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善读「论语」15.22:为君子矜而不争,以义合群而不党

善读「论语」15.22:为君子矜而不争,以义合群而不党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8:03 被阅读0次

「卫灵公篇第十五」22

【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严以律己而不争于不义,类聚为群却不结党营私。”

【注释】

“君子”,此处指有德者。

“矜”,音“今”,庄以持己曰矜。庄,严也。故“矜”即严以律己之意。通常是解作“庄重”,今不从。

“争”,此处指争于不义。

“群”,类聚。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意。

“党”,此处指结党营私。如《尚书·洪范》中的“无偏无党”。“党”在此处有两层含义,一为偏私,二为朋党。所谓“朋党”,即以利相交的利益集团。

【评析】

君子“义以为质”,行事“义之与比”,故君子为人处世,皆庄以持己,以合义自律。此之谓“矜”。“义以为质”则重义,故君子“行己有耻”。“有耻”则不为不义,故事属不义者,君子皆不与人相争。但若事关为仁行义,君子则“当仁不让”、据理力争。故君子“争”与“不争”,端看是否“义之与比”,故有张英“六尺巷”之“君子无所争”(参见《善读「论语」3.7》),亦有“在齐太史简”之君子所必“争”。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参见《善读「论语」1.8》)。“不如己”,即不与“忠信”同类者。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亦以义相合而类聚为“群”。因此,君子之“群”,并非结党营私的利益集团。故曰君子“群而不党”。

虽然后世之“党”与古时之“党”概念有异,但若不能“义以为质”,其在本质上便没什么不同,都不过是“利益集团”而已。《尚书·洪范》云:“无偏无党”。因为有朋党即有偏私,而祸患皆由谋私而起。后世很多党祸,已然足资鉴戒。是故君子“不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5.22:为君子矜而不争,以义合群而不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y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