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过七夕,你能不爱?

作者: 虬田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00:00 被阅读5575次
做七夕场景

在福建沙县,几乎人人“早熟”——在7岁时就要过上一场盛大的“七夕节”。

“七夕节”在民间又称“乞巧节”或“七吉”。相传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每到这天晚上,大凡如此:饮食男女好奇地聚在瓜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的窃窃私语,并陈设瓜果茶酒,向织女星祈祷,妇女求其赐给女红技巧,男的求其赐给智慧。

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沙县,七夕节的内容特别丰富,并不拘泥于上述普遍流传的模式,学龄儿童更是这个节日的主角,而且他们共同爱着一个“情人”——读书。

每年的七夕,沙县家家户户都会为上学前的孩子举办一次启蒙学习仪式(也叫蒙学仪式),通过此希望孩子从今往后会读书、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这个仪式沙县民间叫作“做七夕”。

做七夕在沙县流传已久, 这种蒙学仪式我在周边县没见过,似乎是沙县这个地方独有的。

由于时间特定,扎堆地做七夕,便给初秋增添许多热闹。我做七夕时候,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暑假,因为那时乡村的孩子没有读过幼儿园,不认识字,只能上了一年级后再做七夕,如今回归到入学前做七夕,是幼儿园后都识了不少字。由于老家是大联排,住着5户人家,共用一个大客厅,邻居的一个女生与我同龄,于是我俩一起做。

七月初七的一大早,父亲和母亲便把餐桌抬到客厅,在桌子上摆上香烛、西瓜、石榴、爆米花等供品及书包、课本、算盘等学习用品,焚香点烛后,仪式开始。操作过程很简单,我拿起语文课本大声朗读即可。读得声音越大,在边上舅舅和其他亲戚的喝彩声就越高。

在沙县当外公外婆的最不易。坐月子要娘家服伺,所吃的鸡和红酒要娘家供,外孙满月、周岁及往后每个生日都要送礼物。做七夕所有的礼物自然是外公外婆包办了。

即使是现在,到了做七夕这一天,做外婆外公的仍要用担子挑着糖塔、纸质旗杆斗、西瓜、石榴、爆米花和书包、课本、描红簿、算盘等学习用品,以及扇子、水壶、雨伞、新衣服等用品,送给外孙。

物品也不是一成不变,视经济能力繁简,但糖塔和旗杆斗这两样东西不可少,是做七夕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据说,旗杆斗的寓意吉祥深远,既有“步步高升”独占鳌头之意,又有走运避邪、佑护家人的愿景,更象征三元及第,即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这表明,旗杆斗是从国学和科举考试制度传承与演变而来的。

糖塔是用冰糖做成的,其形千姿百态,其色晶莹剔透,既好吃又好看。仪式结束后,把糖塔敲碎,和爆米花掺在一起,往各家各户送去分享,并告一声:“我家孩子上学了。”人家回一句:“这么快,都上学啦。”

别看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其实是一种责任的履行宣言:看,我家的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了。通过此,各家孩子上学不上学的状况在族人心里清清楚楚。因此,即使在上个世纪的乡村,文盲也很少,跟做七夕这样的重教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做完七夕后的孩子,还有新的过节法。每当七夕前一天,父母亲总是对孩子们说:“明天七夕,仙女下凡教读书,谁早教谁,谁早谁得巧。”所以七夕这一天,孩子们总早早起来读书。

也因此,沙县人才辈出。宋代的理学大师罗从彦,声名远扬,朱熹的父亲和老师李桐都曾拜其为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将军,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但也读过书,识得字,文化知识在革命事业中发挥了重大贡献;财政学泰斗邓子基,在厦门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财政学人才.....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七夕节也被商家开发为“中国的情人节”,大肆炒作,成为青年男女的狂欢节。但淳朴的沙县人民始终坚守着优良的传统,做七夕的习俗并没被冲垮或中断。

在全国各地开“沙县小吃”挣钱的家长们,轮到孩子做七夕时,不论在多远,都会赶回家里操办。我的孩子到学龄时,我们一家人从福州赶回老家,和他堂哥一起做了个七夕。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使做七夕这个传统习俗永葆活力与魅力。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的挖掘与发扬。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深入沙县,拍了纪录片《中国微名片——餐桌上的节日》,沙县做七夕的仪式传向了全国,逼格也从民间习俗上升为传统文化,有关部门也将做七夕和制作旗杆斗工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七夕不仅仅是个庄严隆重的蒙学仪式,它更在每个幼小的心灵深处深深地埋下了读书好、读书强的思想种子。学童都强了,国能不强?

旗杆斗 供品

相关文章

  • 这样过七夕,你能不爱?

    在我老家福建沙县,几乎人人“早熟”——在6岁时就要过上一场盛大的“七夕节”。 “七夕节”在民间又称“乞巧节”或“七...

  • 秀恩爱,才是给孩子最好的七夕礼物 | 亲子课堂

    有娃之前,你们的七夕大概是这样的 生了娃以后,你们的七夕成了这样 你问“七夕咋过?” 她回问“带着儿砸咋过?” 谁...

  • 七夕,这样过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尴尬的一天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 曾经的些许美好都烟消云散 那个心里的女孩 你还好...

  • 七夕这样过

    早上醒来,打开微信,他发来的红包,还有一支玫瑰花,红包是5·20,虽然少了点,但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居然学会浪漫,心...

  • 七夕这样过

    昨天七夕,朋友失恋了,第n次,正好来找我的时候我坐地上吃着自己煮的火锅,朋友说,可以自己做火锅呐?你会做吗? 我说...

  • 七夕这样过

    又到一年七夕节,没有遇到周末,只得正常上班,我们的暑期培训也在今早上正式开始。 首先是一周的培训安排: 1...

  • 这样过七夕

    没有人知道,我和我闺蜜认识了七年多了,别人都是秀男朋友秀恩爱,但是我秀女盆友啊!我们俩都很棒棒哒,我们俩绝对是独一...

  • 这才是,为什么过七夕的真正原因?

    看见别人过七夕,你也过七夕。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过七夕?那个驱动你敢于翘班去过的节日,真正能给你带来些什么呢? ...

  • 宁愿单身也不要将就

    今天是七夕,一大早小A就问我:“L,今天七夕,你怎么过呀?” 我说:“能怎么过,一笑而过,擦肩而过,一个人过,看别...

  • 浪漫七夕,这样过!

    又是一个七夕节,不打算出去瞎逛,也不打算送他礼物。 我只给他报个训练营上上,如果学会了心理学,我们沟通起来会更通畅...

网友评论

  • 晚来舟:经鉴定,这个“做七夕”只有沙县有,隔壁尤溪都没有:grin:
    虬田:@甘婧 这个可以有啊:blush:
  • 雪花如糖:如此有文化内涵又极具地方特色的七夕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谢谢您🌹
    虬田:@雪花如糖 还好,谢谢,请多多指点!
    雪花如糖:@雪花如糖 很有意义
    虬田:@雪花如糖 老家那里比较重仪式感:blush:
  • 芬芳的涟漪:好有特色!:v::v::v::v::v::v::pray::+1::+1::+1::+1::+1::+1:
    虬田:@芬芳的涟漪 是的,比较特殊
  • 四方辐辏:别具一格👍👍👍
    虬田:@辜晓波 是的,谢谢
  • 昕城:沙县的传统文化七夕节,悠扬
    虬田:@昕城 :blush:谢谢你
  • 拾麦穗的路人:我们这里叫“乞巧节”,女孩乞求女红。
    沙县的风俗真好,文化底蕴浓厚。
    虬田:@拾麦穗的路人 :blush:谢谢你
  • 陌上红裙:果然和我们江淮地区不一样啊——有文化的大胡建👍
    虬田:@陌上红裙 :blush:
  • 追梦CEO:哦,即将不惑之年的我第一次听到不一样的“七夕”,我中华文化真可谓是博大精深啊!
    虬田:@追梦CEO :blush:小地方特色
  • 一浅疏影:好久不见,老哥。这节日真的很不错,值得传承。
    虬田:@一浅疏影 是啊,好久不见,谢谢你:blush:
  • 彩缤:老师晚上好!😄
    虬田:@彩缤 谢谢你的支持
  • 沐沐周:第一次听说这种民俗,很有意义
    虬田:@沐沐周 还好:blush:
  • 女钢铁侠:你们那太有文化了,难怪人才倍出啊,我们这,七夕什么仪式和活动都没有,别说七夕了,就是其它的传统节日都是以吃为主,差距呀!
    虬田:@女钢铁侠 :blush:
    女钢铁侠:@虬田 哈哈,说得也是。
    虬田:@女钢铁侠 吃也是生活:blush:
  • 江南雨_b46e:饶有趣味的地方风俗。
    虬田:@夏朝辉_b46e 是的,谢谢!
  • 竹露滴清响:地方特色。很好!
    虬田:@竹露滴清响 是的,谢谢!
  • 兰子说:这样的节日特别有意思,有深远重大影响,值得发扬光大。👍👍👍👍👍
    虬田:@小丫说 是啊,谢谢!
  • 兰亭隽客:这是个好地方啊,不过让人熟知的还是沙县小吃😝。
    虬田:@兰亭隽客 谢谢你!
  • 相由心生MM:长知识
    虬田:@相由心生MM 谢谢:blush:
  • 焉支闲人:初次听到这个习俗,这就是文化底蕴。北方在七夕拿来针线篮子,做些手工艺品,一般是鞋垫、枕套、被套等,为女孩子祈求心灵手巧,仪式也不隆重,也只是在记忆深处了,现在都只知道有中国的“情人节”了。
    虬田:@焉支闲人 就是 吃饭:blush:
    虬田:@焉支闲人 哦,我老家那里做七夕非常隆重的
    焉支闲人:福建的“尾牙节”也很有意思!
  • 一丛兰:哇,又长见识了!
    虬田:@一丛兰 谢谢你:blush:
  • 鸣凤乔:美好的习俗,美好的祝愿
    虬田:@鸣凤乔 谢谢:blush:
  • 米老爹:传统习俗很多就是值得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只有极少数是糟粕。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听说过做七夕的,沙县的这个习俗好!
    虬田:@米老爹 是的,谢谢老师:blush:
  • 一冬清冷:充满着民俗与文化,还有教育理念,好有内涵的节日!大叔好厉害👍
    虬田:@纳克索斯 谢谢你
  • 泗四坊方:乞巧节里有非遗。👍👍👏👏
    虬田:@泗四坊方 是的,谢谢
  • 铁妩:仪式感很重要,没有仪式就不庄重。这个习俗很好。只是觉得你们那当外公外婆不容易,多花钱啊!将来俺也要当外婆,得准备点钱了。😂😂😂
    虬田:@铁妩 哈,花的开心
  • 南英子:好有仪式感啊:clap::clap::clap:
    虬田:@廷熙雅锶 是啊
  • 九月流云:这样改了更好了。
    虬田:@九月流云 谢谢,今天那些文字没用了。
  • 关土:有特色的七夕,让沙县变得高大上。虬君可做沙县文化宣传大使!
    虬田:@关土 哈,这个可以有啊
  • 林不梦:哇哦⊙∀⊙!
    虬田:@夜小篱 :blush:
  • 九月流云:沙县的七夕好有讲究。
    虬田:@九月流云 是哦,谢谢
  • 厚积落叶听雨:有意义
    虬田:@睿妈hmily 谢谢你
  • 亦恬_:叔的文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七夕,原来还有人这样过七夕!这真是一种值得流传下去的民间文化。
    虬田:@亦恬_ 谢谢赏,这样的七夕不错哦
  • 文艺小麦:和祭中秋有点相似
    文艺小麦:@虬田 😀
    虬田:@文艺小麦 不一样
  • 无为菩提:一个有意义的七夕。:+1::+1:
    虬田:@无为菩提 谢谢你
  • 竹影飘摇:七夕还可以这样过呀?开眼了!
    虬田:@竹影飘摇 谢谢
  • 聿禾:魅力七夕,点赞。
    虬田:@聿禾 谢谢你
  • 娟娟新月:支持佳作!💪💪💪
    虬田:@娟娟新月 谢谢
  • 好风似水:这个习俗真好,我从虬大侠的文章中学到太多东西了,一定要去实地看一看福建,看看沙县。
    虬田:@好风似水 祖国文华灿烂:blush:
  • 黛眉居:学习了!
    黛眉居:@虬田 客气了!我真是第一次听说
    虬田:@偏教黛眉长 谢谢
  • 无色生香:难怪老师这么有才👍👍👍
    虬田:@无色生香 谢谢夸奖:heart_eyes:
  • 奇宁:沙县人独一无二的过七夕,太有意义👍👍👍
    虬田:@奇宁 谢谢雅赏
  • 玉妮:老师情系家乡呢!感动!
    虬田:@玉妮 谢谢你
  • 晴天的天:别样的七夕,沙县被你推广了一次又一次:smile:
    虬田:@晴天的天 以后给你家老二也做一个七夕:blush:
    晴天的天:@虬田 找市长要广告费
    虬田:@晴天的天 理直气壮做广告啊!
  • 驽马渡江:太有意思了,这属于闽南客家文化吗? :joy: :joy: :clap: :clap:
    虬田:@驽马渡江 不是啊,是小地方特色。
  • 小婷半清:这个风俗很有意义哈😄,现在都演变成购物节了😂
    虬田:@小婷半清 是哦:heart_eyes:
  • 千年老妖婆:这个传统好,值得推广。
    虬田:@千年老妖婆 是的,谢谢!
  • 春之原野:这样的七夕好!有意义!要传承!
    虬田:@春之原野 :blush:谢谢
  • 南飞雨燕:7⃣️夕还与重教有关?学习了
    虬田:@南飞雨燕 是的,一直以来都有
  • 灵林玖玖:厉害👍
    重视文教
    虬田:@灵林玖玖 今天电视台还有播
  • 徽韵蒹葭:哇,沙县还有这样的风俗呢,可真有意义👍
    虬田:@徽韵蒹葭 走一个:blush:
  • 五月的荷:这样过七夕真有意义!
    五月的荷:@虬田 不客气哦,祝您节日快乐!
    虬田:@五月的荷 是的,谢谢
  • 陈金霞_2916:每当七夕头一天,母亲总是说:“明天七夕,仙女下凡教孩子读书,谁早教谁,谁早谁得巧。”因此,七夕这一天,我们总早早读书,往后也早读。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尊师重教家喻户晓。赞
    虬田:@陈金霞_2916 哦,老师说的好
  • 井底女蛙:沙县竟然这样棒?这个应该比沙县小吃更推广👏
    虬田:@井底女蛙 谢谢,电视📺台在推了
  • 年伢:沙县不简单,七夕给孩子读书长智慧,了不起!
    虬田:@年伢 谢谢你,好传统
  • 七徽:这样的七夕有意义~
    虬田:@七徽 小地方的特色:blush:
  • 百样:哇!七夕还有这样过的,真好!
    虬田:@百样生活_ 谢谢:blush:
  • 萧雨姑娘:喜欢这样的七夕节,真好
    虬田:@萧雨姑娘 谢谢喜欢
  • 霖山:这样的七夕真好!:+1::+1::hibiscus::hibiscus:
    霖山:@虬田 祝您节日快乐!
    虬田:@霖山 谢谢!祝你节日快乐!
  • 翠竹婀娜: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1:
    虬田:@翠竹婀娜 谢谢!:blush:
  • 拾味丹子:这么好的传统,不应该被遗忘,长知识了👍
    虬田:@拾味丹子 谢谢,祝你节日快乐!
  • 月儿上山了:为学前孩子做七夕读书节,真好呀,就像是孩子的成人礼,有警示提醒的作用。
    看过虬田兄的许多文章,越来越喜欢沙县了,有美食,美景,好的传统……大赞。
    虬田:@月儿上山了 谢谢喜欢,祝你佳节快乐!
  • Mr_稻香老农:外公家的东西好吃,待会再看。
    虬田:@Mr_稻香老农 谢谢:blush:
  • 寒烟衰草:多好的风俗节日。
    虬田:@寒烟衰草 :blush:
  • 断鹂:真心认同这样的方式
    虬田:@断鹂 :blush:
  • 丁_香:难怪虬老师佳作连连,原来是吃了不少外公家的好东西。俺们可是没吃过。😂😂😂
    虬田:@丁_香 谢谢雅评雅赏:blush:
  • 步绾:涨姿势了!这样的七夕真好:+1:
    虬田:@步绾 我做过就算了:blush:
    步绾:@虬田 虬老师抓紧了:grin:
    虬田:@步绾 生个二胎做个七夕:blush:
  • fsl:不一样的七夕,学习了👍
    虬田:@腊梅5朵 谢谢
  • 雨若newleaf:长见识了👍👍
    虬田:@雨若newleaf 谢谢
  • 如烟语:老师 七夕快乐,又上了一课👍👍
    虬田:@如烟语 谢谢,祝你七夕快乐
  • 非常千:优秀的传统:+1:
    虬田:@非常千 是的
  • 野猫爱鱼:00:00这样的时间点掐得太精准了,预示着好事即将在新的时、分、秒中孕育、诞生!
    虬田:@野猫爱鱼 谢谢
  • 晴雪凝:这个七夕在海边过。有台风!😂
    虬田:@晴雪凝 谢谢,注意安全。
  • 1ae1bb2ebf8e:我妈一直问我:我儿子要不要做“七夕”,我说在福州算了。我爸来了今晚还是给外孙一个大红包表示祝福^_^
    虬田:@阿罗_2514 祝小朋友步步高
  • 流失的青春:不一样七夕,喜欢
    虬田:@流失的青春 谢谢,七夕节快乐!
  • 娟娟新月:支持佳作!👍👍👍
    虬田:@娟娟新月 谢谢
  • 若小言:这个七夕讲的不一般,我们俗了,很多优良的传统给弄庸俗了
    虬田:@若言莫凭栏 谢谢你啊肯定
  • 苏门婆婆纳:这个七夕很不一般
    虬田:@苏门婆婆纳 是的,谢谢!

本文标题:这样过七夕,你能不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e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