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通感--读钱钟书《管锥编》一二五、2023-02-10

通感--读钱钟书《管锥编》一二五、2023-02-10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04:28 被阅读0次
盲人摸象,释为片面,盖其人无通感也。网图侵删

        先生笺《列子  黄帝》中列御寇对尹生之“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句,某《打坐》则释“如”字为对,向着,误。观先生释义,当为象、是,既眼象耳朵,耳朵象鼻子,鼻子象嘴,(在观察事物上)没有区别。引张湛注曰:夫眼耳鼻口,各有攸司。今神凝形废,无待于外,则视听不资眼耳,嗅味不赖鼻口。张注为打坐入静之最高状态也。又引数语言释典惯言五官通用,浑然无彼此,视可用耳乃至口鼻腹藏,听可用目乃至用口鼻腹藏,故曰互用。又言诗人赋咏例,引《琅嬛记》庄氏女“每弄《梅花曲》”,闻者皆曰“有暗香”。然后先生总结曰:寻常感官,时复互用,心理学命之为“通感”,是各种官感“联想而生”。所以,道家“内通”,释氏“互用”,其“言出有因”,而其“充类加厉”,其说“遂成无稽”。

        人言钱先生入北大,数学考了个〇分,当是野夫漫谈,观是则先生用生理学解释心理学之通感,数学不满三十分是解释不通的。360释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无论先生还是360,皆未释通感多种感觉之综合、联想而形成自己独有之形象,是为印象也。如先生引《琅嬛记》之庄女弄琴生暗香,即可释为印象:眼观梅花或红或白,鼻嗅梅香或轻或重,耳听雪落梅音或急或缓,口品梅雪之茶或淡或浓,手触梅朵或冷或凉,如此一来,梅之形象印之于心,是为梅之印象也。庄女弄琴,音似雪落,由印象而出者,非仅为暗香,亦应有红白、轻重、浓淡、冷凉,触一点而发全身,此之谓也。

        某《打坐》则言及某尚感觉丹田发热,是因为看此类书籍,无论佛道,皆有入静之后感觉之描摹,如上引“视听不资眼耳,嗅味不赖鼻口”,其中丹田发热亦是其描摹之一。若某不知,则丹田之热感觉不到。所谓无知者无畏,其无知,亦可释为无印象。如是,则瞽者闻梅而不知其色,聋者观梅而不知其味,非经历者不能品也。从这个意义上说,盲人摸象,知识越多越反动,固也。

        先生用通感,解释佛道之大觉悟,释家老庄,当相顾无言,苦笑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感--读钱钟书《管锥编》一二五、2023-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vc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