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四面临就业开始,妈妈就希望我回家乡考公务员,这倒不是说她希望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光耀门楣,只是在她眼光所及的范围内,公务员这职业所能保障的安稳便是她最希望我拥有的。她并没有要求我去竞争肥缺,如此,也就不用太过考虑其中的灰色地带,难度小了很多,而她也一直相信我的应试能力,所以觉得公务员对于我而言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我不愿就范,穿开裆裤的时候说以后要当“锅人”(工人,小时候大舌头发音不准),小学时的伟大理想是成为科学家或者人民教师,高中时就不知道要干嘛了,只听家里人说医生好……我对自己的职业从来没有一个靠谱的规划,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要干嘛,但即使是漫无目的的意淫,也从来没想过我要抬起公务员这碗饭,所以我选择飘荡在外,毕业后在离家很远的城市工作,声称出去混一两年再回家考公务员也不迟。
家乡不发达,乡里乡亲盼望下一代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他们眼中“更好的生活”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拥有诸如公务员,教师一类的铁饭碗。好友Z毕业后进了外企,但她的妈妈很不放心,对她频频发难:“企业总会垮,你以后会失业”“公务员退休后更有保障”……以长者的身份施压,苦口婆心的劝说Z辞职,结果当然不欢而散。Z不能和母亲正面交锋,只好采取躲避的策略,对此,她的妈妈更是无法消解,心塞到发了一系列诸如“我也是为你好啊,你将来会知道我的苦心”的状态。我虽是泥菩萨,但戒不掉菩萨心肠,不忍看这满满一屏幕的慈母泪目,就去帮Z挡刀,回复她妈妈的状态,不断开解她。
估计是状态回复不尽兴,她妈妈直接发消息给我,第一句便是“别让这成为老人(方言,指长辈)的遗憾,听他们的话吧。”这种“逝者为大”的孝道相胁,是很多父母的天赋技能,我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到这句话,都觉得心头一紧,可想Z面对她母亲时的窘迫。之后的开解有了效果,她妈妈“公务员才是出路”的想法有了松动,转而问到:“你能告诉我她做的什么,我问她也没说”,我一惊,原来她对自己女儿目前的生活方式、工作内容、发展计划……都不了解。她们母女俩每次交谈都被“公务员”给局限着,忽略了其它更重要的内容。母亲因为不了解就更加固执己见,Z因为母亲的紧逼而更加闪躲逃离。按Z母亲的话“我相信每个老人,都是希望儿女过的比自己好”,这毋庸置疑,关键是很多父母眼里“更好的生活”就是他们建议的生活,他们有太多的担心,以至于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
距离Z家乡几千公里外的我的家乡,老一辈对待公务员的看法,也和Z母亲一样,都希望自家的小孩能吃上公粮。那样传统的熟人社会里,邻里亲友间很容易形成统一的观念看法,“孩子考取公务员是最好的出路”是长辈们百嚼不厌的谈资。
年前和妈妈通电话,她甚是着急的提醒道:“28岁就不能考公务员了啊!”母上大人在我参加高考时问都没问考试日程,更不像其它父母那样关心考试时期吃的好不好啦,营养清淡否之类的,几乎什么都没问。我一直想知道她那时是故作轻松还是真的心宽如此,以至于我一直有种被放养的感觉,而现在竟然能打探到“28岁不能考公务员”这样详实的信息,可见家乡那种“公务员崇拜”的氛围时刻影响着她,每每听到周围有人秀子女考取了某某单位,夸公务员的种种福利,而自己的孩子却固执不听话漂泊在外,心里也有不甘遗憾吧。
转眼毕业将近半年,当初的缓兵之计渐渐失效,妈妈察觉了我压根不想参加国考的想法,但却接受不了,每次通话都会提到“公务员”这“公务员”那的,往往还没等她说完,我就会打断她。“你就这么不耐烦啊……”她反问我,“公务员有什么不好?”公务员的“好”人尽皆知,我不可能去否认老一辈的共识,更何况它们大多是事实,面对这个问题我很无力:“不是不好,我不想考啊。”轮到妈妈无奈了,她不能理解我不想考公务员,而我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解释不清楚,坦白说,因为我不能给她一个明确的所谓职业规划。
我高中读理科,是因为实在受不了某某人在某某年签订了某某条约这样的历史题目,高考后填的志愿是会计,但家人认为医学好,临时改填,结果学了生物,读了两年又转了商科……专业道路上如此的一波三折,让我感到挫败,我从小接受的理念就是:按照既定的道路发展,才是成功。看着周围人就是这样的成功,他们有始终如一的规划,考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并一步步实现着。而我呢,自大学以来,总是会出现戏剧的转折,我曾把这些转折归咎于自己的能力问题,因为懒惰不勤奋导致与既定道路的失之交臂,那么多的错过所造成的迷茫不是一天两天能豁然开朗的。我要走的道路不是很明确,但肯定不是妈妈所想的那一条,我还在摸索……目前的生活当然不能和公务员相提并论,独在异乡,单是衣食住行的琐事就够来一壶,但我不能和父母提这些,说了不就相当于在验证他们的观点的同时还给他们造成很多无谓的担心吗?带着报喜不报忧的传统美德,一路相伴的是自始至终的迷茫,我解释不清,我只是希望父母在家乡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相信我,让我自己承担自己的人生。
也许,工作后的我表现得不错,或者说我“演”得好。我告诉父母在外的住宿和伙食单位包了,每个月的工资也没什么硬性的支出,他们对此很放心。毕业后曾和一同学交流,他提及自己的父亲常问他“在外钱够不够,不够就说”,我一回想,我毕业后父母怎么就没问过这问题,顿时三感交集:羡慕,心酸和高兴。春节回家,作为工作后的第一次春节,我稍微表现了下,买了部很一般的手机给我爸,妈妈对此很意外,她没想到我竟然还能存下钱,父母对我的低期望值为他们赢来了很多的惊喜,也给我造成了那么一点失落:你们就不能对我抱点“鸿鹄之志”吗?但转念一想,这样他们给我的压力不也小了很多吗,顿时倍感轻松。毕业前我向他们说过,不读研究生,要去工作,大学时期没学着赚钱,但毕业后不会再向家里要钱了……那时他们当我吹牛,现在估计信了。
我告诉过他们打算辞职重新找工作,妈妈是那种求稳的人,当然是教诲了我一番,让我不要好高骛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然后又说:“要不回来考公务员吧?”我没敢告诉他们的是,春节假期结束后,我回到公司就辞职了,而且是裸辞,然后漂到了深圳。时至今日,面对很多事情父母已经无力帮我,这些忧愁困扰还是留在异乡为好,或者说,生活中总会有好事发生,他们不必知道那徒增烦恼的过程,只要在某个稻香虫鸣的夜晚,看着电视,意外的接到远方的电话,告诉他们我飞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看到了不同的风景,遇到了一帮和善的人,当然,有着一份衣食不愁的工作!报喜的家书才抵万金吧。学着接受生活中的意外,不轻易把这些烦扰告诉亲近之人,努力让它变成惊喜,再与之分享,这该是千年来,晚辈与长辈间无需多言的默契。
按规划前行的生活是成功,没有的就是失败?曾经的那种困扰如今已不再阻碍我探寻自己的道路,也许我既定的道路偏偏就是不按套路,冥冥中就有那么多意外、反转、戏剧……铺垫在前方,就像学了这么多年的数理化,如今我却打算靠文字为生,与其说是专业学习的南辕北辙,不如说是响应了“天生我材”的召唤。
不久前的一次通话,妈妈问我还在不在原来的单位,关心起我重找工作的事儿来,我们之间关于“考公务员”的这场拉锯战,在我“演”给他们的安心中渐渐消散。
我想起春节假期结束准备离家之前,妈妈来到我屋外,很平常的问到:
“真的不考公务员了?”
我背对着她收拾行囊,压住嘴角的笑意:
“不考了。”
网友评论
成都美食霸王餐来袭——VX“菁蓉生活圈”与你分享成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