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模样

作者: 枯荷听雨hx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22:53 被阅读0次

    春天通常有两种模样,一种是人们心目中的期望与想当然,一种则是春天季节里的样子。

    显然,春天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着热望和希冀的季节。历尽了严冬的种种肃杀,对春的期盼,无论是作家诗人,还是平常人,都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这两天气温上升,微风和煦,终于让人感觉到,春天来了,近了。而这种感受,又总是在暖一天,冷两天,走一步,退两步的反复中,徘徊不定。

    立春早已过去,雨水也已经过去,甚至过不了几天,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就要到了。而春天的模样依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常言说立春过后,万物复苏,然而北方的春天,脚步却总是慢悠悠的,不慌不忙,不急不徐。即使惊蛰过后,那期盼中的春暖花开、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画面,还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会要有许多次的反反复复。从立春时的万物萧条,到真正的春暖百花次第开放,更要经历一个心理上的漫长过程。

    不然,李清照何以会发出,“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感叹呢!

    冷时长,暖时短,反复多变,最后又仿佛一步进入了夏天。

    所以,北方春天的这种特点,常被当地人称之为春脖子短,是揶揄,更是形象的比喻。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这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唱美了人们的心情,却也多少会误导着孩子们的认知。

    因为,立春后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春天的标志性画面,并没有出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记得半个多世纪前的小学课文里,也是这样描述春天的。所以在孩子们的心里,春天理所当然的有红花,有绿草,有湖边的垂柳,有站在枝头鸣叫的鸟儿。

    直到读了少年报上的一篇文章,我才对春天的模样,和春天的演变过程,有了最初的了解。

    文章内容大意是这样的:在一个早春的周日,两个少年小伙伴,为了完成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去郊外进行以春天为题的写生。

    但当他们俩兴致勃勃的来到郊外时,竟一下子傻了眼。原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田野,依然是冬日的萧条寂落景象,光秃秃的树干在风中摇摆不停,背阴的角落里,还有零星未消融的积雪,没有看到红的花,也没有绿的草,更没有站在树梢上欢快歌唱着的小黄鹂。

    面对此景,两个少年中的一位不免灰心丧气了,他不知道这春天的图画,应该画什么,怎样画。

    只见他呆楞在哪里,不停地发着牢骚,这哪里是春天呀,一点春的意思也没有啊,分明还在寒冬里嘛,老师布置的写生作业,指定是完成不了了。

    而另一位少年,则不慌不忙,似乎早已是成竹在胸。当他的小伙伴坚持返回,准备回家闭门造春天春景时,他坚持留下来,在早春的萧条中,找寻着春的踪迹。

    他在画板上画出了树枝上刚刚萌发出的,不易觉察的嫩芽,画出了路边枯草的第一抹新绿,画出了结冰的湖面上,开始融化的冰凌,和已化开的部分,泛起的微微涟漪。

    那位对着春天发牢骚、欲走又止的少年,看到小伙伴的画作,不禁又被惊住了,他为小伙伴笔下的早春气象而欢欣鼓舞。猛地,灵光在他的脑海里一现,眼前这位正在用画笔传递着春天消息的小少年,不正是春的象征吗?

    早春的田野里,小少年铺开画板,手握画笔,在认真专注地临摹着春天,在他的脸上和眼中,已是春意盎然了。

    于是他赶紧打开画板,把早春的景象和画春的小伙伴,一并收入自己的画中。

    大地回春,万物萌动,若隐若现,渐行渐近。只要你有着发现春天的眼睛和心灵,就会在风的温度里,雨的润泽中,雷的震撼中,感触到春的脚步,寻觅到春的踪迹。

    这篇儿时的文章也给了我许多的触动和提示。春天,固然是大自然中一个美丽的季节,但她更是人们眼里和心中的美丽季节。对自然中的春天,要用眼睛去找寻,去发现,而对人们心中的春天,同样需要去找寻,去发现,去等待,去坚守。

    所不同的是,找寻春心中的春天,单靠一双眼睛是不够的,还要用心用情用时间。

    为此,诗人雪莱才会有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哲理诗句!而这一诗句和其意境,更为后来的人,所喜欢和流传。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追寻着的春天,都有一个无限美好的春天模样。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天的模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zx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