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挺经》16

作者: 山谷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3:00 被阅读45次

    卷六    刚柔(上)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公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不是从自强自立做起,即便是圣贤之人,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才能独立不惧,坚定不移。过去我在京师的那些年中,好与诸位身居要职,名声高远的人闹意见,也是一开始就具有挺然独立不畏强暴的气概。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至萎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折断。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让而已。办公办事,就应勉力争取,争名逐利,就应当谦退。开创家业,应当奋发进取,守成安乐,则应当謙逊平和。出外与人接触应答,应该努力表现;回家与妻儿享受,就要悠闲舒缓。如果一方而建功立业,外享有崇高声名威望。一方面求田问舍,内图谋奢侈的待遇享受,这两者都有盈满的征兆,全无一丝谦虚退让的表示,那么这一切必定不会久长。

    自立自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即使是家庭条件比较好,依然要承担个人的责任,当然也可以选择自我放弃。

    现在有一种现象,越是条件比较好的人越努力,因为他们知道,想保持现有的状况,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想来个阶层跨越,则需要付出得更多。

    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性格使人,容易与人产生摩擦,直到后来跟唐鉴等人研习程朱理学,才将那股倔强之气舒缓开来,与京官们打成一片,得以七年十迁,做到了副部长。

    刚柔相济,不可偏费,太刚易折断,太柔就会萎靡,记得初中语文老师在毕业时,送我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在弱的地方,要用刚去矫正,在强的地方,用弱去谦让。办公办事,要用强去争取,面对名利,则要用弱去谦让。开家创业应当用强力去争取,守成安乐,就应当用谦去蓄势。

    身退是在功成、名遂之后的,功不成,名不就,哪来的身退一说?如果财务自由都没有实现,去谈一些其它的,都只能说是空谈。

    所谓的韬光养晦,是身经百战之后的休养,如果都没有奋斗过,而去谈韬光养晦,那只是说是对自我的一种放纵,对生命资源的一种浪费。

    曾国藩深谙盈亏之道,主张人生刚柔相济,在日记和家书中,都时常劝告自己和子弟要柔、要谦,可这是他在外面拼命奋进、建功立业之中的一种调和,也是他身处困厄的一种寄托。从他说的“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就可见一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挺经》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uy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