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字才是有深度的文字?从文字中看到风花雪月,是有深度的文字?从文字中看到忧国忧民,是有深度的文字?从文字中看到真情实感,是有深度的文字?个中答案,因人而异,不得统一。

文字的美来源于作者,作者的态度和思考则决定了文字的魅力。记得在《文字的魅力》一文中说过,就一篇形神具备的美文来说,除了具有外在的文字表现形式,需要内在灵魂的浇筑,在文章的张力上精雕细琢,呈现出一种难以企及力透纸背的感觉。这就是文字深度表达的方式,有深度的文字不论采取何种文体,都会给人以一种痛彻心扉的震撼!
有深度的文字能够让人感同身受。文字之于读者,除了在视觉上的体验外,还在于内心的触碰。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份情怀,一种久违的感觉,这就是读者内心的共鸣。从眼睛到脑海,虽然只有短短不到十公分的距离,但真正能够走进内心生根发芽却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文字具备的张力更能体现在读者的心灵深处,在讲他人故事的时候就像在讲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能与自己产生共振,契合完美。好比国歌中文字描述的那样,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折射出全体国人的心声,引无数英雄为之奋斗不息!

有深度的文字能够使人铭记于心。一段朗朗上口为人称到的文字,可以流芳于世、经久不息。每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时常从口中旁征博引几句名言绝句。从孔子的《论语》到朱自清的散文,从李杜的唐诗到毛主席的诗词,从海明威的小说到徐志摩的诗,从古希腊神话到中国的封神演义,每一部作品在时间的洗礼中得到了淬炼,在涅盘中得到了永生。文字化作生命的一部分,植根于心、深入于脑。那种感觉就像“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的浓郁对比,更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适恬淡,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有深度的文字能够引人深入思考。文字表面呈现的内容可以直观感受,但文字背后引发的思考和启迪却无法预知。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了文字记录和具体表现。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有温度的文字数不胜数,但真正引起读者深入思考、警钟长鸣的文字却为数不多。深度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酝酿明日的希望,希望的结果就是深入思考的结果。一部华夏史,一段英雄泪,一曲大赞歌,一座思想进阶的丰碑。从老子的《道德经》到屈原的天问,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近现代文化的百花齐放,总能给人一种思想碰撞,引起后来人的无限遐思,释放更多的文艺成果。

有形的文字是一种情感的释放,无形的文字是一种凝炼的升华。做一个有深度的人,写一篇有深度的文字,说一句有深度的思想。在文字中追求真理,释放观点展现自我,让笔下生风铸就一段传奇佳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