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进入五月,乔力开始忙起来了。
市里关于实验一小成立艺术团的申请赶在五月底批下来了。学校一片哗然,人人兴奋难耐。
艺术团的筹备百事待兴。要成立三大主力军:交响乐队,舞蹈队,合唱团。不再是过去的小打小闹,要走专业化,上轨道,关键是被允许经济独立核算。
换句话说,艺术团马上摇身一变,变成一块肥肉,一个香饽饽,一棵摇钱树。这如何能不动人心?
不说教育体制内办艺术团本身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新生事物,一项庞大又令人兴奋的大工程,仅仅围绕艺术团如何赚钱的问题去考虑,已经让很多老师们暗暗咂舌瞪眼了,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油水肯定也多了去了。谁不想在工资以外,堂而皇之拿到更多额外收入。
艺术团,存在超越想象的附加值。
相关的人暗拍大腿,兴奋得睡不着;不相干的人袖手旁观,侧目而视,吹吹凉风唱唱高调。
艺术团局面新开,事务庞杂,需要有能力的人伸出铁腕总揽全局。谁来当领头羊的问题,在学校和教研室之间引起不小的争议。
学校领导倾向于徐朝歌。他经验丰富,作风稳健。干了这么多年,树大根深,人脉广阔,把得住航舵,利于稳住开局。
教研室倾向于乔力。要做非常事,必用非常人。乔力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敢闯敢拼,潜力巨大,开疆拓土必得有这样的干将,才闯得出新天地。
两厢争执不下。
徐朝歌在实验一小的江湖地位受到威胁,竞争对手还是自己亲自引进来的,正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一山不容二虎。
暑热炽涨,艺术组办公室的气氛倒变得幽凉微妙,像水面上的几缕浮油,泛着油星儿,明灭可见,却难以捉摸。
正值期末复习,音乐美术体育全停了课,为文化课复习让路,合唱团也因改弦易辙暂停各项活动。
办公楼上,艺体组办公室人满为患,音体美老师全齐了,都无所事事,凑在一起聊天,喝茶,下棋。话题却都避开大家最关心的建团问题,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东拉西扯。
江北雁跟歇产假回来的韩雪讨教如何烹调酸菜牛肉面。韩雪的母亲有一手做酸菜牛肉面的绝活,江北雁在她儿子的百日宴上吃过,念念不忘。
刘海跟教体育的盛晓东趴在窗口吸烟,悄悄咬耳朵。无非盛晓东好奇心重,跟刘海探听消息。有人爱扒着自己打听事儿,尤其这人还是风头正健的盛晓东,刘海巴不得趁机发发牢骚。他自恃资格老道,对徐朝歌不敢说三道四,对乔力进校门一年就横空出世,早就满肚皮不服气。
盛晓东跟她文化局的女友五一节结了婚,婚礼豪华气派。婚后住进丈人的二层洋楼。春风得意马蹄疾,整个世界都踩在自己脚底下,一般人入不了他眼里去,爱搭不理。乔力跟于蓝同居的事儿,他没少在背后嘀咕。皮影看不过去,隔三差五跟乔力吹吹风。对盛晓东得势便猖狂,乔力倒很能理解,人生狗血,好不容易有出头之日,不让人家猖狂,凭什么?
自从乔力拿了大奖,盛晓东对他的态度有些收敛。乔力就敬服他这点儿,不管什么时候,识相。两人面对面,倒也不冷不热,毕竟在一个宿舍待过。
刘海被盛晓东扒着问东问西,稍稍满足了一点虚荣心。
刘海一直在家里收学生,教二胡,柳琴,也教琵琶。刘海并非科班出身,唱样板戏的年月,跟老师学过一点,再靠聪明才智日积月累摸索成熟,也算小有成就。民族乐器普及较广,县城教这类民族乐器的不少,学费普遍低,他课余的教课收入跟徐朝歌比起来不多,可也不算少。
往常在这种清闲时候,于柳岩是整天都不见影子的。自从宣布要成立艺术团,她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画眉涂红,摇摇摆摆春风拂柳似的,准时准点从校外的奥迪车上下来,各个办公室走进走出,跟张三打个情,跟李四骂个俏,下午放学时再风摆杨柳晃出校门,钻进早等在校门口的奥迪车上,一溜烟儿走了。
乔力是上班清闲,下班忙。自从有了钢琴,到乔力家里学琴的学生渐渐多起来,很快周日全天排满,周一到周五还得排两个晚上。原先的狐朋狗友都没工夫招待了,偶尔想过来玩玩,一看学琴的学生和家长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也只得怏怏离开。
关于他和徐朝歌,谁当团长的问题,他认真想过。自己确实跃跃欲试。可他也真心觉得谁当都无所谓,没觉当个团长能有多了不起。这种位置不是官位,谁都可以,当上就下不来。艺术团团长历来都是能者居之,凭实力说话,无能之辈上去也得很快下来,不能服众。
他敬重徐朝歌,把徐朝歌看做自己的教父。打心眼里认为除他自己之外,也唯有徐朝歌才干得了这个团长。
只有徐朝歌干团长,他服。
自己这么想,不意味着别人能这么相信。每个人都不可能知道自己在别人心里是什么样子。
任命迟迟未下,学校里谣言如五月拂拂扬扬的柳絮,四散开来。
网友评论
这样的语言多么灵动,妙趣天成啊!
对于人物内心的描摹非常精细,拿捏得很合理。
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