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科取士的发端:隋唐的科举制度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2-10-06 07:54 被阅读0次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开端于隋炀帝下诏“置明经、进士二科”,这奠定了科举制度真正的雏形。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策问。

李唐王朝建立后,唐高祖武德四年决定恢复隋朝设置的明经、秀才、进士等科,并于武德五年即正式开科取士。唐太宗继位后,不断对唐朝的各项政策、制度进行改革,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完善起来。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十分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唐代参加科举者主要是“生徒、乡贡”。“生徒”是指官方学校出身的国学生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乡贡”是指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科举中最重要的两科。明经重“贴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唐高宗永隆二年开始,要求进士,后科考生当场作杂文两篇逐渐改为专考诗赋。这是有唐一代,诗风大盛的原因。有些考生在参加考试前,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向一些名流投递,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叫做“投卷”。最著名的是考生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闻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得到此诗,也酬诗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朱庆余因此诗而得中进士。由于进士得中者非常少,每次最多三十来人,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考生在参加了吏部(后为礼部)主持的考试后,也就高中了,只是在武则天掌权时期,曾经要求得中者要由皇帝在殿上亲自曾经“策问”。还下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宋代以后“殿试”、“糊名”的先河。

放榜后,及第者要参加如闻喜宴、曲江宴、月灯阁打球宴、雁塔题名等等活动。随后必须经过吏部的“选试”,又称为“释褐试”,即由礼部将及第者的材料移交吏部,再由其进行选试,称为关试,因关试时间一般在春天,故又称“春关”。“关试”考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就是考察考生的体貌、言辞、楷书、批审公文四项内容。四项皆合格,可以授予官职,称为“注官”,然后把全体考试合格者集中起来,当众点名授职,称为“唱官”。通过了“关试”的考生一般所授官职在八、九品之间,职位都不太高。

唐德宗贞元八年,已过天命之年的孟郊初次落第备受打击,他觉得考中的士子们在学识和能力上远不及自己,一定是依靠旁门左道的方法通过考试,在无限的痛苦中写下《落第》: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次年,孟郊再次去参加进士科考试,这一次,他又没如愿,心情比上一次还要失落,失眠的他在深夜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历史上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真实写照。

相关文章

  • 开科取士的发端:隋唐的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开端于隋炀帝下诏“置明经、进士二科”,这奠定了科举制度真正的雏形。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

  •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①察举制

    我们古代的官员考核录取制度以隋唐为界点。隋唐之前是非科举,隋唐以后到清灭亡是为人熟知科举制度。隋唐之前我知道的是有...

  • 从东汉到唐朝,辉煌700年的士族门阀,为什么随着唐朝一起灭亡?

    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古代社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和繁荣为界,隋唐之前、东汉之后,中...

  • 科举制度的起源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曾被历朝统治者视为抡才大典而倍受重视。它的特点是:开科取士、自由报考,...

  • 作弊闲扯

    驭人之术的历史也是中国政治的正史。自隋唐开科取士,令“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全国范围的考试系统就是制造驯服精英的传统...

  • 高考舞弊案:上帝之手

    自古以来,国人若想要出人头地,大抵凭的是考试的本领。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考试是最直接的阶层跨越渠道。 一旦金榜题名...

  • 著名画家龙蓟荪

    青绿山水发端于隋唐,儒雅的风格最终形成于两宋,所以著名画家龙蓟荪女士的山水修养,经历了由隋唐而入两宋五百年的跨度,...

  • 开科取士

    古代国家取士的方法,由乡中三父推荐,到御前重臣推荐,至王公贵族推选。曰之为举孝廉,注重品德才能,取士的范围狭窄。 ...

  • 古人对《河图》《洛书》的质疑和辨伪

    河图、洛书最早并非象征智慧的无字天书,至少在隋唐之前是这样的。我们梳理《河图》《洛书》的发端以及流源,目的是为了弄...

  • #读诗# 一座城记忆着一场人生~一座关辉映着一个时代~

    文 / 白描 / 宴未晚 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度,让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有了比前朝更多的做官的可能。而做官的人“宦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科取士的发端:隋唐的科举制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fm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