之三,真人的状态高深莫测!

    【读经典】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ài)言若...

  • 拾遗:真人不梦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再看《大宗师》,我理解了为什么...

  • 真人之息以踵

    ――来源于悟来心音 庄子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扰,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

  • 《庄子.徐无鬼14》

    [原文】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

  • 《庄子》笔记57 2019-03-02

    大宗师 第六 【原文6·3】 古之真人,其状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

  • 读庄漫笔——《大宗师》之三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古之真人,其状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gf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