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6期“行”专题活动,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晚,我提着一包装有几种坚果的袋子回家,进门就说: “以后,我们都别再去那家零食店买东西了!”
“只要你不去,就没人去。”先生立马回应道。
“是吧!你也发现他家有问题了?”我以为先生和自己“英雄略见相同”,惊喜地问。
“没呀!咱家只有你去买东西,你不去,当然没有其他人去了。”
原来这样啊,我还以为......。
不过也是,家里的一应采买之物都是我一手操办的,先生哪有机会在采买上和我一样有“眼光”了。
“在那家店买了这么长时间的东西了,说说最近发现啥问题?”先生见我不说话,又问。
这么长时间是多长呢?大概有五年吧,自从我们搬来现在的小区后,家里日常的零食都是去那家买的。
买过多少次呢?已经记不得了,只要从那家门口经过,我都会进去看看,感兴趣的,或是没买过的都想买一点尝尝。
刚搬来没多久,我就在小区附近发现了这家店。店内各种各样的零食,坚果以及糖果一应俱全,各大超市有的,没有的,这家店里都有。就拿我最喜欢的巧克力来说吧!德芙、费列罗、金沙、明治、格力高、吉百利、徐福记,进口的海螺状巧克力等,按照价位分列了两个货架。对爱好吃零食的我来说,这家店就是一个小型的“吃货乐园”,每次去,我都会拎回大大两袋零食。
记得第一次结账,看着老板手脚麻利地在称算时,我不禁心想: “这么多种类零食的价格,他都能记住?”
老板称称算算,很快就算出总额,然后,他一边将小票递给我,一边将装有零食的袋子摊开说: “您核对一下小票上的数量,单价以及总额。”
我心里一惊,想着自己刚才心里的质疑在脸上是不是表现得太明显了,被老板看出来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不用了!零食价格您比较清楚,应该不会打错单价的!”
“谢谢您的信任和光顾,欢迎下次再来。” 老板微笑着说。
走出这家店后,我自责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老板开那么一家店,何须在零食的单价上弄手脚。
后来,似乎是为了“弥补”我对老板“度君子之腹”的“愧疚”,我经常去那家店里买零食。每次去,我都会拎回大大两袋零食。这两包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由原来的小一百变成了大两百。在这期间,除了惊叹钱不经花外,我从来没有要过小票,也没有多想。
去年体检时,我被查出几项指标不正常。医生了解我的饮食习惯后,建议我减少外出就餐和少吃零食。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我决定改掉吃零食的习惯,但我仍会去那家零食店,只为过眼瘾和买坚果。
同类坚果有口味,是否是进口商品之分,因此价格不同。我挑选几样后,拿给老板去称,几小袋坚果竟然要两百多。我暗惊,但介于自己当初的“小人之心”以及经常来买,和老板很熟悉,不好意思出口询问,付完钱就走。
“物价涨得真快,坚果都快无法实现自由了!我没有选进口的坚果,这价格会不会打错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猜测。
"哎,真是难改‘小人’之心啊!” 我在心里又不禁骂自己。但骂总归骂,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上次买的坚果吃完了。昨晚回家之前,我又去了那家店。此时,店里没有其他的客人。我径直走到坚果的地方,按照上次买的种类又重新挑了一份,并暗暗记住它们的单价,然后,拿给老板去称。
老板一如既往地手指飞按,单价快速地在显示屏上一闪而过,我看着眼发花,但有个单价还是被我看到了。
“总共248元!”老板微笑地说。
“我选的不是进口坚果,单价打错了!”我盯着老板的眼睛说。
“嗯?不是进口的?那我看错了,重称。”老板说完,手指又飞速地重按起来。
“查看一下,确认价格后再称。” 我看着老板说道。
“不用了,你是熟客,你说不是进口的就不是进口的,总共156元。”老板一边计算,一边说。
“你的店,我买的是不是进口的商品,难道你不清楚吗?”我有些生气。
“种类太多,我有时也会搞错。”老板依旧微笑着说,但他的笑里没有一丝歉意。
付完钱,我向老板要了小票,就走了出去。
小票上的价格和我暗中记住的单价一样。我挑的是国产中上等的坚果,如果真如老板自己所说他自己会搞错,那么他在没确认商品的情况下是如何打出“正确”单价的?
一种可能就是他非常清楚自己店内商品的价格,只是趁顾客不留意“输错”价格。
另一种可能就是他自己确实不清楚,却以高单价来计算,如果顾客发现了就重称,如果没发现,他自己也不吃亏。
“用这种做法做生意,那家店还能做多久了?” 我愤愤地向先生吐槽。
“你没发现吗?那家店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先生惊讶地说。
经先生这么一提,我回想晚上去他家店买东西的情景,好像是没有以前的顾客多了。
群众的眼光都是雪亮的!
原来,大家都察觉到老板的这种行为,进而都不愿意光顾,不愿意为这种行为买单。而我,后知后觉地直到现在才有所察觉,所幸不算太晚,此后,我也不会再为他的这种行为买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