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的第四个故事,一个关于子女和父母之间建立信任的故事。
和久浩介,一个从小家境优越,被父母宠爱,生活无忧无虑的孩子,比如他把死于意外的表哥收藏的披头士光碟都带回家欣赏,父母容忍了他这样喜欢新鲜事物;又比如家里给他配备了听音乐最新型的音响系统,理由是“艺术上不能省钱”;还比如昂贵的衣服手表,那些他压个儿没想到的东西,父母都会买给他。
当然家里的家境真的是很好,浩介家住在一栋西式风格的二层小楼,院子里铺着草坪,天气晴朗的时候,全家人会在那里烧烤,父母自己也享受着奢华的生活,爸爸手腕上的金表,嘴里叼着的高级雪茄,家里三天两头换着新车,妈妈也不甘示弱,经常去商场扫货。
浩介的爸爸好像是一家公司的社长,他在员工面前发表的,外国是我们的商业对手,也是合作伙伴,深深让浩介觉得有信任感,他一度觉得,父亲是世界上最值得他信任的人了,的确,父爱如山呢。
然而,正如故事中所说,不是所有人的天空永远是万里晴空,阳光普照。虽然浩介并不知道父亲的生意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的确是一场“浩劫”:不但空前盛世的日本世博会没办法兑现带他去看了;本来三天两头换校服,如今也让他再省省穿了;爸爸不再出去打高尔夫,留在家里和妈妈无休无止的争吵;家里来烧烤的客人也消失了......爸爸不再开车上班,妈妈不再任性购物,家里的氛围也哀声叹气。
而就在这当口,浩介喜欢的披头士也解散了,而全家正在筹备着一个恐怖的计划:连夜潜逃。14岁的浩介虽然不知道爸爸的压力有多大,但多少也感受到了:比如音响卖了,比如要考虑转学了,更可怕的是,逃跑还是连夜的......在这个犹豫的当口,浩介也选择了向浪矢爷爷求助。
而浪矢给的建议是,首先是劝说父母放弃逃跑,退而求其次,就要重新审视和父母的关系,是喜欢?讨厌?信任?抑或是不再信任?但无论如何,父母肯定是浩介曾经喜欢过的,,那么,不要因为反感,厌倦,就离开,一家人应该尽可能在一起。
然而事实总是,或者说作者东野圭吾的妙笔总是,哪怕给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答案,故事中的人物往往选择一个截然相反的结局。
哪怕浩介选择了和父母出逃,他在临行前也进行了内心的挣扎,比如去到日本首都东京,经历了繁华光鲜,令人流连忘返的大都市,比如去看了一场关于披头士谢幕的电影,还比如把自己的心爱的几十张披头士唱片卖给了好友,作为自己披头士情节的告别。
只是,当父母让他把卖来的一万日元当作零用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浩介于是选择躲进了加油站,选择了父母规划内截然不同的人生:他后来改了名字,被带到儿童福利署,再后来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木雕匠人,精神安宁,经济稳定。
只是过了很久以后他才知道真相,他当年跳上一辆不知驶向何处的加油站,给他的父母带来了心灵上无以弥补的伤害,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带着失子之痛继续亡命天涯,还是,冒着破产和坐牢的风险开始寻子?
爸爸曾经给了浩介一个承诺:没问题,我现在还说不好,但是我们一定能恢复到以往的生活。我向你保证。
遗憾的是,浩介没有办法信任,在当时的他看来,曾经风靡一时的披头士组合也可以情断义绝,更何况已经不怎么在意他的父母?
就是这样一个消极悲观的想法,倘若全家人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回到正路上来的浪矢爷爷的劝告他听不进去,导致了父母跳海自杀:爸爸把妈妈推入海中,还写了一封杀害妻小的遗书,再自己自杀:到最后的时刻,爸妈还是保护了浩介,因为,父母永远是心系子女的。
看到故事的最后,当藤原博(改了名字的浩介),听了好友的妹妹居酒屋里的披头士音乐,了解当年自己给父母带来的伤害,才知道是披头士的解散,扰乱了他当时的心境,而如今,也只能为父母祈祷冥福,追忆哀思。
其实,如果愿意信任父母,一家人就能同舟共济,度过难关。我曾经,在高中,有一年半没有和爸爸说话,理由是,当时的文理分科,我父母希望我学理,而我一门心思要学文。妈妈没什么主见,逐渐放弃坚持,爸爸则强势的要我加化学。
吵到很凶的时候,他把我推在地上,抽出皮带毒打了一顿,真的是“毒打”,让我终生难忘。我于是开始了我的“报复”,有一年半没有和爸爸讲话,有什么事情总是对妈妈说,喂,告诉你老公,巴拉巴拉拉。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半,爸爸的内心一定很受伤。
后来有一次高中的劳技课,要做一个机器人,而我特别不擅长手工,爸爸去市区开会,为我买了一个成品,让我在老师的一片狐疑中,拿了一个优。
直到那次,我才和爸爸和解。
高考的时候,我征求他的建议,学了英语系,最初认为是为了完成爸爸的梦想(我爸是中文系),毕业十年才发现,写文依然是我的爱好,英文则让我赖以生存,真所谓:教英文养活自己,教中文快乐人生。
而这一切,都归因于我20岁那年,对父母的信任。
父母是不会害子女,他们可能只会过度保护子女而让年轻一代感到不舒服。无论如何,今生我们选择了彼此,血脉相连,彼此信任是最重要的,是家人,是一起面对风霜雨雪的亲人。
各位看官,今天的问题是,你愿意信任父母吗?期待你的答案,期待你分享人生道路上的心情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