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来佛祖定八十难时,女儿国为第四十三难。较真起来,这不算什么难,反而是女儿国国王在遭难。喜、怒、忧、思、悲、恐、惊,什么都经历了,就是没有怒的情,他对唐僧没有过恨。
小说《西游记》里,师徒五人十数年奔波,哭得最多的不是猪八戒,而是唐长老。这长老虽生得俊朗绰约,细皮嫩肉,剐着吃可能有点酸。他实在爱哭,这哭声却不是为了那些遭受灾祸、身无神通的人,而是哭自己被困住,无法向如来佛祖展示自己的忠诚。
他对比丘国小孩子被吃的事实只感到震惊,然后唉声叹气。他对通天河畔的孩子被灵感大王吃掉也是感到震惊,然后唉声叹气。他对蛇精吃人的事实又是感到震惊,然后唉声叹气。他最多的情绪也就是震惊——叹气了,却没有哭过。
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在重复一句话:
贫僧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他只对从何而来感兴趣,只对向何处去感兴趣,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唯独不对当下感兴趣。他对过去十分自豪,对未来十分虔诚,而对当下却总是忧心忡忡,生怕前方起黑风。
从这一点说,唐僧的慧根实在不高,他对佛祖产生了巨大的痴迷,已落我执之中。
禅宗有一个关于禅师马祖道一的公案,叫做“如何是达摩祖师西来意”。水潦和尚问他的时候,他一下子将其踹进了水里,水潦和尚当时便顿悟了。这个问题你若问唐僧,真不敢说他会不会认为大慈大悲之类的空话。
唐僧的领悟能力,甚至没有孙悟空高。孙悟空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第85回
这便是悟出了空性啊。唐僧有目标,但是没境界。而孙悟空却相反,他是个有境界的猴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一路上就是唐僧的心灵导师和救命恩人。
路过西梁女国,女王招婚,徒弟几个人开玩笑让他留下。他说的话却十分奇怪:
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第54回
“敢”这个字,说明唐僧取经带着特有的畏。一个圣僧,不说不能,而说不敢,自觉意识是非常高,但是化为自我的存在却不行了。这个“圣”不怎么圣,那个“大圣”却很圣。混沌一团,敢打敢杀,敢骂敢骗,孙悟空的佛性是真善的,这个长老就多了一点自我的约束和伪饰。
2.
西梁女国王的心地,是孙悟空和唐僧的结合。她有孙悟空的真与善,又有唐僧的痴与诚。
通读《西游记》相关章节,她从开始到结尾,从来没有称呼唐僧为长老、法师等佛教特定称呼,而是拉近距离,叫“御弟”这个亲切的名号。
在这个“士农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的国家,初见异性都是非常坦诚,坦诚她们的好奇心,坦诚她们的情欲心。
到了国王这里,活脱脱不像国王,反而是豆蔻年华的小丫头:
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
她对男女事不暧昧不含蓄,倒真有男女平等的风气。在一个禁锢思想的社会里,吴承恩这样写十分大胆和露骨,他也要学学孙悟空来大闹天宫了。
在男子稀有的国家中,男性的福利也是很多的。而且,在这个国家还原了所有的尊重。
唐僧每路过一个国家,都会呈上通关文牒。但是,这几个徒弟的名字却从来没有写过。女儿国国王一看,就感觉到异常了。唐僧回答她的时候,一共有三条:
第一,他们不是唐朝人。
第二,他们犯了天条。
第三,他们是半路收的。
这三条,前两条很有意思,后一条没意思。
关于第一条,我说唐僧只关注过去没错吧?唐僧有身份障碍,又有荣誉障碍。按照这个逻辑,他一路西行没人给他饭吃都正常,因为他不是本国人。
第二条,这几个徒弟犯了天条,你不也是犯了天条么?
从第三条来说,只让我气愤。你唐僧一路走过来,哪一次不是他几个救的?论师父,你才是孙悟空半路找的,而孙悟空也被你抛弃过。
猪八戒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哪见男儿丑”,话糙理不糙。女儿国国王在文牒上写上了名字,才算有了几个徒弟西行的名分。这时候,取经之路已近一半。
歌德在《浮士德》里说: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
也是这个女性,用宽硕的善意平等了师徒众生。哎!善哉女菩萨。
3.
国王的痴,最终被唐僧的假打破。
就在筵席之后,猪八戒起了大风,徒弟几个过来抢师父。
“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那女王见他(猪八戒)那等撒泼弄丑,諕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沙僧却把三藏抢出人丛,伏侍上马。——第54回
猪八戒刚见国王的时候,饧眼掬鼻,口水都流出来了,瞬间骨头软筋脉酥,这时候却说她是“粉骷髅”,太没道理。而这个关头,只有孙悟空没有作气,他只想施个定身法,却不会像猪八戒如此撒野。
女儿国王还原了其人尊严,却被其人毁于“粉骷髅”的绰号。
女王此时在銮驾中惊魂未定,到了下回却被官员劝道是自己的有眼无珠,错识了这帮会腾云驾雾的罗汉,枉费苦心。
女王惭愧,回宫去了。要知御弟哥哥当时莫名其妙被妖怪掳了去。既然有情,为什么不派人去搜寻?
女儿国国王之心,就这样被吴承恩拽了去。作为游记的作者,也真够狠心的。
网友评论
这个标题更好
每次看有人评女儿国都想写一部苏毗国史,然后.................拖延症犯了
怕什么戒律清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