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对于此章的断句,相比通常所见的断句方式,稍稍做了一些调整。
希言。即少说话、止语之意。为什么呢?因为[道]不在[言]中。道可道,非常道。那么该如何呢?止言,止语,止念,止心。不仅嘴上不要说话,心里也不要说话。只有这样,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言,即是云雾,语,即是云雾,念,即是云雾,心(内心的波动)即是云雾。云雾消散,青天(真心、本心)自现。
自然故。为什么止言止语止念止心就可以拨开云雾见青天呢?自然规律,本来如是,本来就是这样子的,没有为什么。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情绪如风,妄念如雨,皆不可久长,终会风停雨歇,风消雨散。
孰为此者?天地。风从何来?雨向何去?天地。从天地中来,向天地中去。情绪、念头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自心。自心如虚空,本自无生。情绪与念头,生于心,灭于心,其相无常,其性无实,其本无生。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尚不能使风雨长久,更何况人心中的情绪和念头呢?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修道者将自己融入于道之中,这本身即是道的显现;
德者,同于德:修道者将自己融入于高尚的德行之中,这本身即是德的显现;
失者,同于失:背离了大道的人,其言行皆不能与道相合,这本身即是迷失的表现;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言行合道之人,[道]亦乐于活在其生命中;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言行高尚的人,[德]亦乐于充满其生命之中;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言行背离大道不思反省的迷失者,[迷失]亦乐于寄居于其生命之中。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言行背离大道的人,缺乏真诚追求大道之心,不信大道的缘故。
如果不相信自己本自具足无生无灭的真心,不愿意减少自己的欲望、贪婪、仇恨,不愿意止言、止语、止念、止心,不愿意进行观照自心的训练,那么又如何了悟自己的心性获得自由和解脱呢?对于这种信根不足,不相信大道,不愿意修道的人,即是老子在世也很无奈啊!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