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次的文章,另有三本分享给大家。
1、《红与黑》
幸福,不就近在咫尺吗?过这样的生活,无需多少花费。我可以随自己选择,或者娶艾莉莎为妻,或者去跟傅凯合作......一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刚爬上陡峭的山峰,坐在山顶休息片刻,自会觉得无比惬意。如果要一直坐下去,他还会觉得快活吗?
司汤达这本《红与黑》被我列为今年的必读书。因为在最近的阅读中,我反复听到司汤达的名字,进而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好奇心。坦白讲这不是本容易读的小说,19世纪法国长篇小说的部头一般都很大,而且讲故事的方式和现代小说不同,这就需要用更多时间适应当时的写作风格。
我还记得自己上中学时,曾对音乐剧特别痴迷(现在依然如此),尤其是《悲惨世界》更是我百听不厌的剧目。于是就“踌躇满志”的找来雨果的原著,昏头昏脑读了一百多页,最后还是把书放下了。书自然是好书,不过我当时的水平还欣赏不来。我想,自己未来一定会把这课补上。
说回《红与黑》,这本小说用宏大篇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小人物,不凡的命运。故事大致讲述了,农家子弟于连,凭自己的学识,不断受到上流社会认可,身份不断被抬高,最终却因为过去生活“污点”走上断头台的故事。
如果你听了我刚刚的表述,就单纯认为这本小说讲的是“小人物发迹史”的话,其实不完全正确。因为这本小说中的另一条主线,其实讲的是爱情。是于连和两个女人充满戏剧性的爱恋,并且占去了小说的主要篇幅。
于连先后爱上两个女人,一个是瑞那夫人,她是维璃叶市长的妻子,也是于连做家庭教师时的女主人。从这描述,你应该能察觉到,这场恋爱势必是不合乎传统道德的。在于连发迹之初,瑞那夫人给予他很多帮助,并间接的使于连展露头角,获得去神学院进修的机会。他们的爱情也因为于连奔走他乡求学,和瑞那的自我折磨,暂时告终。
第二个是玛娣儿特,她是巴黎大贵族拉穆尔侯爵的掌上明珠,于连结束神学院学习后,到拉穆尔府上供职,最终和这位小姐坠入爱河。玛娣儿特是那种典型的,富有反叛精神的贵族小姐,敢爱敢恨,身上有种不顾一切的浪漫主义气质。她和于连结合,未婚便怀上他的孩子,请求父亲接受平民出身的于连;她在于连身陷囹圄时,拖着怀孕的身体为他奔走,希望能免除他的死刑。从这些角度看,玛娣儿特确实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
由刚才的讲述,司汤达笔下的于连,似乎是个“扭曲”人物。他好像是通过博得上流社会女性的青睐,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没错,于连的确是个有野心的年轻人。他饱读诗书,想和自己的偶像拿破仑一样,建立丰功伟业,却苦于出身低微(木匠的幺子),被上流贵族耻笑。于连对这两位女性的爱情,可以从两方面谈:一是人类本能的,即不掺杂质的爱慕;另一方面,则是他内心深处,对上流社会女子的征服欲。
从性格来看,于连其实是个“正派、有荣誉感的人”。他有才干,有真才实学,希望凭借自身努力,获得财富和地位。但因为他出身底层,上流社会的人们轻视他,大多把他视作下等人。可笑的矛盾来了,于连的才干被出身局限,所以他只能靠结交上流社会女子,提升自己的地位。就这样,于连变成了那个我们现代人口中的“小白脸”,一个有真才实干的可悲“小白脸”。
小说末尾,于连和瑞那的风流韵事败露,他怒火中烧,返回家乡刺杀瑞那未遂,被判处死刑。他就这样从侯爵“女婿”变成阶下死囚,在人生巅峰时跌入谷底,迎来终结。于连在狱中忏悔,认清自己的本质后,从容赴死。他是个普通人,不高尚,也不卑劣。只不过他的野心,被出身局限,使他在特殊时代不得不做出特别选择。
于连无疑代表了有学识的底层人,在每个时代,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司汤达在小说中用现实主义手法,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人生百态。那么此刻的中国呢?十年间我们迎来了巨大的贫富分化,社会逐渐分层,数以万计的青年,来到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司汤达笔下的于连,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不仅因为这个角色本身,还因为那个横跨百年,却和今天如此相似的时代。
我希望每个“于连”都能有尊严的活。
2、《哥伦比亚的倒影》
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情做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好像自从上个月完成《文学回忆录》的阅读后,我对木心就陷入一种“痴迷状态”。他的散文和诗歌,富有西方色彩,又兼具中国人文传统。这种写作风格真的很吸引我。不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乡土气息浓烈,作为年轻人,读起来就有些距离感。所以木心中西兼备的文风,我读来就更对胃口一些。
这本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分为上下两辑,上辑主要收录了各种零散篇章,而下辑则以《上海赋》为大标题,收录了展现旧上海风物的若干篇目。木心晚年,凭回忆,写下这些记录他青年时代上海风光的文章,勾勒出:繁荣的旧上海都市、鱼龙混杂的弄堂、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其中很多描写,读来真的很“诱人”,让人恨不得亲眼目睹一下老上海的繁华。
中西文化在商业推动下,和谐融汇到一起,碰撞出新火花。我想,这无疑是中国文化曾经存在过的另一种可能性。让人不禁感叹,如果这样的人文传统没有被历史车轮完全碾碎,该多好。
另外两个很打动我的篇章,一个是木心讲述自己小时候随母亲一起,到寺院礼佛。这篇文章写得很出色,因为木心在写作时,完全把自己带入到孩童的视角,用小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行文。从纠结“寺”、“庙”、“庵”的分别,到做法事时的无聊碎碎念,再到对一只青花碗的念念不舍。捧腹过后,回头看这篇文章的题目《童年随之去》,心里不免会有种酸楚。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异国他乡思忆童年,给人哀凉感觉。
另一篇,是木心记录自己欧洲旅行的文章。其中有个部分提到,木心在意大利小城维罗纳听歌剧。维罗纳我去年旅行刚好去过,木心提到的那个“古老剧院”我也曾亲眼看到。我记得那是座和罗马斗兽场相似的建筑,在剧院外的小广场,摆了表演歌剧的华美道具。有高大的骑士塑像,比例缩小的狮身人面像仿品,和浮夸的武器架。只可惜,人家木心是真走到剧院里听歌剧了,而我只是在外围走马观花一番。想到自己曾和木心到过同一个地方,看到相同风景,感觉还是挺特别的。
木心的文章有民国风范,所以用字及其讲究。据他的学生陈丹青说,木心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读康熙字典,写文章非要找到最合适的字,才落笔。所以读木心的文章,我着实增长了不少见识,高级词汇、古朴的用法学到很多。他的文章在这段时期,确实重新塑造了我的语言,相较过去更考究一些。
我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木心的敬佩,如今这种敬佩中更多了一份感激。我想每一个影响过我的作者,都是我的老师。木心同样是位优秀的艺术家,有机会我一定到乌镇去参观木心美术馆,亲眼看看他的画作。
3、《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想听一个笑话吗?一个囚犯逃出监狱,跑到切尔诺贝利方圆三十公里内的地方。他们抓住他,把他带到辐射探测仪旁测量,结果他的辐射量高到根本不可能把他关回监狱,也不能带他去医院或者放到人群中。
你为什么不笑?
白俄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是位我很感兴趣的作者。一方面,她通过纪实文学写作,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另一方面,她的作品真实记录了前苏联人民的精神世界,我觉得阅读这些对当前的中国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我的兴趣,主要就源自这两点。
这本《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如题,记录了上个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切尔诺贝利事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三年时间内,访问大量灾难亲历者,以口述文学形式,记录下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坦白讲,我过去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认识很简单,仅限于教科书。通过这次阅读,我才深刻了解到这次灾难的影响。这场相当于同时引爆三百五十颗核弹的灾难,使白俄罗斯失去四百五十八座村庄,百分之二十三的国土被辐射污染,二百万人不得不在被污染的土地上苦苦求生。对周边国家,及整个世界的环境,也有不同程度破坏。
这样的数字令人震惊,对白俄罗斯而言更是无法愈合的伤口。如同核灾难漫长的时间跨度,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也从灾难爆发开始,一直写到灾难后续的社会影响。刚刚触碰到这些幸存者的故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悲伤和沉痛,有时读着读着眼角就湿润了。等到快读完的时候,我的态度又转变为,一种怪异的“麻木”,开始不由自主的去反思,反思科技对我们社会潜在的负面影响。我想这就和人们面对灾难的真实反应一样,先是感性占据上风,待痛苦到极点后,我们的理性才开始追问:为什么?
先前我对核辐射的死状并不了解,因为读这本书,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甚至看了一些真实的图片。我想,天底下应该不会有比辐射更痛苦的死法了。医学知识我不懂,下面我想引用的,是书中亲历者的描述:
(部分文字可能引起不适)
他开始变了,每一天都判若两人。灼伤开始在外表显露,他的嘴巴、舌头、脸颊,一开始是小伤口,后来愈变愈大。白色薄片一层层脱落......脸的颜色......他的身体......蓝色...红色......灰褐色。那些都是我的回忆!无法用语言形容!唯一拯救我的是一切发生的太快,根本没时间思考,没时间哭泣。
他一天排便二十五到三十次,伴随着血液和粘液。手臂和双腿的皮肤开始龟裂,全身长疮。只要一转头,就可以看到一簇头发留在枕头上。我开玩笑说,“这样很方便,你不需要梳子了。
在医院的最后两天——我抬起他的手臂,感觉骨头晃来晃去的,仿佛已经和身体分离。肺和肝的碎片都从他嘴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我用绷带包着手,伸进他的嘴里,拿出这些东西。我没办法讲这些事,觉得好难熬。都是我的回忆,我的爱。
这种死法对被辐射者的折磨,我想无需多言。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第一批死者,几乎都是消防员,他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奔赴火场,最终以如此痛苦的方式结束生命。辐射带给其他幸存者的痛苦,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持续时间更久。人们因为辐射失去生育能力,因为辐射被迫离开家乡,因为辐射被当成异类对待。切尔诺贝利带给这些人的,是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从社会的角度,除伤痛外,作者也引入了另一个独特视角。切尔诺贝利事件,敲响苏联解体的丧钟,拉开了东欧社会几十年动荡的序幕,甚至直到今天都没有中止。在这种时刻,因为辐射被抛弃的土地,迎来了一批新居民。他们来自战火纷飞的车臣,来自内战的塔吉克斯坦,来自暴力频发的格鲁吉亚......他们像是苏联轰然倒塌后,扩散出的滚滚烟尘,别无选择的来到切尔诺贝利。因为只有在这里,难民们才能真正获得和平与自由。只有在这片被辐射的土地上,他们才能享有人天赋的权利。
我无法评价这本书。就像人面对历史,面对悲剧,会有五味陈杂的感觉一样。曾经我怀疑纪实文学的价值,认为虚构写作才是真正的文学。但面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部作品,我怎么能否定它的价值呢?史学家也许能记录数字,记录史实,将历史理论化。但作家却赋予历史温度和情感,文学化的,记录下这些渐行渐远的故事。
本世纪,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过相似事故,人类利用核能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阿列克谢耶维奇到底是在讲述历史,还是在记录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