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道德经》第11章原文: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佛教中核心的概念之一是“空”。对于空是什么,很多人不理解。《心经》中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话,常常被一些人挂在嘴边,当成遭遇失败时最好的自我安慰。
佛教是古印度传过来,这个空字也只是梵文的汉语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往往不能准确传递本意。所以佛教中有“六不翻”之说,也就是六种情况下不翻译,因为翻译过来就不能保持原汁原味了。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也是一位翻译大师,他曾经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空,按我的理解,在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存在,也不是独立的存在。“缘聚则生,缘尽则灭”,所以我们不必要对任何东西抱着拥有或占有的态度,它们都是暂时的存在,如梦幻泡影而已。懂得这一点,你就会懂得放下,不会执着。
在这里,我说这么多关于空的解释,是想说明,很多人会把佛教的“空”与道家的“无”等同起来。
其实,空与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空与色相对,指的是一个事物自身的双重属性。空与色的关系可以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无与有相对,指的是两个事物相比较而不同的属性。但是,无与有的关系不能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只能如老子第二章里那样讲有无相生。
现在再看看老子这一章在讲什么: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轮毂上,车轮中间有空的地方,车轮才有用处。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器具中间有空的地方,器皿才有用处。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之内空的地方,房屋才有用处。所以说,“有”只是给人便利,“无”才给人实际的用处。或者说,正是因为“无”的存在,“有”才能够真正派上用场。
老子通过举出车轮、器皿和房屋这三个常见的东西,证明了“有无相生”的深刻道理,并指出我们常人的误区:只看见“有”的便利,往往忽视“无”的价值。
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结合到写作上面,我想提醒希望写好文章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学点哲学。
我喜欢哲学。但是,许多人都觉得哲学似乎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苏格拉底都告诫想跟他学习哲学的青年,说你学习做生意可以赚钱、学习辩论可用于打官司,都有实用的用处,但是,学习哲学真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但是,从古至今,都有无数的哲学家以及无数的哲学爱好者存在。原因何在呢?这就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务实”与“务虚”有关。所谓务实,就是指干实事,让看得见的事物发生某种改变。所谓务虚,就是指解决精神上的问题,比如明确目标、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增加知识、改变观念、端正态度、保持热情,等等。务实与务虚的事,两者必须干并且要保持平衡。
学习哲学,就是在务虚。学习哲学,好像是在干无用的事。
但是,无用却有大用。
《庄子·外物篇》说:“知无用而始可以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黄泉,人尚有用乎?”意思是:一个人知道什么是无用,你才可以与他谈论什么是用。“立足之地”确实有用,但是没有既广且大,看似无用的天地,人还能在脚下那一小块“立足之地”上站稳吗?
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拥有了宽广的视野,持续的怀疑和探究本质的精神,以及面对纷扰、穿透历史的平静的内心。
一个人没有哲学气质,就写不出好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