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说起荠菜,我们都挺熟悉,特别是农村的伢儿,从小就是吃着荠菜饺子,荠菜蛋饼,荠菜汤长大的,对这种田间地头最常见的野菜很有感情,很亲切。那是小时候的回忆,家乡的味道。

今年因为进入冬月之前天气一直很暖和,所以各种菜都长得绿油油的,很精神。像菠菜,茼蒿,青菜,豌豆苗等等,让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家很开心,天天都有新鲜营养的绿色蔬菜端上桌。更喜人的是,连荠菜都长得挺好。它们有的躲在油菜肥厚的大叶子底下,有的长在小麦中间,长得好的甚至都开出了白色的小花。这不,我妈就挑了很多荠菜剁成馅儿,包了春卷,炸给我们吃。黄灿灿,香喷喷的春卷端上桌子,不由让人垂涎三尺,爱不释口。

下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这种美味的野菜。
荠菜有很多小名,像护生草,净肠草,地米菜,鸡心菜,菱角菜,蓟菜等。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又名地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关于荠菜的记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开始人工栽培荠菜,至今已有90多年的栽培历史。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主要功效有以下几种:
一,预防癌症。
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可预防胃癌和食道癌。
二,促进胃肠蠕动。
荠菜含有大量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三,缓解夜盲症。
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为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所以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四,止血效果好。
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五,降血压。
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在所有具有食疗作用的野菜中,荠菜排名首位。古人就喜爱吃它,有诗为证。
《食荠十韵》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舍东种早韭,生计似庾郎;
舍西种小果,戏学蚕丛乡。
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
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
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
侯火地炉暖,加糁沙钵香。
尚嫌杂笋蕨,而况污膏粱,
炊粳及煮饼,得此生辉光。
吾馋实易足,扪腹喜欲狂,
一扫万钱食,终老稽山旁。
陆游说,荠菜是老天爷的恩赐,绿油油的长满了山冈,老百姓用它煮粥,做饼,熬过了许多艰苦的时光。
同是宋朝的许应龙也作诗《荠菜》: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伟大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作词咏荠:“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荠菜,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在十一二月北风呼啸之时,悄然钻出地面,迎风傲霜,顽强生长。
它不择地势,不挑肥瘠,只要有一点阳光,一点雨露,就能扎根,发芽,开花,结籽,把自己铺满丘陵与山冈,为在寒冬里缺少粮食的穷苦老百姓解了饥荒。
它无需你播种,施肥,浇水,锄草,到了时节,在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它的身姿,小小的,绿绿的叶片,白色的小花,毫不起眼。它不与梅雪争春,不和桃李争艳,只默默地独自呆在田间地头,等待人来采摘,却在不经意间成了很多人的最爱,成了人们心中“妈妈的味道”。
如此低调朴素,又营养美味的荠菜,你喜欢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