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每逢双号,便是附近镇子赶集的日子。赶集,四川人习惯叫做赶场。
人生中的第一次赶集,也是初到四川的时候。最近在老家照顾婆婆,又重温了一把赶集的生活。
每逢赶集日,天刚蒙蒙亮,村里就传来乡亲们此起彼伏的叫喊声:“走,赶场去啵——”这应该是第二波了,如果有农家自产的东西要拿去集市上卖,基本上是四五点就出发了。
昨晚就跟大姐约好,今天一起去赶集,我开车载她去,这样就可以多采购一些回来。
路上,大姐跟我说起小时候赶集的一些趣事,大姐说,记忆中的集市,是最热闹、最温暖、最烟火、最有趣味、最美好的地方。
大姐还说,在那个家里来了亲戚都要到邻居借鸡蛋才能凑几个“像样"的菜的年代,跟随大人去赶集是最让人开心的事,因为可以吃到集市上的水粉、油条、锅盔,那可是很解馋的美味哦。
那时候,集市上有两家老字号早餐店,一家卖水粉,一家卖油条加大骨汤,味道特别鲜美,水粉店现在还在,另一家早已不知所踪,大概是当年开店的人已经年迈,跟随年轻人享福去了。
别小看了这个农村的“集”,就算农忙的时候,都不影响赶集人的热情。集市上的品类齐全,方圆十多里内的村民,都会把想买的东西攒到这天到集市上进行采购,也可以把自家多出来的东西拿到集市上销售。
这些自家产的东西,形象往往不那么标致耐看,数量种类也不多,一小堆一小堆地放着,卖货的也多是些上了岁数的人,说话朴实,亲切厚道。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初到四川的那年,跟随先生去赶集的情景。
那时候赶集都是靠步行,从老家到镇上虽然已经修好了公路,三公里多,不算远也不算近,但还是泥巴路,天气晴朗还好,如果遇上下雨天,路上便满是泥泞,不穿雨鞋是没有办法出门的。
现在,由于新农村建设,如今的乡村,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已经有了不少城市的影子,以前的土墙房、木质瓦房都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小洋楼,就连那些孤独的老人,也有政府出资、帮忙筑起的温暖小窝。
几乎家家门前都通了水泥路,交通方便,许多人家里都有摩托车或私家车,走路的人少了,但,我还是喜欢走路,只有要买的东西多,才会选择开车去。
大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所以,平时赶集的人并不多,集市也不热闹。
如果是过年的时候来赶集,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你可能会在集市上寸步难行——因为人很多,背篓挨挨挤挤的,一如春运时的火车站;再者,随时会遇到熟人,就会停下脚步来,打个招呼,摆几句龙门阵。
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应该要属茶馆了。一般会挨着大马路,隔着几个店就是一家茶馆,麻将馆往往就在茶馆里,茶牌不分家,是这里的特色。喝茶的人在外面,搓麻将的人就在里面围上几桌。
在物质不富裕、交通相对闭塞的年代,没有超市,更没有电商,集市就成了吃穿用度最大的来源。现在超市和网购大大地降低了大家对于集市的渴求。
年轻人或孩子们基本上不再盼着赶集了。老年人还是喜欢赶集,因为赶集已经成为了许多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坚持了数十年之久的习惯。
在他们看来,集市上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讨价还价,很好。
遇到熟人还可以聊聊近况,不忙的时候,三五个人找个台阶或板凳坐下,下下象棋,听听音乐,或者只是坐在那里摆摆龙门阵,或者相约一起喝喝茶。所以,赶集其实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如今的集市,也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没有了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整个集市被各种高音喇叭声充斥着,缺少了曾经的韵味,也找不回那时的温情。
不知道许多年以后,逢集、赶集这样的词汇会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
邻家爷爷也去赶集,刚出集市的路上就遇着了,他背了满满一背篓东西,说是卖掉豌豆换的,我们叫他上车,捎他回家,爷爷很开心,一路上说着,今年豌豆收成不错,今天卖价也不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古老的街道2022年年度写作营第(63)篇 1497字,累计8222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