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少年的祖籍在荆溪西厢,与溧阳交界,离开广德也不过五六十公里。假如从南京出发到溧阳南出口下来,沿104国道走十几公里就到潘家坝镇,右拐走上潘(家坝)堰(头)公路,往南第二个村子就是后谈村了。这个村子原来叫后莲溪,不知什么时候改成后谈。
随园少年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是分生产队的,是农村最小的核算单位了。后谈村又分一队和二队。生产队往上就是大队,大队往上就是公社,公社属于县委领导。农民能够见到的最高领导就是公社书记了。
江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水稻一般是一季,春天下种育秧,端午前后,大约芒种的时候插秧,秋季收获,收获以后续种小麦或者油菜。有一段时间公社要求种两季世界稻,秸秆短小,产量低,农民们忙来忙去,还不及种一季粳稻。主要想赚点稻草作为燃料。所以双季稻逐渐被淘汰了。
秋季收获的时候需要脱粒,也就是把从地里收回来的已经捆扎好了的稻把放在滚筒式脱粒机上脱粒,此时稻粒、稻草和泥土飞扬,特别是稻芒一旦沾到头发上或者衣服上难以去除,沾到皮肤上更是奇痒难忍,所以收割的季节晚上能洗一个热水澡就是一件特别幸福特别奢侈的事情了!
一队和二队都有自己的浴锅,一般是设置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面,有的是与生产队的猪圈连在一起的,里面堆放着很多稻草可以随时取用。
生产队长会安排几个妇女去担水洗干净浴锅,注满清水,谓之烧汤。用稻草烧至五六十度就可以洗澡了。
洗澡的顺序是先男后女,德高望重的可以洗头汤。随园少年上大学回去也曾享受过这个待遇。小孩子一般不能单独洗澡,要么跟大人一起洗,要么挺到最后。经过男人们的反复冲洗,浴锅里的水已经变成发白的浓汤了!而且散发着浓烈的汗酸味。因此到很晚的时候,妇女们必须重新抽去脏水,添加新水,加热后才能洗澡。不过为了洗到这个热水澡等待也是值得的。
关于浴锅里洗澡最有趣的是正洪的故事了。过去宜兴乡村的新娘子出嫁首先必须洗个澡,洗澡的时候会用一个方盘,上面放置花生,瓜子,糖果,芝麻糕,桂圆,红枣等口销货,取的是早生贵子甜甜蜜蜜之兆。小孩子们图的是口腹之享,其他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概念。特别是男女之事更不可能了。
正洪的大姐姐出嫁了,来浴锅头洗澡,正洪和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孩子都簇拥着希望分一杯羹。正洪心想自己家大姐出嫁更有好处可得了。一直站在浴锅门口即下水的地方不肯走。
大姐已经准备脱衣服了,实际上已经脱了一半了,突然想起自己的小弟还站着,忙说:“正洪伢你出去噻!”
正洪说了一句最最经典的话,他说:“做典啊,我又不看你格搞佬(那个)!”
这句话传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人人皆知。直至正洪做了外公,我们依然把这句话当成玩笑逗他开心。
洗澡又有汤头老和汤头嫩的说法。所谓嫩就是汤水不烫,温温柔柔的意思。所谓汤头老那就是比较烫的浴水了。年纪大一些的人皮肤厚一点不怎么怕烫,是可以洗老汤头的。但是我的同学人称屎眼狗的建春,喜欢充好汉,炫耀自己能洗老汤头的。有一次他下到浴锅里面,嫌水不够热,要再烧一点,外面的人应声加了一个草把,还不行,又加了一个草把,直到四五个草把下去,估计水都要滚开了。这个时候屎眼狗大叫一声:“不好!屁股疼了!”赶紧爬起来吧,我们围上去一看,屁股绯红就跟猴子屁股一样的了……呵呵!
浴锅里会有一块木板,圆圆的,类似于一个圆饼,中间凸起,可以置于浴锅底部,搁脚或坐浴。那天屎眼狗估计是没有用浴锅板垫在屁股底下。这次事故导致建春半个月只能䐒着腿走去上学。被我们取笑好久。
同时浴锅又是生产队里杀猪必不可少的用具了。生产队每年都会养几头猪,吃的都是米糠和青草蔬菜之类的东西。到年终杀猪佬叫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协助把大肥猪宰了,推进浴锅里洗澡去了,这个时候也有汤头老与嫩的区别。过嫩的话,猪毛刮不下来。过老的话烫烂猪皮,无法脱毛。一般会在开始的时候汤头老一些,为的是把四个猪脚的蹄壳脱去,接下来就是用铁刨子刮毛,并用尖刀刺破猪蹄一个口子,用铁通条戳通皮肉使之分离,使劲往开口处吹气,二师兄膨胀起来如气球一般般,杀猪佬把二师兄身上的毛刮的干干净净才出锅了。
随园少年一九八一年到南京念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浴锅里洗人和洗猪了。不过江南部分地区仍然有浴锅洗澡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