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即日月,即阴阳交替也。
《周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周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德经》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理论是学易的基础。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太极生两仪即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哲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二元对立又相互关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清浊、虚实等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二元对立概念。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统一的关系。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
用现代的说法可理解为:阴阳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先哲以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
既《道德经》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周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即阴阳一体、阴阳交感。一般理解阴阳具有四大要素——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互根。
阴阳对立:
一切事物都有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阴阳对立,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以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例如,热可以驱寒,而寒则可降温。若没有足够的热力,则会变得非常寒冷。于身体机能、生理功能而言,兴奋的机能(阳)与抑制的机能(阴)经常处于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如果失去了这动态的平衡,则其中一方会过盛,健康上就会产生问题。
阴阳互根:
阴与阳两者均不能独立存在,亦不能脱离与另一方的关系。阴阳双方均需依靠另一方作为其定义及存在的依据。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这种关系便是所谓“互根”的关系。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阴阳互根也可以看作阴阳相互“创造”了对方,并不断地促进对方,是交互的关系。按阴阳学说的理论,人体(整体)与生理功能(局部)有若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体的活动(阳)受着身体的物质(阴)所滋养,另一方面,物质能量(阴)造就了人体活动(阳),也叫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通过相互对立制约,阴阳维持着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是静止和绝对的,而是维持于一定的范围及限度之内。换句话说,消长变化是绝对的,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昼夜变化正好展示了这个概念,阴阳消长,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机能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地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古人讲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实就是要我们符合自然规律。
四季的变化也是一样,从冬至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阴消阳长的过程。从夏至冬,气候由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而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在《十二辟卦》里有充分体现。
但消长的过程不可能无休止的消下去或长下去。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阴阳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骤然发生的。
例如,阴阳转化,当夏季经过最炎热(阳)三伏天后,天气便会不再变热而反为转凉(阴)了。同样地,当冬季最寒(阴)冷的三九天过后,天气亦会不再变冷而反为转暖(阳)。这种转化是万物转变之始,而这转变便是化生的动力。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喜极而涕都是这种转化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