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了,最近流感严重,好多孩子都感冒回家,学校为了避免孩子被感染,反对孩子离开学校后在封闭又人员密集的地方逗留,特别强调,让父母把孩子带回家,不要去托管,以免互相感染。
明乐园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孩子还很少,自然不属于封闭又密集的地方,早早就过去等着。在等孩子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要做好陪伴,我首先要思考,我和孩子的关系。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很清楚陪伴孩子时家长的心理定位直接影响着亲子关系。
托管陪伴教育,目前刚刚萌芽,还很稚嫩,但追其源头,托管最早解决的是学后家长无力照看孩子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学校无力教育孩子的问题。所以,由此发展出来的托管陪伴教育,根系必然属于家庭教育。陪伴教育的一切教育指导原则,也必然要由家庭教育里面提炼出来。如果更形象的描述的话,应该说是,机构型的家庭教育。
因此在吃饭时,我不经意间,突然好奇的问孩子们,觉得怎么称呼我好。这个问题就是我思考的结果,尊重孩子,把选择的权利教给孩子。刚开始孩子习惯性的说老师,过一会后,孩子们觉得这个问题自己真的能够把握时,孩子们自然抛弃了老师的称谓,理由是在学校已经很正式了,回来后还是轻松点好。安老师显得比较年轻,自然被孩子亲切的叫安姐姐,而我被冠以大叔称号,从此明乐园开始别与其它托管,在孩子眼中没有了老师。
点名要的面食 自发尝试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总结三种对孩子“失陪”的父母:
一类是无奈型,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而无法陪伴;
一类是无知型,认为陪伴儿童不重要;
一类是无悔无惧型,采取了错误的陪伴方式,无形中摧毁了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
曹萍认为父母陪伴儿童的策略是要讲求安心,“把心安在孩子身上陪伴他”;培养孩子耐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成长;恢复童心,俯下身来体验孩子的世界。
我个人理解,曹秘书长说得很好,但现实中又有几个家长能够做到。早上翻看了一篇育儿文,清华教授写的,我看后很受启发,但下面的评论却是一片骂声,有说理论如此,现实打脸的,有对教授人攻击的,有诉苦的,让清华教授自己带孩子试一试的。凡是能留言的大多都是有孩子的家长,怨恨的语句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对教育孩子的那种无力感,以及烦躁感,以至于在网络的世界发泄着平时压抑的无奈,把愤恨的情绪泼洒在屏幕另一端教授的身上。
应该说能看到教授的文章,并投入时间评论的家长,都是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可当他们看到教授说的更多的是理论,而没有具体的教怎么做的时候,理智的闸门轰然炸裂,行为立马受到“原始脑”的支配,责任感荡然遗失。在这里我不关注家长自身的心智层次,我思考的是由这些言语背后投射出来家长的焦虑。
是啊,本身对清华教授寄予厚望,结果却是让家长自己悟的文章。就和希腊的一个故事里的懒汉一样,故事里的懒汉向村长要一袋米,结果村长却给了他一把锄头,懒汉感觉深深的失望,趁着夜色,在村长门口泼粪撒尿报复。
焦虑的家长,就是这个懒汉,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怎么做,而希望通过网络寻找灵丹妙药。家长的心不安,又怎么能带出心安的孩子,而心不安,必然会在内心滋生出各种心理问题。再加上对教育的错误认知,使得一部分家长,深深陷入各种比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再加上掐尖似的的名校录取,这些外在的刺激,更加加剧了家长的焦虑。而现实却是家长在教育上越使力,结果往往令家长越失望,理想的愿景与现实的无力感深深的纠缠着家长,有的甚至抑郁,而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一大顽疾,它不是药能够医治的,人一旦发现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而又没有办法实现,或者看不到希望达到的时候,人就会抑郁,对付抑郁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认知自我。
焦虑 无奈所以在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托管陪伴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无论陪伴教育处于哪个阶段,我要心安,才能影响陪伴的孩子心安。心安的前提是“认知自我”。
我首先能够明确的是陪伴就是陪伴,它不是技能培训机构,也不是家教场所,它必须给人心安的地方,它是获得力量感的地方,是让孩子感觉“我能行”的地方,是让孩子们获得勇气和力量对周围事物尝试并探索的地方。
陪伴教育≠技能教育。
陪伴教育≠养成教育。
陪伴教育≠赏识教育。
陪伴教育≠特色教育。
陪伴教育不完全等于这些,但又包含这些,陪伴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所以一切思考的核心都围绕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马有马道,车有车道,乱了后,就不成为一盘棋了。陪伴教育首先需要给予孩子的是“心安”,在心安的基础上,挖掘孩子的潜能,激发出孩子向上的内驱力,由内驱力成长出的技能,可能才是孩子真正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动力。在陪伴的过程中,会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穿给孩子技能教育,养成教育,赏识教育,特色教育等,这要求在陪伴的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孩子的行为、情绪,并能分析行为、情绪所反映出的信号,然后及时予以引导、激发。
家庭:护根养根。学校:修枝剪叶。昨天晚上,好心的家长在微信中建议我可以附带一些培训类的技能,吸引更多的人,我对对方深深的感谢。但我在思索,陪伴教育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陪伴教育属于机构型家庭教育,这是我目前想清楚的,而且我也预测到未来的托管教育,一定会趋于专业化,看看留言中家长们的焦虑、无奈就明白,好多家长已经无力处理,多么渴望有专业的机构帮忙解决痛苦。
可现实却是,现在还没有专业的机构能够帮助家长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机构自己也在迷茫着,分不清“培训”、“家教”、“托管”的区别。家长更是病急乱投医,只知道不能让孩子比别人差,但又不知道怎样算不差,只能急功近利的追逐孩子技能的成长。最起码看起来孩子不比别人差,在这样的需求推动下,各种培训班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甚至很快成长为巨鳄。
但如此追逐与各个培训班之间,家长是否想过自己想收获什么?更多的似乎是一种洪流的推动,也可能是追逐别人眼中的成功,而孩子仅仅可能是个道具,在把孩子变成道具的时候,自己也荣升为“孩奴”,可结果是即使把自己搭进去,收获了什么,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账本。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似乎从来只有孩子敬畏父母,几乎很少有敬畏孩子的。去年当我刚在“家长育儿专题”公众号上发表教育感悟的时候,李玖鑫博士就提醒我要对教育心存敬畏,当时只是朦朦胧胧的意识到,如今我对敬畏又有了新的理解。尊重孩子是和孩子高质量陪伴的前提,而敬畏孩子的天性,则是尊重的另一个境界。怀有敬畏心理,才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才能把孩子整真正的当成人,当成生命体。陪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温暖,带着敬畏孩子天性的心去陪伴和教育,用敬畏和感恩的心和孩子一起成长。所以在和孩子陪伴的过程中,我在说每一句话之前,我都要提前问自己,我这句话会给予孩子力量,还是摧毁他们的价值。
心怀敬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陪伴教育目前,托管陪伴理论还很稚嫩,明乐园也一样很稚嫩,需要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独木难支,明乐园团队现在需要一位口语流畅,耐心好,亲和力高,能够提起孩子语言兴趣,随时随地把孩子带入英语场景,让孩子能够在平常生活中掌握这门语言的老师或者合伙人,从而帮助孩子真正掌握这门语言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学科上。
为了让陪伴教育帮助更多的没有专门时间和精力研究家庭教育,而又特别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家长。明乐园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让这颗嫩芽成长起来,也希望愿意合伙的有识之士加入进来,把自己的能力奉献出来,让它们发光发热,为陪伴教育增加水分、养料。
明乐园托管陪伴教育,我走在摸索的路上,缓慢而坚决。
发散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