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心灵自由

作者: 静涵 | 来源:发表于2024-09-26 16:36 被阅读0次

今日品读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提及“翡冷翠”,这名字颇为奇特,经查阅方知,这篇散文诞生于1925年,记录了作者在欧洲游历的所见所闻。“翡冷翠”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旧称。

我被徐志摩独特的表达手法深深吸引。在描绘带有一丝清香的微风时,他如此写道:“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汽,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

而在描述空气的清新明净时,则是“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

这些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映射出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感悟力。

世人常喜三五成群,相约踏青,似乎唯有如此方能亲近自然。然而,徐志摩却提倡独自漫步。他认为“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品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

这透露出徐志摩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山居中,他体验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和生活的真谛,强调了在自然怀抱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徐志摩在文中不仅沉醉于自然之美,还流露出对艺术的热爱。他将自然与艺术相联系,坚信艺术家的灵感往往来源于自然。他说;“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势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文中,作者还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这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

“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徐志摩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更是将我们对自由和纯真情感的向往引向了深处。在他的文字中,我仿佛与作者一同漫步与翡冷翠的山间,体会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心灵的自由。


相关文章

  • 杂感闲言

    人与心灵、他人、自然形成由内而外的和谐圈、朋友圈之后,才有望实现圈内自由……

  • 带你探访隐居人群,看看这些隐居者的生活

    隐士,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特殊人群,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可能并不多见。但是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到了一...

  • [生命哲学初探]生命自由之路

    生命自由之路 上篇 解开心灵的束缚 生命的自由与解脱,根本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可是对于心灵,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 我常常……

    我常常喜欢独处。 独处的时候心灵很自由,可以读书、写作、画画,总之都是与心灵在对话,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当我在人群待...

  • 自由

    自由 心灵的平静与快乐。

  • 心灵自由与心灵强大

    个人心灵自由和心灵强大是两回事。心灵自由的人不存在冲突的痛苦,而心灵强大的人是压抑下的忍耐与坚强。心灵完全自由的...

  • 自由

    真正的自由个人看来是心灵自由与身体自由。 心灵自由,没有无所适从的条条框框限制,没有美其名曰的心灵枷锁桎梏,没有以...

  • 财务自由与心灵自由

    财务自由与心灵自由 小时候,很神往这样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

  • 插花

    生活需要留白,去繁从简;心灵需要留白,适时独处;静对一花一叶,与自然相融,心灵自由。前面讲过的书房和茶室的插花原...

  • 山水觅知音

    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找精神自由和美感享受,与自然界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亲和交流,既是在进行一种心灵的汲取与补偿,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然与心灵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oh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