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自从一场暴风雨强行带走了不合时宜的高温之后,秋冬的气息终于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凉意的时候,温暖会显得更加敏感和可贵。
前几天我开车右转弯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提着一大包东西,准备过马路,行动迟缓,我便停下车让他慢慢过,结果他也坚定地站在了路边。我冲他挥挥手,意思让他先走,没想到他也做出同样的动作,让我先过。我们相视一笑,虽然因此浪费了一点时间,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和相互理解。最后不管谁先走,重要的是这份心意,不是吗?
就在昨天立冬时,我们还把敬老爱老的一点心意带到了郑陆敬老院。对于武进交通人而言,这已经是第八年走进这家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我们每次服务的内容大同小异,却都是真心实意。
在做这次活动方案时,我们部门按照惯例开了个讨论会,大家都分别谈谈对这次活动的想法,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没有可以创新和提升的地方。我当时在会上说,我觉得这样的志愿服务创新不创新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每一年可能做得都是同样的事情,但每一次都会觉得颇具意义。
我记得当年写第一篇敬老院志愿服务的宣传稿件时,我们就向老人们承诺过一句话:“我们可能做不到经常来,但是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如今已经过去十年,除了因为疫情防控特殊原因,我们的确履行了当年的承诺,每年都会去开展一次志愿服务。这期间我们部分人因为改革换了单位,但曾经的这份关爱依然在不折不扣地延续。
活动之前,在和记者探讨关于这次志愿服务的报道时,她首先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突然要搞这个活动,有什么由头吗?”传媒专业出身的我理解她的疑问,但是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做宣传需要节点,但是做好事永远不需要节点。
对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最好的宣传节点肯定是在每年的学雷锋日前后,关爱儿童活动是要在儿童节前后,敬老爱老活动则必然在重阳节前后,所以每年这几个时间点相关活动报道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时因为需要开展活动的单位太多了,志愿者络绎不绝,某敬老院只好把老人拉出来多洗头几次,这就像植树节因为需要植树的人太多,树苗不够,只好把种好的树拔出来反复种。
所以,后来我们慢慢懂了,志愿服务更应该返璞归真,如果真心实意想做点事情,应该尽量避开这些热点时间,让老人们感受到除了那几个节日和纪念日,依然还有一些社会人士送来力所能及的关爱。
当然,这次活动和以往相比还是具有一些新意的,最值得宣传的点是我们的队伍壮大了,除了交通执法部门的志愿者,还有货车司机志愿者,还有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人员,我们来自不同条线,但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通行业志愿者队伍,凝聚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这里的老人大部分无儿无女,皆已风烛残年。这次志愿服务,我们为孤老们送上暖心的袜子和毛毯,带来投影仪为他们播放爱看的锡剧《珍珠塔》,同时还准备了馅料给他们包馄饨。现场,有的老人语无伦次,有的老人沉默寡言,有的老人来到馄饨前兴奋鼓掌,有的老人拿到袜子冲着我们开心地笑,还有的亲切地问志愿者:“你也是郑陆人吗?”他们中有的人半身不遂,常年卧床,有的听不见了,有的看不见了,有的已经不会表达。有一刻,播放锡剧的幕布突然就倒了,因为一位几乎失明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路过这里,不小心就撞上了。还有我们印象中曾经健谈的一位老人,院长说已经去世了……
今年我们包的还是同样馅料的馄饨,只是包馄饨的人又有些不同了。后来,院长发来微信说,今天的馄饨香喷喷的,老人们大部分吃了很多,和往年一样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