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

作者: 小叶pink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20:19 被阅读4次
读与写

最近参加了友声素友会,这个是朋友圈胡老师所发,当然也是她组织的,这个群的主体就是读和写,看到这个活动我火速报名,因为我喜欢和有此爱好的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不过我是群里的小白。

这次的共度书目是《苏东坡传》,胡老师已经把本期的阅读计划做好并分工好,从本月15号开始到24号结束,每人每天读三章内容,当天要进行至少一句话的分享打卡,另外轮到感悟分享的伙伴,要在当天晚上8:00前写100字的读书感悟。这个上面也有说明,可以写读书感想,也可以针对你的共读章节进行提问。

活动刚开始几天我基本能做到早早的读完当天的几章,有时甚至提前完成 ,前天和昨天因为家有事,没能按时读完,不过我利用昨天晚上睡前和今天早上的时间完成了目标。2018年读了不少书,除了需要写读后感时我手中才拿起纸和笔,边读边记。而这一次我是全程带着纸和笔,刻意练习摘抄和做批注。

我刚刚数了一下,写了足足6面,不过惭愧的是这些好多都是摘抄的,还有部分是我对某一章节的概括。感悟少些,有感悟也是一两句话,不深刻。记得在剽悍晨读中听过一篇文章关于写读书笔记的,分享给大家:

其实写读后感也是有“套路”的,斋藤孝在书中《经典的魅力》给出了三个步骤:

第一,精选出你最想引用的三个经典句子,或者三个片段。

第二,思考一下,这句话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写出来。

第三,思考一下,你是否有过相关体验?包括真实的生活体验,以及从其它书籍或者影视剧中得来的体验等等,都可以写。

按照这三个步骤去写读后感,你的思路会更清晰,思考的质量也会更高。

我要分享的感悟是二十、二十一和二十二章,标题分别是:国画、谦退之道和工程与赈灾。其中国画这一章我摘抄的比较多,而谦退之道和工程与赈灾只写了一点。下面是我的摘抄与感想:

摘抄:

大书法家和大画家一发现有上等纸张当前,就犹如小提琴名家发现面前有一把斯特拉底瓦牌的名琴一样――硬是不胜其魔力之诱惑。

吸引我的原因及感想:

我以前在看书时曾看到过类似的句型,日更必不可少,坚持日更的人就像是芭蕾舞演员每天要做的肢体拉伸,音乐家肖邦谱写的每一首曲子。

摘抄:

友人文与可甚久而不见成功,后来一人独行山径,见二蛇相斗。他从相争斗的两条蛇身上的律动获取了灵感,把蛇身上那种矫健的动作吸取于笔画之中。另一书法家是在看了樵夫与村姑都要让路给对方,二人当时都犹疑不定,不知谁该站稳让对方进去。那二人的一时前后躲闪,产生了一种紧张的动作和相反的动作,这种紧张的动作使他生平第一次悟出了书法艺术的原理。

吸引我的是“灵感”二字。

灵感:

人们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它,这是人脑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两种活动共同产生的结果,是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某种机缘的诱发而出现的瞬间创造力。伟大的作家无不被源源不断的灵感所启发,创作出无与伦比的精彩内容。

无戒训练营

相关文章

  • 读与写

    作者:《依達康爾原创》 勤于学, 善于思, 贵于持, 笔耕不辍。 爱国学, 风儒雅, 写華章, 文之骄子。 书中乾...

  • 读与写

    人的一生各有追求,或高或低,或好或坏,但无一例外都受到环境的影响,生活在如今浮躁的世界中,不得不长叹,赚钱好像成为...

  • 读与写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工作之余,闲暇时间,只要有时间就手捧一本或大部头或袖珍版的书籍消磨时光品位...

  • 读与写

    书读百变,其意自现

  • 读与写

    读与写 郸城联社 薛冰川 近日,十六岁女孩武亦姝爆红于我们的视野之下,其...

  • 写与读

    人是一本最精彩的书。它连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传只不过是它的一个缩影。它每天更新甚至每秒更新,结局只不过是它...

  • 读与写

    今天偶然间下载了“得到”,翻到了吴军的《阅读与写作50讲》 我手里正在看他的《见识》,一个计算机博士来教你写作文,...

  • 读与写

    今日思索的问题是,读与写,究竟哪一项对文学水平有所提高带来的助益更多些。 我始终认为,读书必有进益,无论读的是哪一...

  • 读与写

    读,可以开阔视野。 写,然后知不足。 阅读,可以是零散碎片时间,也可以是周末安静的午后,或闲坐临窗,或斜依山枕,翻...

  • 读与写

    读与写,是先读后写,还是先写后读?我有点疑惑老实说。而今天无意中流览到一篇有关写作素材匮乏了怎么办的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与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ll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