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阅读名著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懂得如何分析复杂的事物。
最近我疯狂在京东买书,买了上千元的书。一套哈利波特的英文原版就是三四百元,还买了各种水平的英文原著,根据孩子的年龄,可以让她有选择的阅读。从最初的培生英语,到现在的美国小学语文课本,到课外读物boxcar children,都是几套几套的买。有些书是系列套本。我买回第一套,先自己读读,觉得很好,再给孩子读,如果她也很喜欢读,那就必须把后面的都买齐。
阅读体验非常重要。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教诲,有批判,有鞭挞,有唾弃,有颂扬,有歌唱。让心灵一片空白的孩子从小就浸渍在这样的文化营养里,慢慢地吸收,慢慢地渗透到内心深处,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的方法。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从开始的辅助她阅读,到自主阅读,发现孩子很有兴趣。自己去寻找答案,读到趣味处,根本舍不得放下。
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抓紧时间大量的扫描一遍文学名著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没有真正的看懂,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够投入认真的读下来,多少会有些收获。以后长大了有时间的时候还可以仔细品尝,慢慢消化。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帮助孩子从小开始培养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和爱好,是与电脑游戏竞争,对抗网络垃圾文化,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高尚的思想情操的孩子的有效办法。对于高深的名著,不一定要给予孩子指导,可以让孩子自己看,自己理解。不同的时期多读几遍,每次读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随着岁月的增长,会逐渐深化理解。
从一个人的阅读爱好可以看出一个人,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在美国,有的大学要求考生列出一个曾经阅读过的书目清单,通过这个清单,大致就有了这个学生的轮廓,这是考试成绩所不能替代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需要对他进行长时间的各种说教,因为前辈圣贤们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社会现实中的耳濡目染已经足够。
事实上从小受文学熏陶的孩子在思想上很“正统”,也很“传统”,反而是我们这些社会上历练过来的成年人,需要净化陶冶,洗去身上的积垢。现在的孩子让家长操心太多,家长说教也很费劲,很多人都说是独生子女造成的问题。可是我觉得独生子女并没有问题,我看到是家长和教育界的认识出了问题。很多孩子的不懂事是由于没有思想,没有受过传统文化,特别是名著的熏陶。人长得牛高马大却思想幼稚,经过长期文学熏陶的孩子就会了解世事,有思想,有情感。
所以在孩子小学二三年级四五年级就可以读古典文学名著。比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莎士比亚。孩子每次读后都有不同的想法,在不同的年龄依靠自己的眼光去理解,虽然不能够求得完美,但毕竟是孩子自己的感受,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对孩子的文学熏陶,要“趁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