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的AA制
回国的时候,每次我和好友吃饭,点菜和吃的过程一直是那么的愉快。可等到结账的时候,好戏才刚刚开始。
“我来结。”好友已经开始迅速地翻钱包了。
“别别,我来。”我也赶快掏钱。
随后,你一拉,我一扯的,来来回回几个回合,连旁边的服务员都看不下去了。朋友使出吃奶的力气“啪”一下把卡拍到桌子上,另一只胳膊努力拦着我向前倾的身体,大声说:“服务员,快!快把卡拿走结账!两个人一起哈!”服务员麻利地拿起卡和账单一路小跑地走了,朋友这才松了口气,“唉呀妈呀,结个账还得干个架!刚吃完,这下全消化了。”
我一脸委屈地吐槽:“我算明白为啥这局输了。你做的位置靠外,风水好。对了,一会儿喝奶茶,你最好老实点哈。老让你这么破费,我怎么好意思。”
“我请你吃饭我开心。好不容易回趟国,就当给你接风了。”
“讲真啊!奶茶无论如何要算在我头上。”我一脸认真的说。
“哎呀,别说了。一会儿我在奶茶店门口等你还不成么。”
和朋友吃饭,我最怕欠人家人情。所以,我每次都尽量用另一种形式还回去,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样心里才踏实。不过,与家人和亲戚吃饭就完全是另一码事儿了。因为和他们吃饭,我就从来没有掏钱的份儿。辈分儿小是硬伤。就算我想掏钱请客,人家一开口就秒杀:“你快拉倒吧。谁付钱也轮不到你。”所以,每次家庭聚会,不是七大姑八大姨地干架结账,就是哥哥姐姐挣着掏钱。至于我嘛无论怎样,都没资格加入这场闹剧,还不如乖乖地做个吃瓜群众好好看戏呢。
相比之下,还是在美国和朋友吃吃喝喝最为轻松,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分享,吃完后齐刷刷地把卡一掏,平摊饭费。这样的话,谁也不欠谁的,又不影响友谊,多舒坦。除非有求于人,比如请朋友帮忙搬家之类的,那求人的那一方就必须主动请客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源于网络我在留学期间有幸结识了一名美国导师。每周五下午,我们都会到学校附近的咖啡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一次,我跟导师无意间闲聊提到自己在国内吃饭没有机会付钱,不是父母掏钱就是朋友请客。他一脸惊讶地说:“Chai,遇到这么大方的父母,你还真幸运。不瞒你说,在我18岁生日那天,和父母出去庆祝,结账的时候他们竟然要我自己付那份自己点的意大利面的钱和小费。我当时不敢相信,随后我父母就解释说因为我成年了,为自己的饭买单是一个人独立和成熟的开端,也是成人礼最好的礼物。后来,等我的三个孩子到18岁生日的时候,我也像我父母那样让他们为自己点的菜买单。不过,跟你父母比起来,我真是个狼爸啊!”虽然他说的跟玩笑似得,但我并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有些讽刺。
那时,我觉得老师讲的情况可能只是他们家族的传统风格,大部分家长应该不至于对孩子这么苛刻吧。课间休息时,我就找一些美国同学也包括我的好朋友Angela聊了一下和父母吃饭谁付钱的话题。没想到,他们回答竟然出奇的一致:“当然是AA制。”而且,不光外出吃饭AA,连家里的日常用品和食物,水电网费等他们也要付自己那部分钱。如果自己有车,就要自己负责付保险和油费,甚至还要自己还车贷。和家人出去旅游,住宿费、交通费、门票费和餐费也是各付各的。怪不得他们这么早就出来拼命地打工,因为他们18岁以后不仅得不到父母的经济支持,还要给家里“倒贴钱”。
有一个朋友还一脸无奈地说:“与其给家里付钱,不如自己搬出去和朋友一起住来的划算。搬出去,不仅自由了,而且水电费和日常花销反而减少了。要是在家里住,父母就会成天唠叨,还会定死规矩,限制我晚上必须在8点之前回家,早上必须7点起床。这么束缚的日子,哪是一个大学生愿意这样过?”我问道,父母突然让你们付钱,不觉得很不适应么?他耸耸肩回答:“开始有一点儿,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小到大,父母就时不时地灌输18岁独立的思想,所以那一天到来是迟早的事,没什么稀奇的。讲真,我上初中的时候天天还盼着18岁解放的日子呢!”
听了美国同学的话,我顿时大吃一惊。我曾一度认为AA制仅限于朋友、同事或不熟悉的人之间的用餐礼节和文化,没想到亲爹和亲儿子出去结账也要各付各的。再看看我自己,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干什么、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都是父母帮忙买单。一想到这,我就觉得自己很惭愧。明明都成年了,思想和行为却是那么的不成熟,仿佛从未真正长大过。父母对我好,是出于发自内心无私的爱,但我不能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
或许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对子女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我们这一代,家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当个宝,什么都为我们操心,他们觉得把我们保护好照顾好就是爱我们。而美国父母,就像老鹰一样,在恰当的时机,含着泪狠心把小鹰推下悬崖,逼着它们展翅翱翔。美国的孩子一到18岁,就会被迫出去打工挣钱,早早地在社会上磨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相对中国大学生在要更加成熟和独立,更懂得人情世故。
为了能够像周围同学一样独立,我开始在学校当助教和辅导员。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让我为自己的饭费和生活费买单。赚钱的时候才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但我却感到无比的开心,因为自己努力挣的不仅仅是生活费,更赚得了一份难得的尊严。
大学毕业后,父母来西雅图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主动请他们去一家不错的西餐厅吃牛排和意面。结账的时候,妈妈又犯老毛病,要争着结账,怕我破费。我赶忙拦下说:“你们都帮我结了20多年的账了。我已经独立了,这回该轮到我买单了。”
雅间难寻
爸妈来西雅图时早就盘算着请寄宿家庭的朱爷爷和毛奶奶吃一顿饭,因为他们二老用心照顾我这么多年,父母想表达一下谢意。那天,我们来到一家不错的中餐馆,中午吃饭的人很多,但还是有位置的。爸妈觉得在大堂里吃饭太吵,不方便聊天,而且也显得不重视二老,就习惯性地问前台:“我们5个人,请问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间雅间?”前台小姐楞了一下说:“不好意思,本店不提供雅间。如果你们想要相对隐蔽的地方,我们会尽量帮你们安排。”
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偏里靠窗的位置。刚坐下,妈妈就好奇地问:“这么大的餐厅怎么连个雅间也没有?国内的饭店一般都有好几间雅间。本想安排个雅间来招待你们,现在有些失礼了。”朱爷爷笑笑说:“嗨,我们不需要,也不讲究这些。在大堂里吃挺好,比较放松。美国这边的饭店一般没有雅间,他们也不搞这些,文化不同。”
的确,就如朱爷爷所说,在美国的餐厅吃饭是找不到雅间的,所有客人都在大堂里吃,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待遇。有些中高档的餐厅顶多把一些贵宾席用屏风简单隔开,但不会提供单独的房间。
为什么美国的饭店没雅间呢?据我平日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点:
不同的饮食文化
国内的人普遍偏保守,不习惯在公共场合引人注目。如果是家庭聚会、同学聚会、以及办各种小型宴会,雅间能给人一种相对隐私、安静的空间,这样大家聊天比较随意,而且与外面的客人互不干扰。另外,中国人很讲究面子和排场。如果是商业合作,人们一般都会选择高档雅间,这样既能表达对对方的重视,也能给对方留下有品位的好印象。
源于网络美国人则不同,他们更喜欢开放式的环境,这样反而让他们觉得舒适和放松。再加上美国人个性比较张扬,他们巴不得给别人展示自己的大家庭是多么的其乐融融。我在Cheesecake Factory吃饭就经常能看到一大家子七八口人,老老小小的围在一桌高兴地聊天,时不时地还哈哈大笑,让周围人都感觉幸福和羡慕。如果是商业合作,美国人一般不会选择在饭店谈生意,因为边吃边谈显得不够礼貌,不够专业,让对方感到不够重视。他们一般会选择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高档的会议室来协商。另外他们也不太讲究面子,谈完生意,有些老板会请客人简单吃个饭,有时候他们顶多去酒吧喝点儿小酒或就在附近的咖啡厅喝点儿咖啡,聊聊天,增进下感情。美国人在生意场上更讲究契约和效率,感情和关系什么的都不那么重要,这就是美国商场上常说的:“Business is Business.”
不同的酒文化
中国的传统讲究无酒不成席。人们在一起吃饭,先开几瓶酒,酒水下肚,大家才放松下来,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吃饭的时候,人们动不动就起来干杯,动不动就轮着敬酒,饭菜都只是摆设,喝酒谈感情才是王道。
源于网络而美国人点酒,都是一小杯一小杯的单点,一般都会点一杯红酒或鸡尾酒,慢慢品。酒对于他们而言,只是用餐时的点缀。另外,美国人很忌讳在公共场合喝醉,这样显得很没有教养,被人嫌弃素质低。
不同的菜品种类
中餐的菜单多样化,分为小菜、素菜、肉菜、特色菜、海鲜、锅仔、面食、炒饭、汤类、和小吃等等。每份菜的量比较大,一个人吃太多。另外,中国人聚会讲究点一大桌子菜,大家一起分享,不仅吃得全,吃得还热闹。大家都吃同一桌菜,关系和感情也因此更深一些。
西餐的菜单相对就简单得多,一般分为前菜、主菜和甜点,也会提供一些午间套餐。每份菜的量不大,也就够一人吃的份。美国人用餐的顺序是吃完一道菜,再上另一道菜,而且他们都习惯各吃各的,这样觉得有占有欲,也更加卫生。
不同的音量
中国人在饭馆吃饭,人多嘈杂,说话时习惯大嗓门。就连服务员上菜的时候,都是扯着嗓子喊菜名,要不然客人听不清楚。另外,大家都喜欢边吃边唠嗑,这样才热闹,也不显得冷落客人。
源于网络美国人用餐时普遍很安静,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说话,尤其是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就更不能开口说话,这样有失礼节。如果吃饭的时候聊天,他们也会轻声细语地低声说话,尽量不打搅周围的客人。所以,美国人很少去中餐厅吃饭,他们觉得太嘈杂,影响食欲。如果想吃中餐,他们就会叫外卖或到店里取餐回家吃。
其实,在美国呆久了,我们也养成了小声说话的习惯。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一次,我在中餐厅吃饭,正好碰上旁边桌的中老年大叔们聚餐,说话声音那叫一个震耳欲聋,整个餐厅都是他们聊天的回音。他们那桌的一个女士时不时地提醒他们降低音量,可毫无卵用,只剩一脸的尴尬。他们的大嗓门,让我的神经都紧绷了,愣是吃出一身的汗。
不同的餐桌布局
中国的餐厅,根据客人不同的需求,会布局成两人桌、四人桌、和八人大圆桌。而美国的西餐厅,最常见的就是两人桌和四人桌。如果人多,服务员会帮忙拼桌。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在开放式的空间和周围人一起吃饭。不为别的,就为了能看看人家都吃了什么好吃的,这样自己也可以点一份儿。
网友评论
为自己点的菜和小费买单,让你知道:你已经18岁了,以后你就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结果。无论这个结果是好是坏,你都得扛着。如果真能明白这个道理,这才是最好的18岁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