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题:六零后的少年时代

作者: 月色盈舟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09:12 被阅读38次
我的专题:六零后的少年时代

读一本书,是在读一个时代。

我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时,曾边读边感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小乡村的人,原来是这样生活的!这么苦,这么难!尤其是女人,因为生孩子而丢了生命的,那么多,那么惨!

萧红被称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我正是通过她的描述,了解了那个时代东北一个偏远乡村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

我从那些悲剧中,感觉物质的极端贫困,生存的无限艰难,精神的愚昧、麻木和冷酷,体会他们"浓重不可分解的悲酸"。

我的专题:六零后的少年时代

我在读故事,读人物,读生死,在寻找那个时代的影子。我的肉眼无法看到我出生前的岁月是何等模样,我的灵魂却可以通过作家的描述抵达那个时代。

是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媒体,传递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信息大片,给了我体会和想象的机会。

没有他们,就没有于连和高老头,没有斯嘉丽和白瑞德,沒有安娜卡列尼娜和玛丝洛娃 ,没有祥林嫂和闰土,没有二里半和福贵,没有宝黛之恋,没有唐僧取经,沒有三国谋略,没有梁山好汉之歌……

剩下的只有眼前的琐碎和苟且,那样的灵魂该是多么荒凉,多么寂寞!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一一那些伟大的作家!

我的专题:六零后的少年时代

人生太短,也就几十年。为了生存,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在奔波忙碌,静下心来,书写记录我们的生活点滴,实在是一种幸福的事。

用真诚的灵魂描述这个时代或悲或喜的故事,倾诉自己的快乐和苦闷、幸福和悲伤,每个人的生活日记都是时代大海中的一滴水珠,一朵浪花,涓涓细流,声声低语,缓缓流向我们无法感知的未来。

在阅读和书写中,寻找和反思我们精神延续的根基,与那个时代相比,至今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保留着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六零后的青少年时代是七八十年代,才三十多年的时间,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孩子对那个时代的生活了解的并不多,未来的孩子呢?

了解了你的过去,才会更好的理解你的今天,无形中为几代人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

写出心中藏着的故事,分享给你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让时光倒流,以一个旁观者、书写者的身份,让那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重新复活!这就是我建这个专题的初衷。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 我的专题:六零后的少年时代

    读一本书,是在读一个时代。 我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时,曾边读边感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小乡村的人...

  • 六零后

    六零后 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 天地育生人,我是六零末。 弹指半生余,而今五十多。 住在泥巴房,吃饭八仙桌。 ...

  • 六零后

    2019年2月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六零后 出生于苦难时期,学习生活与于文革阶级斗争的时代,少年时代以阶级斗...

  • 幸福的六零后

  • 六零后的记忆

    1963年12我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技术人员,母亲是会计(好像开始也是车间干活,后来才到的财务科)。家...

  • 悲哀的六零后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

  • 悲哀的六零后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

  • 幸运的六零后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句励志语,就让人面对艰难困苦的时候,要有一...

  • 六零后的我out了

    今天晚上,在家闲着无聊,便信步来到邻居家串门。我们是同龄人,无话不谈。无非是说说养身,谈谈旅游,切磋下厨艺……当然...

  • 悲情六零后

    前些日子,跟朋友聊天,聊到女儿出嫁的那天,自己把女儿的手交到女婿手上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之前想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专题:六零后的少年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sf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