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和一个许久未见的好友小聚了下。我们都是小学二年级的妈妈,每次的话题自然而然地都会落在了各自的孩子身上。
好友的孩子大胆活泼开朗,好动,静不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听课,做作业。她经常因为孩子在学校没完成作业以及和其他小朋友吵架而被叫到学校。好友为此伤透了脑筋。她一直认定自己的孩子顽皮,不听话,常惹其他小朋友,不爱学习。所以在家里她没少打骂孩子。
直到上个星期,好友因为临时有事在午休期间去了孩子的学校。她的前脚还没迈进教室的门口,就听到她儿子的声音,“我没偷你的东西。”她立马推门进去。当时因为午休期间,所以班主任不在教室。她连忙问她儿子,“怎么回事?”她儿子说,“他们污蔑我偷同学A 的乐高玩具。”她问她儿子,“那你有拿吗?”她儿子回答着,“妈妈,我当然没有拿,上次你不是给我买了全套的乐高玩具吗?我们家有成堆的乐高,我没必要偷别人的。”
好友想想也对,于是转头问那个污蔑她儿子的同学小B ,“你为什么说是我儿子偷的?有证据吗?”小B回复道,“是小A 让我说是你儿子偷的。”她转向小A, “为什么你说是我儿子偷的,有证据吗?”小A 说,“阿姨,因为昨天你儿子最后一个回家,而且平时他因为不听话而经常挨批评,所以肯定是他偷的。”
好友听着感觉特别义愤填膺,却碍于对方是孩子,于是她强压住自己的火气。她语重心长地对小A ,小B 说,“你们是孩子,阿姨这次就原谅你们了。但是下次你们注意了,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话,乱冤枉别人。我相信我儿子,他虽然平时顽皮,但是从来没偷过任何东西。而且我给他买了全套乐高玩具,他犯不着偷你们的。小B, 这已经是你第二次冤枉我儿子偷别人的东西了。以后麻烦不要随便乱说可以吗?我儿子在家老是说他要好好地和同学们相处,特别是小B 你。小B, 你觉得我儿子对你怎么样?”
一旁的孩子纷纷过来拉着好友的手,“阿姨,我们特别喜欢你儿子,他对我们大家可好了,经常分给我们他的零食。也不欺负别人。”这时,小B 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小B 也过来对她说,“阿姨,以后我也和你儿子好好相处。不会再乱说话了。”她笑着对小B 说,“阿姨相信你。也愿意给你这个机会。记住,以后不管对谁,都不要乱冤枉别人,好吗?”小B 拼命地点了点头,“阿姨,我知道错了,以后都不会乱说别人了。”
后来,小A 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以后再也不会乱冤枉别的小朋友了。
好友笑着对小朋友们说,“你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偶尔有摩擦是难免的。但是像今天的事,我希望以后都不要发生了,好吗?”小朋友们纷纷地点头。
听完好友的陈述,我愣了下。那个时刻,好友好像承担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我问她,“你儿子班主任知道这件事吗?”她回复说,“我没告诉她。以前每次只要我儿子和别人有冲突,班主任要不就让他原谅别人,要不就不问青红皂白批评我儿子一顿。以前,我总觉得是我儿子的问题。今天我才发现原来班主任的处理方法有点一叶障目了。既然她从来都不好好处理这些纠纷,只会在班级群里点名批评我儿子,那我只能自己去调查事情的真相了。以前我一直以为我儿子调皮不听话,还经常打骂他。现在想想他是多么地可怜。在学校里,在老师的眼里他就是个差生,老师只会批评他。回家后,我还老打他。而且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我安慰她,“是的,你们的作业确实是堆积如山。你儿子可能需要的是家长老师的认同感,尊重感。你这次的行为给了你儿子强大的靠山。他在想有什么事,老师从来不会保护他,只会批评和指责他。他是不是很开心你的帮忙?”
好友忙不迭地回复我,“是啊,是啊。那天下午回家的路上,我儿子特别地开心。他对我说了声谢谢。原本每天拖拉到十二点能做完的作业,那天晚上,他才做到九点半就完成了。他还对我说以后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作业。”
我也倍感欣慰,“通过这件事,你儿子如果能懂事起来,也算挺不错的。他可能觉得妈妈终于开始保护他了。他也要通过努力学习来回报妈妈。”
好友苦笑了下,“但愿如此吧。如果那天不是我临时有事去了学校,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如果还像平时那样,我儿子肯定不会认输的,他不高兴别人栽赃给他,他会奋力抵抗,最后可能会打那两个孩子。结局可能是老师按平常那样把我叫去学校然后严肃批评他偷别人的东西的行为是多么地不耻。”
我惊讶极了,“出现这样的事情,班主任都不去好好调查清楚吗?”
好友无奈地说,“是的,班主任可能因为刚大学毕业吧,也许不懂得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之前班里也有孩子被冤枉偷别人的东西,老师就严肃批评了那个被冤枉的孩子,以后不允许偷东西了。我们晚上发她信息,她从来不会回复。”
我突然很欣慰我儿子的两任班主任都是特别负责任的老师(一年级班主任被调走了)。即使晚上,我有问题问她们,她们都会很详细地回复给我听。
好友最后说,“我只希望每一天,我儿子都能按时完成作业,我不再接到老师的投诉就好了。关于学习成绩,我也不是很注重。我只希望他能够每天过得开心,安安全全,健健康康地度过他的学生年代。”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可能有些孩子好动,可能有些孩子好静,可能有些孩子乐观开朗,可能有些孩子内向敏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不同性格的孩子,都需要我们花心思来读懂他们。如果正好我们孩子的老师不是个负责任的老师,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多和孩子沟通在学校发生的事,随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像大树般茁壮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