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圣教集》的466页,中间黑体字这一段: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一看很明显就是“本愿取意文”,说的就是念佛,“三心、十念”,“乘佛愿力”皆得往生。
看到这里难免有怀疑,因为面前说“教备不虚”,那么这个“教备不虚”是什么教呢?它是承着前面的问答,“定散二善,因谁致请”,“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所以这个“教”很显然是定散二门之教。
那么既然是定散二门之教,它所摄受的当然是定散二门之机。那么这定散二门之机所修的行法,也就是定散二行。所以前面解释说“除斯四种无善之类,一切凡夫二善有分,莫非此教所为机也。何以故?若有少善,回必生故”,如果这么理解的话,觉得都挺顺的。可是,下面突然不说“二善回向往生”,根本就不提这二善了,突然讲念佛了,所以脑筋转不过弯来了,“怎么把念佛放这里了呢?”
如果定散二善之教就是让大家各自以定散二善之行而回向求生的话,那就和诸师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就不需要善导大师出世来楷定古今,这第三重“所为”是“愿力之义”也就显示不出来了。
因为前面六标里的第四标“所说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到第六标说“所为即韦提等”。如果从文面上看,当然“韦提等”是所为之机,这样的机当然是修“定散二善、十六观门”,因为这是“所说”。这所说之教所诠之行,也就是定散二行。可是这里善导大师根本就不提定散二善之事,直接就说:
除斯以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这个跳跃是怎么来的呢?定散之教是标显念佛。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说明。
首先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从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来说。
这四十八愿当中,尤其是第十七愿和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或者叫作“称名往生愿”,这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为了让十方众生能够称名往生,所以在这一愿之前,就发了让十方诸佛称扬赞叹的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成佛之后,十方诸佛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都必然要宣扬弥陀的名号,赞叹弥陀的名号,让本国的众生能够了解名号救度的含义,而往生极乐净土。
所以,释迦牟尼佛正是乘着第十七愿的愿力,因为佛佛道同,心都是相通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来此娑婆世界,正是怀着这一使命,以此作为他的本怀。所以在娑婆讲一切法门,大收为定善、散善二行。他本身就乘着第十七愿的愿力来的,目的就是要显明第十八愿——“念佛往生”之本愿。所以这个大的框架,是定散之教一定要导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观经》当中的“定散二善、十六观门”也好,还是在一代教法当中也好,都是要指向弥陀本愿——第十八愿的,这是一个大原则。
其次,就《观经》来说,
韦提希夫人说: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她问的时候是茫然的,是通问,“只要哪里有无忧恼处,您告诉我,我愿意往生就好了”;但是释迦牟尼佛心中是有底牌的,他是要讲极乐世界的。所以在“光台现国”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以佛力加持,让韦提希夫人选中极乐净土,“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为什么让她选中“阿弥陀佛所”呢?善导大师解释说,这就是弥陀的本愿: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
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开始讲这定散二善之教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是指向极乐净土了,是瞄准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后面随着经文的开显,不论到哪里,从“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然后到十三定观,到三福九品,释迦佛的心中都是“望佛本愿”。
到第七观,释迦牟尼佛说“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你看前面问“无忧恼处”,这里说“除苦恼法”,这不显然就对上了吗?当下“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善导大师解释说二尊“互为郢匠”,阿弥陀佛自己来显彰他的别意之弘愿。阿弥陀佛出场之后又隐没,等于是把舞台的话筒又交给了释迦牟尼佛。这样一观一观,直到十三观讲完,到三福九品的时候,又讲出三心。释迦意密,讲这三心也是望佛本愿,因为三心说的就是念佛,以念佛为本质;乃至到下辈三品的时候,直接就由释迦牟尼佛口中说出来。这就不是阿弥陀佛显彰别意弘愿,是由释迦牟尼佛转述,直接就讲明了念佛往生,三心念佛。
这样,我们来看整部《观经》,就是从定散二善之教,导归三心专念。所以,这里是定散门开显整部《观经》的玄旨,所以这里就说“一心信乐,求愿往生”等等。
相信这样的疑问,大家读到这里都会产生。下面《楷定记》也设了问答,也是解决这个疑问的。
▲1问:若尔,今义前后相违。
怎么冒出一个“今义前后相违”呢?就像刚才讲的,“所说”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底下说“所为”是“韦提等”,那么以这个标来说,当然讲的就是要行定散二善,而且上面的解释也是这样说。为什么除这四种人以外,都是定散二善之教所为机呢?是因为“若有少善,回必生故”。
意思是说,“前面的解释才说得通,凡夫二善有分,稍微有一些善,回向就往生,那当然是以善行回向往生。可是,在说总明是机的时候是一层含义,结果说受化的时候直接说一心专念,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答:有何相违?
这哪有矛盾呢?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专称,此乃要门第三重义。
这并不矛盾。
释迦牟尼佛虽然说定散两门回向求生,能得往生的利益,但其实他不是说定散两门当下得往生利益;他说这话,是望着佛的本愿,以这定散两门归入弥陀的本愿,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这样而得决定往生。
这重意思是由要门教当中第三重愿力之义来显明的,当然是有层级来显明的。
比如说这三重中,第一重自力之义,当然没有这样的意思,韦提希根本就理解不到这里。第二重佛力之义虽有这个意思,但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呢?说佛力观行,因为佛力的话,散善也是往生的行法,“定善示观”能够观成也是靠佛力,可是这佛力背后的根本,最终的底牌,还是没有翻出来。到这第三重,这牌不得不翻了。这个时候如果还不翻,大家就稀里糊涂了。所以这第三重义就把弥陀的本愿显示出来,就是“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这一段。
所以,这里当然就不矛盾,因为要门第三重义就是要讲弥陀的本愿,回归专称,但是也不完全就是讲弥陀本愿,仍然是在要门教的范围之内。
所以说:
▲回二为行,愿生之机得生分齐,未显一切善恶凡夫得生义故。
如果不是这样讲,你可以说他矛盾:“你看,前面说要门教定散是善机,这里又说一切善恶凡夫。”它没有跨越这个范围,仍然是在要门教的范围之内。就是说这里虽然引用本愿文,讲乘佛愿力,但是它的表达仍然是在要门的框架之内,它还不是“得益门”,还不属于弘愿教的范围,它是在要门教当中表达愿力这一重。
这都是有次第的。
下面第二问。
▲2问:若尔,何故不云回生?
▲答:正因正行,为第三重;文义分中,散善义意。当章所明二善两门,总为所说。唯标专念,为愿力义。
为什么这里不说呢?如果要说的话,不是在这里说。在哪里说呢?是在《散善义》那里说,因为《散善义》“三心正因”,九品各有受法之行,那么在九品当中的每一品都说“回向求生”,那里说“回向求生”。这九品各自的行法,以三心回向往生,归入念佛,那是一定要讲正因正行,一定要讲回向的,因为那个是文义分散善义,是就文句来说明它。
但是这里是定散门,它来显明这二善两门,不是根据具体的九品文来说的;它是总摄这一部经的定善门与散善门,作为“所说”,“所说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嘛。是总的显明,二善两门“唯标专念”,这是第三重愿力之义。
▲此等义分,上来数述。何不自察,更迟滞耶?
像这样说,在不同的义分,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从前面到这里都说过好多回了,为什么你不自己回忆一下,还在这里疑惑呢?
我想我们同学们听到这里,可能也有同样的疑惑,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还可能不太清晰。这不同的表达法,虽然是讲这第三重,虽然意义是一样,但它的表达是不一样的。这对初学来说,可能显得有点复杂。
下面还有第三、第四问。我们往下看。
▲3问:若尔,此重终无还摄前四种机之玄旨耶?
“若尔”,就是说前面说了,在《散善义》“正因正行”当中,摄一切善恶凡夫;而这里是定散门这一章,要门教,说是摄定散二善凡夫。难道说当章和《散善义》那里就完全隔离了吗?这里最终也不摄前面所讲的那四种——谤法、无信,八难、非人了吗?
▲答:非无其意,乃至得益,弥陀教义,亦有还入此章意故。
并不是说没那个意思,是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从这以下到“和会门”,和会门也是“定散门”的展开;甚至一直到“得益门”,得益门“弥陀教义”也摄入到本章定散门当中。为什么呢?因为定散二门是标指专修念佛的,它这第三重指归愿力,得益门是它所指归的地方,那当然跟这里的定散门发生关系:定散门是“能指”,得益门是“所指”。
▲故下六门,开此一义,而言遇大、遇小、遇恶,一切凡夫,但能念佛,齐入别愿所成报土。然后料简闻佛正说得益分齐,在弥陀教。
下面是怎么还入此章定散门之意呢?他就举出了,“故下六门”是讲和会门。和会门当中开出了六门:前面四门讲的是凡夫;第五门是“别时门”,第六门是“二乘门”,就是“会通别时意”和“会通二乘种不生”。
这六门“开此一义”,开哪一义呢?开定散门第三重唯标专念为愿力之一义。
“遇大、遇小、遇恶,一切凡夫”,就是六门当中前四门的意思。
“但能念佛”,就是第五“别时门”所讲的。别时门主要是以这六字名号来说明愿行具足,必得往生,破除别时意,然后说“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所以记主这里就取了四个字,叫“但能念佛”。
“齐入别愿所成报土”,这讲的是“五乘齐入”。“别愿所成”是那里说的“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这是酬因愿来证明它是报土之意。
所以,这里写的字,可以讲每句、每字都是有来历的。
和会门这六门和定散门的关系,因为定散门有三重之义——“能请、所说、所为”,那是为什么样的机来说的?这个机得什么利益?这个机的行法是什么?这所说“定散二善、十六观门”所标的行法到底是什么?
所以,他是把定散门里没有讲透的,在和会门再展开来说;而和会门也是从定散门向得益门(弘愿)的过渡、从要门教向弥陀教的过渡。要门教在它当分,当然就是说定散二善的善机;弥陀教是摄一切善恶凡夫。这之间怎样从善机到一切善恶凡夫呢?就是在和会门来说明。
所以,和会门是介于释迦教和弥陀教之间,也就是要门教和弘愿教之间,定散门和得益门之间,是开定散门未尽之意,顺势接入得益门。
“未尽之意”,第一就是机,这个机在定散门当中是二善机,在和会门里面就把它展开为“遇大、遇小、遇恶,一切凡夫”。第二就是行,行在定散门当中分为三重——自力教行、佛力教行和愿力教行。即使是在愿力这一重,因为是在定散门当中表达,所以总带有一重方便,叫作“妙权”,再怎么说,它总是一种方便权巧之意,还不能完全地正直舍方便,所以这意也是表而未尽。
在和会门当中,就不谈定散二善了。所以在“别时意”那里,刚好也就是就别时意的问难,直接就名号来解释愿行具足;根本不是从二善说愿往生,愿行具足,那个力道也不够,而且诸师问的还不是那个点。诸师就认为“你这念佛往生,十念往生,这怎么可能?”这才是别时意。所以,在和会门里面,把行法就聚焦在纯粹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说“但能念佛”。
为这样的机,以这样的行,得什么利益呢?“齐入别愿所成报土”。所以,和会门就是定散门的展开。这样过渡完之后,就顺便衔接到得益门,这样就很方便了。
所谓“然后料简闻佛正说得益分齐,在弥陀教”,在定散门讲念佛,那不是正说;在得益门讲念佛,那是正说。定散门讲念佛,含有方便,就是它是以定散之教的方便形式来表达念佛的。得益是指阿弥陀佛,他自己来显彰别意之弘愿,那就不谈这些了,是正直舍权,那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通过定散门和和会门,再讲得益门,那就非常顺畅。
▲教乃渐次开显此中玄旨,亦当渐次摄入此中密义(云云)。
这里是“教乃”,或许也是“斯乃”。当然“教乃”也可以理解。依据教门是“渐次开显”这定散门当中所包含的密义,所以也应当是渐次摄入。就是说和会门也摄入到定散门,乃至到得益门还是要摄入到定散门(第三重)。
▲若不尔者,序题三重、当章三重、依文三重,其义永乖,玄义应非玄谈文义中之玄旨,文义亦非依文释成玄义故也。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序题讲的三重、当章所说的三重,还有依文所说的三重,它们互相之间就有矛盾冲突了,永远沟通不了。
恭录自:《观经疏楷定记》讲记109
(备注:段前标记▲为楷定记原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