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道日损。
似乎是从我的高中时代起,我就开始有了一种深深的疲乏与倦怠之感,很多年以来这种疲乏感一直潜移默化的控制着我。
同时,我的头脑与心智不由自主的一刻也不停地思考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令我无法平静下来去真正的体会和感受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选择时我总会浑浑噩噩的选择了许多错误或者并不必要的东西,在事后总令我后悔不已;
建立了许多对于我而言只是浪费时间的人际关系,而我却一直碍于面子维持着,没有主动选择结束的勇气;
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种倦怠感大多是来自于我的拖延,很多当下的问题与事情没有解决,我都是想着交给明天或者以后再说。
然而那些问题就一直摆在那里,我几乎从来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去解决他们。
于是问题越积越多,积的越多、我就越累,越累就越不愿意、也无力去解决,于是问题就变得更多,我因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我也曾尝试着去寻找解决这种倦怠感,从被束缚、被生活与他人操控和捆绑的感觉中跳脱出来的方法,我渴望能够心无挂碍的活在当下,能别无他物的专注于这一刻我所想感受和体会的生活。
但我却总是像个根本不受我自己控制的机器一样,我的过去、我身体的条件反射与本能、我的思维惯性一刻也不停的在自行运转或是就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有时候我甚至会感觉“自我”是个很荒谬的概念,我真的存在吗?我真的有独立自由的意志吗?
为什么我所感受到的我自己,只不过是各种机械式反应的集合呢?
倘若“我”真的拥有自由思考的能力,为什么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会去做许多明明我不想做的事呢?
一直以来我并没有找到能令我跳脱出这些恶性循环的方法。
其实我的内心深处也能够意识到,我需要的其实是停下来,停下来眼前充斥着混乱、捆绑、压力、疲倦的生活,转过身来静下心去彻底的将我过去的那些遗留的问题解决或者彻底抛弃,我应当回归到自我的中心,不要再做只会追逐外界和物质的奴隶。
但在以往囿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导致我从未能有机会静下心来内省与反思过去。这次患病却也是一次契机,在家里整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我,在一天下午坐在封闭门后的沙发上晒着太阳时,忽然理解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含义。
此后又机缘巧合读到了《断舍离》一书,在此书中所介绍的通过收拾房间达到修炼心灵的方法令我获得不少启发,故而将近几日的思考记录于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Ⅱ、
什么是精神断舍离?
依照《断舍离》书中收拾房间的一些原理来修炼自身,清减与舍弃自身的各种冗杂混乱地欲望、思想、人际关系、物品等,从而清醒的发现和了解真正的自己;
不再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的糊弄自己的生活保持高标准与精致,从而得到心理高自我认同感的正向反馈;
学会有意识的拒绝与筛选,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再来者不拒;
保持高度的自我觉知,以达到“离”的清醒的生活状态。
Ⅲ、
less is more。
就人类的选择能力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过多的选择几乎等于没有选择。我们拥有的越多,越容易造成混乱,越难以下定决心选择,于是时间就在长久的犹豫不决中被浪费,或是因为选择太多而无法确定究竟哪一个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了之后又陷入了后悔。
人类本性的贪婪,与进化过程中塑造出的对“物资匮乏会造成死亡”的本能恐惧,导致我们会下意识的想要拥有的更多。
拥有的越多,就代表面对生存的挑战有了更多的应对手段和保护屏障,就能够给予我们一种安全感。这是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无法被填补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人类的基本生存有了保障之后,任何由物质带来的安全感都只是一种虚假的“幻象”,我们的安全感是永远无法能够由来自外界的物质或他人填补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意识到,我们潜意识里希望拥有的越多越好“并不一定”总是好的,过多的选择反而会迷惑我们,令我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我今晚可以强奸的人有:郭东林,李大猫,野生范冰冰,郭德纲,老王。
我自己真正想强奸的是老王或者李大猫,但却因为别人都喜欢野生范冰冰的貌美肤白,郭东林的器大活好,而令我可能会因为“社会大众的评判标准”而去选择野生范冰冰或者郭东林,那么在做出这个选择后我就可能会后悔,因为我会发现“野生范冰冰和郭东林并不是我想要的”。
由此便引出我们所有讨论的第一个矛盾——“个人喜好”与“大众评判标准”之间的矛盾。
无论是多么开放的国家,大部分人类所受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令我们要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我们提倡与群体保持一致,反对个性与自由。
即便只是在幼儿园这样的地方,小孩子们就开始有意识的排斥与孤立一些“怪胎”或是“特立独行的家伙”;所有人都觉得罗玉凤很丑那么你感觉罗玉凤还挺好看的就是错的;你喜欢练武术但别人都会认为一个女孩子竟然喜欢武术是很难以理解的等等。
我们个人的喜好标准并不总是与大众的评判标准相一致,甚至大多数时候都会发生冲突。但是由于教育、心理、集体无意识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一方面在内心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对外物的衡量与评判标准,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别人或者融入群体他们又会无意识的受到大众评判标准的影响,这两种取舍与衡量的体系往往会杂揉在一起,久而久之,我们就很难再分清,哪些是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了。
并且我们受到广告、传媒、电视电影等的洗脑与影响,令我们在为了许多我们“误以为”自己会喜欢或需要的东西而努力,比如结婚需要买钻戒,为了传宗接代所以要生小孩,冬虫夏草很养生等等。
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对于我们而言并不一定是喜欢的或者必需的,社会大众都在一窝蜂的哄抢某样东西于是它的价值就被无形的抬高和被神化,就像现在万人追捧的房地产,终究不过是一场泡沫。当谎言和泡沫被戳破,只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Ⅳ、
第二个矛盾的地方在于——我们的“自发式系统”与“分析式系统”之间的矛盾。
“自发式系统”是指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些本能的、不经过思考的、机械式的反应系统。比如看到美女就会想摁倒她,膝盖被敲了腿就会弹起来,被李大猫咬了屁股就会大叫等等。
“分析式系统”是指我们后天形成的大脑的分析、衡量、决策的反应系统。
比如看到美女你没有上去摁倒她因为你发现她身高一米九的男盆友在旁边;膝跳反应后你选择转身就跑因为你发现自己踢到了医生的胯下;被李大猫咬了之后你叫的更夸张因为你希望得到女盆友对你的关注和关心等等。
由于自发式系统与分析式系统各自遵循的是两套虽然不同、但在某些地方会有重合的的反应逻辑,并且分析式系统十分的复杂且会随着个体的认知水平而不断变化,故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很难被分清和觉察。
比如对广大男同胞们而言,今晚到底要不要撸一发永远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
人类心智上的痛苦大多是来自于做选择时的矛盾与冲突。对于如何解决这种痛苦,精神断舍离所采取的角度是:矛盾的产生是来源于有冲突的双方,如果我们完全舍弃掉其中的某一方,那么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就好比孔融和他弟弟争一个大梨,我们说服孔融为了道德礼义而把梨让给他弟弟,但在事后孔融心里很不爽。那么我们不如一刀把孔融的弟弟砍死,这个梨该给谁吃的问题不就不存在了么。
所以依照这个原则,精神断舍离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舍。
Ⅴ、
“舍”什么?
舍弃你不在意的评判标准,舍弃你许多毫无意义的念头与想法,舍弃你不喜欢也用不到的物品与摆设,舍弃对你而言毫无意义的人际关系,舍弃浪费时间的网络社区与游戏。
总而言之,舍弃你生活中方方面面对你而言你并不喜欢或毫无意义的东西。
就从现在开始,你好好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你其实并不需要但一直在虚耗你的时间的东西呢?
买了以后从没用过的健身器材?仅止于过年时见面寒暄吹牛的老同学?为了面子或装逼而撒的谎?
其实你自己很清楚,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是你早就想丢弃并且也应该丢弃的。
当你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而听一个无聊的朋友诉说着你根本不感兴趣的她的遭遇,当你进入购物商场买了许多“可能”会用得到的东西,当你为了遥远的甚至根本不会存在的问题而担忧等等时,你能够感受到你内心深处隐隐约约的一种渴望——对于回归到自己内心的中心的渴望,对于脱离这充满了自欺、欺人的环境的渴望,对于心无挂碍的做自己的渴望。
每当你在强迫自己做着不喜欢做的事,说着违心的话,对并不欣赏的人露出微笑时,你就是在给自己增加着无形的压力。
你的思维,你的内心,你的自我认知中都已经被这些各个方面的压力、冲突、与矛盾给堵塞了。
也许是因为过去你从未意识到这些令你疲乏的东西其实是可以被清理的,或者因为温水煮青蛙般的逐渐适应令你觉得自己每天都装满了心事与烦忧的状态是正常的。
但现在请你务必理解到这一点:你的生活和思维中有许多无意义、无必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将你的思维堵塞,令你的生活变得疲乏无比,因为你做了许多无意义的事,思考着许多无意义的问题。
将这些无意义、无必要的东西舍弃,会令你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而且你还能够将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这对你整个人生的改观都大有裨益。
Ⅵ、
如何舍?
一个原则,两个方面,三个层次。
原则:以自我为中心。
当我们在考虑哪些要舍哪些要留时,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我”是否喜欢、“我”是否需要。
我们不用去在乎社会评判标准对于美丑好坏的定义,也不要受自发式系统本能性的一些冲动的迷惑,我们只关心我们自己。
别人都喜欢玫瑰有怎么样?我就是要种个仙人掌啊;看到这个美女我想上她又如何?仔细想想一个没有智慧的女人于我而言和草木无异啊;花好多钱买了一架跑步机却从没用过,那就把它扔了喽,你不会去用的东西对于你而言就等同于不存在,不管这个东西多么贵,多么好,只要对你而言没有用,那就是无意义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会说:“可是我好像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再决定要舍弃什么的时候我很难做出决定。”
不用担心,“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难以做出取舍”这才是我真正想要为你解决的问题。如果你真的很清楚的能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话,你早就将那些你讨厌的一切都拒之门外,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浑浑噩噩的全盘接受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你生活中的一切拿出来,你去面对它,询问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东西,喜欢的保留下来,不喜欢的就丢掉。
没错,就是这么粗暴的方法,并且你这样去做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在令你向着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前进。
并不是说已经有了一个固化的、有着自己确定的喜好的你的存在,而是说很可能过去的你是模糊不清的,你通过这种自问的手段会重新审视自己,令你变得清晰、立体、有棱角、独特起来。
两个方面:一个是行动,一个是意识。
行动上,你的确是需要做切实的一些改变。
我的意思是,你真的会去丢弃你不需要的物品,终结毫无意义的友情。你会把你的房间收拾一遍,把旧书、破杯子、不穿的衣服丢进垃圾桶,清理你的微信,qq这些社交软件,删除不必要的联系人。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是说你会开始付出这些行动。
我通篇文章所有的落脚点都在这个行动上了,我打这么多字不是为了让你体验到阅读时的愉悦感,不是令你仅仅止步于幻想达到了我所描述的那些状态,我从各种层面上反反复复的阐述这个问题唯一的目的就是令你——行动。
放下手机看看你房间里有什么早就不需要的东西把它丢进垃圾桶里,看完这篇文章后删除几个毫无意义的联系人,这就是我的目的,从现在起你就要开始清减你的生活了。
意识上,你需要把断舍离这三个字深深地记在脑海之中。
Now你应该已经理解了精神断舍离的含义,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断舍离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内化”,你主动的开始按照断舍离的方式去生活。
关于意识上的修行并不需多说,当你理解、或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能够感受到我所描绘的那层境界是怎样的时,就代表你已经领会到我所要传递给你的全部了,接下来的一切都在于你自己。
三个层次:物,人,我。
外物:即你的一切物质生活,你的衣服,厨房,食物,充气娃娃,电脑,水杯等等等等,将你生活中的一切物质但凡是你不需要的全部扔掉,但凡是你不满意的全部替换掉。
由舍弃现实可控的物质开始断舍离是最基本的开端,因为由物质开始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并且在“舍物”的过程中也能够令你对断舍离的精神有更为深刻的体悟与了解,方便你走向下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
他人:不仅是舍弃你不需要的人际关系,还要舍弃你不喜欢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态度、习惯等等。你没必要将任何人际关系看得太过重要,所以你才不需要去讨好、刻意维持和谐感、为别人牺牲自己。
你才是中心,你有权利去选择那些令你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一段关系如果令你有压力或是觉得可有可无,那就不要浪费时间随时终结掉就是了。
自我:其实随着外界的人和物的舍弃,我们的内在也会逐渐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能够逐渐的意识到自我的部分中哪些是矛盾的,哪些是要被舍去的。
你会逐渐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和外在都变得越来越轻松,甚至随着每一口呼吸你都能觉察到自己身上的那些负担和压力又轻上了一分。
随着我们自我意识和思维的那些原本不必要的堵塞的部分逐渐被清除,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清晰。
没有了那么多的矛盾,时间就不会再毫无必要的冲突中被浪费,同时精力也能够专注在“把一件事情做好”上,我们的执行力也会得以增强许多。
Ⅶ、
人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其实会与外在的环境相互作用。
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提高了后,相应的他也会对外界的一切提高要求。
睡我上铺的虎子高中时就是个懒懒散散、对一切都浑浑噩噩的家伙,那时候大家都以为他会是个废人。
后来他事业有成了,有一次他去济南找我玩的时候,我请他吃早点。就从一个很小的细节中我就可以判断出,他的确是改变并成长了很多。
他点汤时很认真的对老板说:“一份糁汤,要香菜,不要香油。鸡蛋不要打的太碎,太碎的话我会退掉。”我绝对不敢相信以前的他能够对喝一碗粥的要求都这么多。
后来我发现很多生活中的强者他们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很认真的要求,他们会从各个层面都认真的对待自己,他们会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他们不会轻易委屈和将就,他们会建立并执行自己的独特标准。
我们很难有直观的、可操作的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但我们却能够做到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令自己的生活变得精致与优雅起来,我们开始为自己负责,我们只选择那些与自己“相配”的物品,不再随随便便的糊弄自己。
那么在你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生活品质时,你的自我认知就会逐渐发生改变和提高:我是一个值得美好的生活的人,我会变得更好,我是一个有品位的人,我和那些对生活毫不负责的人是不一样的。
在以往当你拥有的很多时你的精力是很分散的,你内心负载的太多,你关注的太多,你的精力和能力根本不足以掌控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东西,所以你很难专注的去做事。
而突破与成长又都是来自于专注的力量,这就可能导致你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浑浑噩噩的“中庸的”消磨时间中度过。
你必须意识到,你人生的意义来自于你“做好”了哪些事情,而不是你做了“多少”的事情,所以不要再执着于“拥有的更多”,而是要专注于“做到卓越”。
你舍弃了大部分无意义的东西之后,所留下来的就都是你所“珍爱”之物,你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为数不多的人、事、物上,你将它们处理好自然都是绰绰有余。
在这个时候你的生活几乎就可以用“精致”来形容了,你能持续不断的获得正向的反馈。无论是你的内在还是外在都会有一种力量促使着你“往上走”,你会更加趋向于“打磨”自己的更加精细、完美的生活。
Ⅸ、
舍弃各个层面的垃圾的同时,也要保持“断”——即筛选与拒绝。
据我所观察,大多数人对于外界给予的一切刺激基本都是下意识的会接收、来者不拒。
现在你应该给自己建立一个筛选机制,只有那些符合你的标准的人、事、物才能走进你的生活,对于无意义、你不喜欢的一切要有敢于直接拒绝的果断。
拒绝的果断来自于内心的安定与自身对外物的清晰标准,你始终要记得你应当为你的生活完全的负责,所以你没有必要为了面子、为了迎合别人的审美、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委屈自己,你应当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去考虑其他。
所以不要因为再因为寂寞而接受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不要因为抹不开面子而接受你不想要的人情、不要因为贪便宜而购买你不需要的打折产品、不要因为口腹之欲而暴饮暴食。
我不是在要求你“克制”自己,不是说你要压抑自己的欲望,要强忍自己的冲动等等,不是的,我是要你看清楚。
仅仅用肉眼去看是没用的,我要你睁开你的“理智”,我要你客观的去分析,满足一时的寂寞与今后恒长的面对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内心的纠结与厌恶、满足一时食欲的快感与今后飙升的体重和高血脂血压的身体等等、在这之中的利弊你如何去权衡。
对于事物透彻的分析与衡量的能力才是本质,“断舍离”只是外在的表相,它只是令你达成这一步的一个手段、一个辅助的方法。
“断舍离”本身并不是目的,甚至可以说我要你舍弃也好拒绝也好这些都是无意义的,你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的舍弃或拒绝。
但是,就好比你门外有条龙在强奸郭德纲,你在屋里睡觉看不到。于是我过去一拳捣在你的肚子上“来打我呀二货!”然后我跑了出去,你很生气为了追我就跑到了门外面,然后你看到了一条龙正在强奸郭德纲这个奇迹。
我捣你这一拳对于“让你看到龙在强奸郭德纲”这件事而言是没有必要的,但我一是要令你从睡梦中醒来,二是我直接告诉你你门外有条龙在强奸郭德纲你不会相信,所以我才捣了你一拳。
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我捣你这一拳(我教给你断舍离的方法)这本身并不重要(O(∩_∩)O所以多让我捣几拳吧!蛤蛤~)。我通篇的文字不厌其烦的向你描述了这么多,都只是为了令你“明白”,令你“看到”那些你过去从没意识到的东西罢了。用心灵鸡汤什么的来激励你没有丝毫的用处。你手里现在拿着一块砖头,我告诉你:看,往前走三步的地方有个钻石。
你看到了钻石就在前面,还需要别人硬逼着你向前走吗?你还会紧紧地抓着你的砖头不放吗?
Ⅹ、
现在我们跳出来看,我们“舍”的是过去的负累、“断”的是未来的麻烦,于是我们的“当下”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当然我非常清楚无论是断还是舍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你虽然不喜欢但是交往了十几年的老朋友、不想去参加的聚餐但是老板下了命令、花几万块买的物品虽然用不到但又心疼花出去的钱而不舍的扔、虽然知道接受某人某物会在未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但一时的欲望难以阻抗等等。
我们不需要就这些问题有多么困难去讨论,你只需要意识到:断舍离修行的过程就是你一个一个的去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你舍弃的越多,你成长的也就越多;你拒绝的诱惑越大,你的自尊水平提升的就越高。这些都只是客观现实的一种,你由此产生的感叹、畏惧、纠结、焦虑等等情绪都是毫无必要的。
Just、do it。
我们被环境和群体所容纳与包含,沦为“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个部分。
“舍”与“断”能令我们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主性,我们从习以为常的平庸生活中抽“离”,我们能清醒的认知自身与外界,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去掌控和享受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所教给你的精神断舍离所能为你开启的全部智慧。
以上。
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网友评论
送上孔子先生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不想做的事别推给每天的自己,要么决心不做,要么现在就做好,今天不能完成的事不在此话中。
——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