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价值是什么简书电影
《降临》:沉闷乏味外表下的思细恐极

《降临》:沉闷乏味外表下的思细恐极

作者: 睡后收入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17-01-22 17:26 被阅读100次

片长:116分钟

类型:剧情/科幻

推荐度:4星

适合群体:科幻文艺片,貌似谁都适合,也貌似非常小众。

我理解一部分人对此片的不适,我也理解另一部分人对它的绝对赞赏。

它虽披着科幻的外衣,但即没有描述太空冒险的绚丽,也没有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惧,所以它并不像《星际穿越》那样的让人惊艳,而是细碎的让人觉得沉闷。

而在平淡沉闷之中缠绕的哲思,又不禁让人思索,以至会忽略掉片中的槽点。

下文涉及部分剧透,如对你有影响,可以先收藏,观赏完电影再回来。

1. 我们可能学了一门假外语

全篇采用非线性叙事,但主线还是讲的,外星人“七肢桶”降临地球,女主露易丝受命去与七肢桶沟通,以了解它们此行的目的。

面对一门外星语言,从毫无头绪到逐渐清晰,片中提到了萨丕尔 沃尔夫假说,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该假说的大致意思是,不同的语言会对母语者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要说这杯水请趁热喝吧,翻译成英文,这个“趁热”该怎么翻译,其实,对应到英文应该是:before it gets cold. 而不是while it's still hot.

中英文是从完全相反的两个角度来表达这同一个意思的,趁热和在冷掉之前是相通的,但有没有不相通的情况呢?

如片中,人类翻译外星人的语言翻译出weapon,马上意识到对方的攻击性,但weapon在外星人的角度并没有武器和进攻的意思。

而女主之所以能突然悟到了外星语言的意思,甚至看上去是被外星人选中一样,是因为只有她理解到了这种语言间的认知偏差,于是试着去以“七肢桶”的思维模式去学习理解对方的语言,才习得了语言缓解了危机。

虽然那个假说,目前还是个假说,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个现实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翻译也会越来越完善,那么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学英语。

不能说语言的不同对思维模式的影响有多绝对,但通过学习一门外语,确实能或多或少了解到他们的思考方式,打开自我认知边界,而这些不是单靠机器能理解到的,至少目前机器不能做到灵活的分辨语言间的偏差。再反思我自己,虽然也能逼着自己经常用用英语,也还能磕磕巴巴的看懂英文书籍,但在我思考过程中,那个心底的声音始终用的是中文,哎,也许我学了一门假外语吧。

另外,片中的中国部分,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威胁论,但如果这其实只是一种讽刺呢?

2. 如果你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能依然爱它吗

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颠覆了人类的认知,它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或者说它对时间的理解是非线性的序列,能同时看到过去和未来,从而做出当下的判断。

它们看到了未来的困境,于是降临地球,让女主习得了它们的语言,以便于在未来的某天能帮到它们自己。

所以这不是什么女主一己之力挽救地球的旧套路,“七肢桶”肯定也预知到人类不会发动进攻。不过,未来的人类到底有没有帮到“七肢桶”,小说和电影都留了白。

女主因习得了语言和“七肢桶”的思维模式,有了能预知未来的能力。

片中最开脑洞的地方,女主预知到和商将军的那段谈话,从而打通了那个“拯救世界”的电话。未来的那段谈话是果,而打电话是因,因为看到了那个结果所以当下必须打通这个电话,也因为打通了这个电话,才在未来有那么一段谈话,互为因果。

预知未来,让女主取得了成功,但同时也看清了人生中的不幸:

丈夫的离开和女儿的离世。

看到这里时,我曾想如果能看到悲伤的结局,为什么不努力去改变呢?

原著中用了一个寓言来解释:

一个人站在岁月之书前,这本书按时间先后记载了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事件。这本书是缩>印本,可尽管如此,它还是一部庞然大物。这个人手持放大镜,翻动薄薄的纸页,翻到>记载自己生平事迹的地方。她发现有一段写着她翻阅岁月之书。她跳到下一段,这段文>字详细叙述了她这一天余下的时间会做什么:根据书里记录,她会在一匹名叫五月魔鬼>的赛马上下一百美元的赌注,然后赢回二十倍。
她也想过,就按书上说的做。可她是个反叛型,偏要下定决心,什么马都不赌。

这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岁月之书永远是对的,另一方面,她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其他选择。

但:

自由意志的存在意味着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而我们之所以知道自由意志存在,是因为 我们直接体验过它。意志是个人意识的本质部分。

所以故事的重点,不是该不该因为未来而改变,因为那个未来可能必然决定了你现在的抉择;而是如果那就是未来必然的结局,现在的你该怎么面对。

惶惶不可终日还是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果结局不可避免,那就把过程过的精彩一点吧。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
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我的未来,它究竟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

幸亏,我们可能永远看不到那本岁月之书,也或许它放在某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但总归现在的我们有自由意志去选择,不仅可以珍惜所有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也还可以去期盼一个更好的结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降临》:沉闷乏味外表下的思细恐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fo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