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古朴的韵味

作者: 用心生活用字记录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1:35 被阅读14次

    如果说萨拉热窝为许多国人所知晓,那么莫斯塔尔在中国绝对称得上小众。

    莫斯塔尔,在波黑的南部,奈莱特瓦河畔,一座古老的石桥让其闻名于世。

    从萨拉热窝过来,可以乘坐火车、汽车,约八十公里。路程短,古城小,许多人就上午来,下午回去。我们则是住上一晚,为了不太匆忙,也为了后续的行程安排。

    从萨拉热窝到莫斯塔尔,路上的风景很美。这个美并非是前几天看到的青青草地、散落的小木屋、牛羊儿悠然吃着草的柔美世界。不,其实也柔美,碧绿的河流敞开着宽广的胸怀,波光粼粼,时而又变幻成细腰,婀娜多姿。相依的山脉,植被不甚丰盈,时隐时现的岩石,临河削壁、挺拔,如坚毅伟岸的大丈夫,也是俊美。

    放下行李,我们不急去看古城,而是从莫斯塔尔汽车站对面坐公交车直达布拉加依。约半个小时的路程中,见到的地貌更加壮美。

    下车后,沿着小路走进村里。静悄悄的,很少有村民在走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有精致的咖啡屋,或是散落路边的咖啡店。阳光透过树枝,落在长板木桌,我俩喝了一杯咖啡,付钱时,惊到了老公,价格太实在了。

    步行几分钟,听到汩汩的水流声。走近,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天上一个太阳,水里也有一个太阳。

    细软的水草在澄澈见底的水中舞动,水流越过自然形成的小坝,激起白色的水花,静卧其上的大桥上有三二游人,缓步而行。两岸林立的餐馆、咖啡屋绿荫盎然,鲜花簇拥。真想时光不走,我也不走!

    对了,这是意外的遇见。

    美丽的奈莱特瓦河绵延流淌着,我们见到了群山环绕的布拉加依清真寺。进入寺内需要购票(国外门票很少有,价格也便宜),女性还得包头巾,男性不能穿短裤。

    布拉加依清真寺,是莫斯塔尔地区的伊斯兰教圣地,建于奥斯曼帝国时代,建造者是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派别。寺内格局、展示相对简单,但是充满特有的风情,摆放的书籍,不知道是否是经书?

    紧邻的布纳泉是欧洲最大的喀斯特溶岩泉,泉水清澈。在我们站立的对岸有小船只可以进入溶洞察看。我们只是不厌其烦的看着布纳泉的水,越过一个个小坝,一路跌宕一路欢歌。

    布拉加依清真寺和布纳泉,历史建筑和溶岩泉的集合,为波黑的历史和自然遗产。

    清真寺旁,有小小的一个店铺,出售的物品,浓郁的风情。村民在路边,摆放着小摊,出售自制的果酒之类。我们碰到了五、六个结队的国人,他们来自上海。定制的旅行小团,有一讲中文的外籍导游。那位稍年长的大姐,见到我俩自由行,惊讶不已。我真心的对她说:其实,你也行的!

    下午回程的车很少,且间隔长。若去布拉加依清真寺,一定得注意。

    莫斯塔尔城于15世纪时由土耳其建造,1878年成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莫斯塔尔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尽管在战争中古城毁坏严重,经济衰退,但是,山谷美丽依旧,河流清澈碧绿。

    高尖的清真寺宣礼塔,有着中世纪土耳其风格烙印的监狱、制伞坊、菜馆,光滑的鹅卵石铺就的街区,商铺林立,浓郁的伊斯兰特色的工艺品,古老、详和。然而摩肩接踵的游人,渐浓的商业化在淡化着古朴的韵味。

    那一座闻名于世的莫斯塔尔老桥见证着这一切,而老桥背后的故事也是让人唏嘘,游人慕名前往。

    莫斯塔尔老桥是建于16世纪的桥梁,横跨奈莱特瓦河。桥的两侧生活着两个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教堂和清真寺隔河相望,然而因为信仰不同有着敌意,不时发生冲突。427年后于1993年11月9日波斯尼亚战争期间,干脆毁了这座桥,断绝连结东西方世界、和平相处的通道。

    经过重建,老桥于2004年重新开放。为庆祝,九名小伙子一起从大桥上一跃而下。这个在战争前原为一展雄姿,互相竞赛以博取姑娘们青睐的年度运动,目前演化成收费的表演节目。可能是季节的关系,我们没有看到表演。

    老桥呈拱形,4米宽,29米长。桥拱采用本地的石头建造,桥的两头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桥的墩台为石灰石,与水边悬崖边上的翼墙相连。老桥给人的感觉很朴实。夕阳西下,我们和众多游人一样,拍老桥、拍清澈的河水、拍悠闲的野鸭子、拍沐浴着蜜糖色的民舍镶嵌在桥拱中……如此,闲适、安好。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挤满了餐厅、咖啡屋。桥头的冰淇淋品种很多,便宜又好吃。我们四处闲逛,几次碰到上海大姐,莫斯塔尔真的很小。

    尽管如此,莫斯塔尔还是波黑第五大城市。悠久的历史,使老城及老桥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寻古朴的韵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j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