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赣南康山一役,吴王兵败,身负重伤,从乱军中突围而出时,发现身边,亲兵部将,竟无一人相随左右。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面对汉王的大军搜山和汉王将令,“擒吴王者世袭吴王之位”。铺天盖地汉王兵士,正向自己突围而出缺口,奔涌而来,难道自己孤身奋战到最后吗?谁能救孤王。孤王看来只有战死疆场。可惜和孤王并肩做战的部下,驱逐胡虏,屡建功勋,大业未成,心有不甘,孤王今天恐怕要先行了一步了和受难兄弟相会了……。
吴王曾经战友汉王和周王,三家结盟,同仇敌忾,驱逐胡元,收复汉家失地,胡元消遁漠北。逐鹿中原,在三姓王中才真正开始。汉王势大,周王其次,汉王首选势力稍逊的吴王为剪除对象。这次兵败,又中矢重创,吴王悲戚,伤囗巨疼,不想落马,昏阙在地,不省人事。
“爹,快来,快来,这位将军浑身是血,想必是汉王晓谕民众,重赏擒拿的吴王”。一名山中釆药的药童,首先发现落马昏阙的吴王”。一脸疑惑向爹认真的问道。
“这位将军身受重伤,失血过多,还好还有口气在。虎子快背回家中,先给这位将军清洗伤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且莫管他是不是吴王……。
二
这是赣南地区,旱灾赤地千里,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已是颗粒无收的第二年。去年闹蝗灾,农民已经不堪重负,今年又添旱灾,官府苛捐杂税,有增无减这还要人活吗?农民们要求官府开仓放粮赈灾,官府根本就不屑一顾,甚至把领头要求赈灾的陈郎中打成重伤,罪名为煽动农民聚众闹事的刁民,判成死罪投监。一地百姓这可不干了,民愤汹汹,包围知府衙门。知府怕事情闹大,皇帝怪罪,甭说乌纱帽不保,性命也难保全。只得向民众,疏以尾蛇的说道:“本府知悉灾情严重。但私放皇粮乃是重罪,皇帝怪罪,甭说我这位父母官人头落地,我这一地百姓,一方民众,要背上判乱的罪名,吃罪不起呀”。知府为保全自己,不得已才当即释放陈郎中,已息民愤。
“虎子,你过来,你还记得几年前我们救治的吴王吗?我们不受他千金之礼。但他有言在先,无论何时都可以去找他,当今圣上就是吴王,想必他被贪官蒙敞,不知我赣地灾情,虎子你上京城一趟吧。先前深受百姓爱戴的吴王,想必也是明君圣主,若认了我们这些老表,好让皇帝老儿给我赣地一方百姓一条活路吧”。不想陈郎中用最后的力气吩咐完儿子这些事,终因重伤不治,气绝身亡。
三
南京皇城,城门洞开,朱元璋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不是建功的将军,巡边的将士,而是一名农人装扮的青年乡民。他便是多年前救助吴王的陈郎中的儿子虎子。起初,皇城卫士根本上让虎子,觐见皇帝。虎子反问卫士道:“我和皇帝有约在先,谅你们也不知道,请你转告皇帝老儿,江西老表有见。要杀要剐,与你们无关,你们传个话给皇帝老儿即可”。卫士到被来人说话的气势和“江西老表”称谓给镇住知道皇帝征讨贼寇汉王时曾被江西百姓救助,不敢怠慢,即呈内侍相告皇帝圣裁。
皇帝金口一开,即令内侍,传文武百官疾速面圣,伴驾出行摆开阵式出城门迎接青年乡民虎子的上京面圣之举。

四
赣州知府辖地州县的父母官知情不报灾情,糊弄一地百姓,皇帝震怒,最恨贪官,大开杀戒,一百七十八名不作为的赣地各级官员从知府到衙役,同一天人头落地。
多年前吴王朱元璋,和大汉王陈友谅,周王张士诚,争夺天下,逐鹿中原,差点兵败损命当时大汉王陈友谅之手。幸亏陈郎中及时救治和江西众百姓周旋于全城搜索的汉兵。全力保护并保全了疗养中吴王,吴王许诺若得的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的名义直接找他。朱元璋称帝后,也曾厚赐陈郎中和保护他的赣民,众皆不受。此时上京面圣寡人必有难事,寡人贵为天下之主金囗玉言许诺之事,岂可儿戏。皇帝这次高规格待见恩人,兑现了自己遇难是许诺下的金囗玉言。
时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赦免江西三年税赋。终解灾后赣地灾情,还民休养息。
从此江西人乐于自称老表,亦被别人称人称作老表,沿袭至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