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思考
看看这两个可怜的学生,一个在教室内,课堂上干巴巴坐着,什么也不干,对老师的提醒拒绝,无动于衷。老师走近身边,他竟会和老师对视,意思是说:老师我在你眼皮下就是不学,看你有哪些手段。老师我你的课堂我不睡觉,就挺给你面子,你别再为难我,我不说话,也是受了很大委屈,你老师别再再提更高要求,我自从上初中以来,就从没有学过习,你可从见我做过作业,如今将近三年,钱家没少花,我家长明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9097409/1b3a4a0403e30355.jpg)
这时,我想到这位孩子刚升上初中时,做过三十年教育的班主任信心满满,决心让每一个学生进步,成人,不能考入好的学校,一定培养好的习惯,一次无意中发现,孩子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多少,一位坐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看似看的很委屈,犯的错误挺奇特,不一般。长期习惯老师讲课从不听,书少见,作业从不见,多是干坐着,这是老师专注时的表现。老师一不注意就与同桌手交在一起,闲话不断 至于成绩从不关心,会与不会与己无关。追问孩子家长,家长到很配合,到学校耳听面命,可以按照要求陪读,清楚知道孩子基础,谈及学习只是笑笑,不言。平时,忙于开车挣钱,孩子花钱倒是随便,孩子失去监管,孩子学习何用?谁能明白,自己辛苦不差钱。老师真难:孩子家长只图孩子有初中生的身份,好好呆在学校,不出现意外。
一位坐在教室外走廊,看似委屈,犯的错误真是奇特,足让教师心寒。与上面学生同桌,家长无奈,称管不了,说不听,打不肯,家长说起孩子总是表示无奈,叹气,摇摇头,没法办!早晨家长叫不起床,迟到家常便饭,晚自习,说天黑,家长帮助请假,孩子害怕不来。(学校按照上级要求不强求,做统一要求,可以自己安排)可作业神人难见,值得一提是的是:上课一坐,书摆的到整齐,还能拿出课本,做象征性表示,看看,问听的什么,看的什么,记的什么?总是一张木呆的眼神,阴沉的脸,沉默以对,让你多心寒有多心寒。做了三十年的班主任出现新的挑战。
这不一位老师上课,与同桌小打小闹,被科任老师制止,也许是感到没意思,没有给面子尊严,记在心中是仇恨满满。于是,他就趴在课桌上睡觉已成习惯,科任老师试图唤醒,学生出口不逊:“滚”,也许让其美梦难圆。这样的学生老师坚持一个观点理念:学习成绩不好讲,一定要培养习惯,学会处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起码尊重劳动。为此,班主任不知做过多少工作,就是不见好转,设计到尊师问题:不得不管,孩子就是不吱声,也许是自己清楚,出后脏话已成习惯,不仅对同学,即使对家长也是如此,对老师还是好些,在课堂还是尽量控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9097409/d0c780a3d89064a0.jpg)
班主任让其反思:学生倒是没有太大反感,让出去就去出,正想不在教室,教室外有更宽阔的视野。就是,不肯认错,对人不尊,出口脏话认为必然,不只是不会改,还是不想改,闭口不谈,家长怎样。孩子知道家长不来,不到学校丢人现眼,正如家长痛苦说:“摊上这样不争气的孩子,教育真失败”。可是,老师不能不理不管,若起发展,恐怕洪水滔天,孩子你在家怎样老师确实权力,能力有限,可是,学校是个集体,不能任其发展。于是,就有让这位学生在教室外反思,看看孩子显示的是可怜,孩子还是可以自在,看课外书随意,回家依然该吃吃,该睡睡,上学家长依然必给零花钱,这位孩子标准挺高,从不带水杯,这样麻烦,没有喝过纯净水廉价,都是王老吉,绿茶。孩子了解家长心理,疼爱有加,不肯!
从这样的学生身上,我感悟到:如今教育真的难做,家长要安全,学习养成不重视,只求物质,失却监管,孩子从小就以养成坏毛病,送到学校,尤其,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学习没目标,没动力,随意想强,老师只能教育,还不能语言过激,把握分寸,否则,激怒学生,学生家长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更不能惩罚,这是侵犯人权,家长不知怎样教育,但对保护孩子头脑清醒,便会打闹不止,告得让你没抓闹心不肃静,最后接受处分才算终。严重跳楼,喝药,抑郁,罪责全都划归老师教育适当,悲剧!老师,何去何从?一方面加强学习,增加教师教育教学艺术性,首先做到自保,然后再说工作。二孩子的教育不是从娃娃抓起,而是从准父母抓起。让社会形成共识,全民意识,清楚怎样做父母再做父母。这样一定会少却很多问题孩子。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原件出现问题,怎能一味责怪孩子呢?你家长上错了底色,让学校帮助修改,这不是笑话吗?你家长把孩子织成了麻包片,学校老师老师怎能变其为绫罗绸缎。
话又说回来: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对于个性明显,个不相同的个体,采取同一的教育模式就是错误,应更多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们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没有悟空的分身术,能力,精力毕竟有限,表示:责任重大,更多无奈。
网友评论
体罚也没有解决问题,因为他并没有单独辅导我,除了体罚没有做出任何可以改变现状的努力,所以这种老师就是混工资的。我初中时英语也差,但是英语老师经常无偿单独辅导我,我就有所提高,以中偏上的成绩保持着。
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差距就是你是否用心,是否有耐心,生气和发脾气,或者爆粗口,或者体罚都是无能的表现。
比如我吧,我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课程,一直到高中,大学,英语都是倒数,很多人老师都以为我就是不喜欢学习英语,因为我除了英语其他课程都是顶尖的。我英语倒数,我依然可以考到前几名。我想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我和其他同学,花同样多得时间去学习英语,我依然会是倒数,但是我花同样多得时间去学习其他理科,我就可以名列前茅。这是一种思维习惯,是天生的。例如我一上英语课我就必须睡觉,即使我强迫自己不睡,我一样听不进去任何东西。
难道我就真的学不了英语? 当然不是,那是因为,每个人学习的方法都遵循了一个套路,例如理科好的,他使用了理科的套路去学习英语,但是应试教育并没有提供这种教育方法,所以他很难学习。 如果找到针对逻辑思维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那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这样方法吗? 当然有。大学毕业后,我就不断的寻找这样的方法,最后我找到了。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所以,老师请你理解这种学生的苦恼,要么包容,要么改变教育方式。这样的孩子即使不能通过大部分人的方式成才,但是等他长大了,不一定就是对社会无用的。理解和包容,是一种格局的体现。
先不说这些小问题。我有一个疑问:学校和教师一直在努力营造一个和社会不同的环境,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种不学习的人,做为老师,肯定觉得将来过得不好了可惜;但如果不是老师,也就是社会上多数人,恐怕除了感慨几句,更多的是觉得他过得不好是活该吧?
既然学生总要走出校门,作为教师,是该让学生体验到社会环境,还是营造一个“我们都为你好,都包容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