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填报高考志愿的朋友问我你们军校是什么样子?我说:“武工大是牢记强军使命,锤炼铁血担当的地方,是有志青年挥洒青春热血的好去处!即使未来走向基层岗位,这段时光也会一直住在我的心里!”,可这一官方回答却拔草连株般扯出了更多问号。无奈之下,我给他搬了张椅子,端了杯冰镇的金银花茶:“静下来,耐心听我讲三个故事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ory one:请允我再提“高考”(2011)
在科举制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应试教育体制下,怎样的学生会狠下心参加第二次高考呢?不跃龙门心不死的傲娇少年?非北大不娶非清华不嫁的坚贞学子?或者是天资不够,努力也没够二本分数的某高复班眼镜兄弟?很遗憾,这些选项里都没有对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1年夏天,我心怀忐忑地走进高考考场,耐心地答完每一张似曾相识又算不出具体分数的考卷,没有因为哪个女孩而专门少做一道数学大题,也没有因为英语考试迟到一分钟而被拒之门外,更没有因为紧张而彻夜失眠。印象里,那几天伙食挺好,中午不用自己打饭,有切好的西瓜和卤好的鸡腿(当然这些和工大比起来都是不值一提的),所有自习室都闭门谢客,整个校园都是被警戒线拉起的安静。
结果很简单,世界没有因为高考结束而变得有所不一样,那些真诚到满满鸡汤的善意谎言呀!那个流传多年的关于独木桥的可怕传说呀!
“整个楼道里你们班的声音最大,我站在楼下都能听见!”
“这节课体育老师有事,我给你们代课。”
“现在努力点,到了大学就轻松多啦!”
“现在不要谈恋爱,以后机会多得是!”
“(下课铃响)我再说两分钟。”
……
到了军校才知道,这叫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套路,但必须常抓不懈!管控好人员思想,才能带领集体往前奔嘛!如果有一帮愤青,整天灌输“考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老爸好”这些毒鸡汤,那高考的零分作文肯定会更有意思。
言归正传,我很顺利地考入了一所二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对于一个儿时玩伴都已四处打工,拿着初中文凭闯天涯的人来说,这结果不算坏。但换一个维度来讲,课堂上沉浸多年,不打闹、不乱讲话、不扰乱秩序、考试成绩从不玩过山车……这种“完美”何尝不是另一层面的“残缺”呢?游戏不会耍,对“NBA”和“世界杯”漠不关心,更讽刺的是作为农村孩子居然对农活一窍不通!
所以当我挤过独木桥,漫步在地方大学校园里时,“非我所愿、路在何方”的迷茫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朋友说独处的我眼神失焦,像是“有什么心事”。
直到看见那张鲜红的“征兵启事”,已经摇摆荒废了一整个寒暑,还要怎样去消耗青春的余量?学业不精,随大流去人才市场面试?能力不强,在公司的方格间里消磨日夜?这些“将来时”烦恼使我心绪不宁,头晕目眩……
给自己放个假吧!
赶上“大学生入伍”的好政策,有资金支持、有后路可退、有程序可走,又一个十字路口,这一次,从校园走入军营,时不我待!谁又曾想一去不回头呢?
Story two:写字好的打报告出列(2014)
初来乍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一颗心诚惶诚恐、无处安放,想黛玉初入贾府亦不过如此。
基层部队是挺残酷的地方,无知小白当然会被刻上无数道教训,有教训才有反思,有反思方会成长。这也是为什么同是第一次到大学的训练基地报道,营长却能一眼分辨出部队和地方来的新生。新兵营里,班长的话头不敢接,连长走进宿舍,条件反射地喊一声“起立”,然后直愣愣站在那里不吭声,脑袋一片空白。而现在呢?可以坐在教室里,同军衔上满是星星的教授从容对谈,其中变化,地覆天翻。促使这一改变的“破冰”之举,竟是当时是排长的一句话:“写字好的打报告出列。”
当时连队正在组织队列训练,准确的说应该是队列训练中的队列训练——正步踢腿练习。班长蹲在队列一侧笑呵呵地看着我们悬在空中一颤一颤的脚尖,抽搐的感觉沿着脚尖传遍全身进而麻木,最终化成抖动的汗滴和沉默中的咬牙切齿。彼时排长的哨音响了——哪个班有写字好的?打报告出列!
话音刚落,班长就激动地举起了我的右手冲排长疯狂地挥舞:“赵排!这儿呢!咱们班有个大学生呀!”于是,我就这么着被“翻牌进宫”了。
《辛德勒名单》里面有这样一段剧情: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群赤身裸露的犹太人被纳粹赶进了一间密室,所有人都觉得待会儿墙缝里会喷出魔鬼般的毒气,可下一幕却是一场酣畅的淋浴。
排长领着我到了中队办公室,当时的我不知所措,犹如刚入集中营的犹太难民,排长却笑眯眯地从作训服口袋里摸出好多糖果,“诺,赏你的!把字儿写好喽!”说着便递给我一张《申请结婚登记表》。
我抬头惊讶地看着赵排,发现他正故作威严地紧缩眉头瞪着我,我心底笑了笑,开始写字。心想:排长18岁参军入伍,虽说是二期士官,其实也不比我大几岁,只是职务在身,这里又是那么等级森严,所以才会像个假大人般故作威严吧。霎时,陌生与冰释感融在一起,汇同赵排的不苟言笑,化作一股暖流,抵御着窗外的刺骨寒风。
“破冰”之举后,滴水的冲动涌作汩汩清流,一发不可收。我变得与大家有所不一样,因为在大老粗的义务兵群体里,我属于“正经读过书的人”,补登记统计材料、写思想报告、出黑板报、编新闻稿……各类文化活动接踵而至,应接不暇,“出公差”慢慢成了我的主业,绰号也由“大学生”变成了“救火队员”,专接各类技术公差活。对好多同年兵来说,憋一篇思想汇报还不如罚他跑一趟五公里,而我呢?恰恰相反,用战友的话形容,就是:低调、谨慎、不干活!但我却乐此不疲,干劲十足!
而改变也就此开始,慢慢习惯军营节奏后,便可张弛有度、有的放矢。这是种令人愉悦的自在感觉,像开着车在山间游览,不疾不徐、闲然自适。
然而年轻是个一直往前奔的动词,当临近退伍,同年战友在思索是去是留的时候,我还在中队办公室心无旁骛地敲打着键盘,终于,指导员找我谈话了:
“支队的军校报考工作开始了,要不要去试试?”
这是工大在对我招手呀!而当时我竟还不晓得她的名字。
感谢命运眷顾……
Story three:愿你被岁月温柔以待 (2017)
入学前的枯燥集训之后,终于可以坐上开往工大的大巴车了,那个清晨在忙碌中匆匆而过,但空气却是自由而甜腻的,因为将要赴约相见的是我的第二所大学、义务兵生涯的下一站、将会相伴四年的好朋友。
秦川脚下,渭水河畔,遍地橄榄绿 。褪去一片荒芜的野蛮生长,这里的土壤比训练基地更肥沃、更有朝气,工大的清风里夹着柔情惬意与铁血担当。
再次回到熟悉的教室,对我这个地方大学生入伍的士兵学员来说,是怎样的熟悉和巧妙呀?熟悉的是学术氛围和军人气质,巧妙的是与“大学”这个名词“神转折”一般的再次相遇。
像是故地重游,却又满是新奇与舒适。在此求学的两年中,结识了一帮爱玩闹、精力充沛、风雨同桌的可爱战友,与学员们打成一片、一起开黑、深受爱戴、萌萌哒的英语教员,还有总把“戳爆你的脑袋”挂在嘴边吓唬人、爱讲述“魔鬼周”故事的士官军事教员……
忘不了的是最后一节英语课,欢欣雀跃又依依难舍。对于艰难攒足人品,低分飘过四级分数线的人来说,告别英语课堂是多么值得开香槟庆祝的人生大事呀!但这意味着要告别朋友一般的靳教员。那天,我们不顾教室的实时监控,在墙壁上挂起了长长的横幅,上书:海内知己 天涯比邻 师恩不忘。每个人都在上面写下美好祝福,将不舍与感动吹进气球里,放在老师第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英语课堂成了演出现场,或高歌一曲,或煽情到有些失态。
邓丽君的一首《爱的箴言》掘了泪腺的堤,这是体制内不允许的“放肆”,但谁都知道,歌唱一首少一首,时间过一秒短一秒,谁也阻止不了分别的到来,但每个人都对下课时间刻意地选择短暂遗忘,就像贪睡的孩子不住地夜间惊醒,看着东方,暗暗祈祷:请慢一些天亮……
当然,部队经常要面对的便是分离,由于工作原因,大部分的分离是长久性的,某个人的离开常常意味着某段时光的不再拥有。可紧张有序的生活节奏又让你时刻投入到工作中来,少有机会独自舔舐感伤。类似的分别在时光的十字路口不住上演,实习、集训、学期结束……匆忙的告别,来不及的拥抱拼凑成不完美的惋惜,而这些不完美,却在回忆里最是沉重。
突然想起历经磨难的X教授在《Logon》里面最后一句意味深长的台词:这样的夜晚真好!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合影留念,定格瞬间,低眉浅语,不忍再翻看……
如果将当兵的故事从踏上那列火车开始算起,那工大便是这一旅程中颜值最高的站点。如果将每一个季节划算作一次美妙的恋爱周期,那行程至此,便是最长情的一段告白。
与工大的故事未完待续是青春里最值得庆幸的事,铸盾石旁的感动,磁石门下的花香,这是时光对我生命的慷慨馈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一路芳华,无悔无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就此结束,朋友放下茶杯,拿起了笔,在报考志愿表上清楚写下:
“武警工程大学”
未完待续,就要表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