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

作者: 柴米盐无油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22:51 被阅读3次

一般人想到中式大餐,脑海里首先会跳出这几个字,“鸡鸭鱼肉,生猛海鲜”,还有诸如“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这种小段子。猴头鱼翅我是吃不起,法律也不让吃,、就说常见的鸡鸭鱼肉里面的肉食我都还没吃清楚,其中最需要补全的就是鱼。

鱼的种类太多,按地点来分,河鱼,江鱼,海鱼,池塘里的鱼,水沟里的鱼,钓场里的鱼,水坝里的鱼。不同地方有不同种类的鱼,就算种类相同了,不同地方的鱼也大小不一,吃起来口味口感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鱼也是这样。选鱼的事情太复杂,以后再谈。先说吃鱼。

我吃鱼一向是极简主义,什么刺少吃什么,什么简单吃什么,能吃炸的就不吃煮的,能吃切段的就不吃整条的,总之就是图省事。但是我时常在饭店里看到独坐的老大爷,一个人守着一条清蒸鱼,就着一碗米饭,一点点吃的有滋有味,有头有尾。一条鱼一个人吃,慢条斯理的用筷子夹起鱼肉,放到嘴里,慢慢抿出鱼刺放到桌上,让我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惬意和精致。这种感觉是吃别的肉所没有的,一个人不能吃整只的猪牛羊,胃口大的人也许能吃整只小的鸡鸭,但是一人吃一整只鸡或者鸭的场面,更多的是大快朵颐,淋漓尽致,但实在说不上精致。

老大爷吃鱼能吃出一种生活态度,这是我羡慕不来的。所以因为羡慕老大爷,也因为想和吃鱼的朋友们吃成一片,我打算抛弃以前的经验,重新开始吃鱼,把吃鱼变成一个项目,要吃不同种的鱼,吃不同做法的鱼,争取等我老了的时候,也能吃鱼吃出生活态度来。

最近和朋友们吃了两次鱼,一次清蒸鲈鱼,一次蒜烤江团鱼。那条鲈鱼看起来身形相对瘦长,而江团看起来过于厚实,粗大但是不肥。鲈鱼的鱼头微微向上翘,让人想起永远看不到天空的猪尝试抬头的样子,而江团的鱼头大开,鱼嘴大张,口腔里面细小的不知道是牙齿还是毛肆意丛生,仿佛在模仿周星驰《食神》里面的多味鱼。鲈鱼的鱼肉白净,而江团肉微微泛红,也许是鱼的种类不同,也许是烹调过程的影响。但是除了牛排和白斩鸡我看得惯红色,其他肉带上红色只会让我觉得要么不熟,要么不新鲜。所以吃江团的每一筷子我都要踌躇半天。

这两条鱼的肉质和畜类不同,吃起来自然松软而嫩,鲈鱼肉少而薄,江团肉多而厚,相比起来鲈鱼才适合一人独坐,细细品尝,江团恐怕可以直接作为饱腹的鱼饭。这两条鱼直到最后也没有给我生活态度的启发,鲈鱼剩了尾巴,江团剩了大半,清蒸鲈鱼算是我吃鱼计划里中规中矩的开门菜,而江团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它告诉我吃鱼也要看颜值,肉多未必是好事。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

相关文章

  • 海富兴洋推荐:常吃鱼的孩子更聪明,这几种鱼孩子爱吃长个快

    从小到大,几乎每个孩子都在饭桌上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吃鱼好啊,吃鱼聪明,要多吃鱼”。吃鱼确实好,常吃鱼类,可以促进...

  • 吃鱼

    喜欢和你一起吃鱼,因为我喜欢为你把鱼刺挑出来,然后看你美滋滋的吃下去的感觉。 尽管只有两次,以后可能不会再有,不过...

  • 吃鱼

    好久没有吃鱼了,今天上午一觉醒来,突然觉得嘴里好淡,用李逵的话就是,嘴里能淡出个鸟来。可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又不能吃,...

  • 吃鱼

    我是海边人,家里长辈从海边迁徙来杭州把喜欢吃鱼的习惯也带过来了。落户杭州是上世纪中叶的事情,好几十年过去了,...

  • 吃鱼

    亲戚她信仰佛教,不时便会请一位先生上门吃斋饭。 那个时候,她会仔细地用洗洁精将锅擦干净再炒菜,以防上面占了些许肉腥...

  • 吃鱼

    以前喜欢吃鱼,很少被卡住。现在是一吃就被卡住,还要去做喉镜才放心。 然后这几天就一直想着,我原来有三大袋小鱼的零食...

  • 吃鱼

    今天六点55起床,第一件事上厕所,第二件事晨吐,已经过了三个月,每天晨吐依旧,刷牙漱口也简直成了噩梦。 早饭还是要...

  • 吃鱼

    老张的小孙子下午要过来,老张专门炖了一条大鲤鱼。 饭桌上,小孙子夹了鱼头就吃。 老张见状...

  • 吃鱼

    下班路上 想着先生要做的鱼 如他粗壮的手臂 车轮转的飞快 吃鱼 也记录在岁月里 过去三斤五斤 结局都是盘盘皆空 而...

  • 吃鱼

    餐桌上,他为她细剥鱼刺。 这是从母亲那里传下的手法,尖头筷子游动着在鱼身上挑出软刺,只留下斑驳的纹络,像舞者舞...

网友评论

  • 我的喜欢是蓝色的:最爱吃龙胆和小黄花,可惜前两天禁海了😂😂
    柴米盐无油:@海岛小税官 吃过炸小黄花鱼,香脆的~禁海了就等开禁吧~(我猜的)

本文标题:吃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fy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