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唐诗打卡香港陕西省
唐诗打卡第八十八天:月是故乡明,今夜你想起了谁?

唐诗打卡第八十八天:月是故乡明,今夜你想起了谁?

作者: 海飞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2:47 被阅读79次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长:一直,老是。不达:收不到。达,一作“避”。

况乃:何况是。

海飞廉摄

【译】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析】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海飞廉摄

【评】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诗人曾在另一首诗中也有提及——

远怀舍弟颖、观等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此诗相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一句的直白之痛,说得甚是含蓄,只说以前杜家在元日(正月初一,代指节日)时节,乡亲们都是很羡慕他们家的,儿孙满堂,多子多福。

同时,此诗还道出了杜甫几个弟弟的去处,杜颖在阳翟,杜观在荆南。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的地区,应指的是古巴蜀之地。渠则指阳渠,在河南巩县,也正是老杜故乡。可以看出,老杜一家人都是天各一方。

而且,不仅老杜大家庭不再,而且他在洛阳附近的老宅也已毁于安史之乱,所以已经可以说是“无家可归”,就是“家书何处达”,到了即使有家信也不知道寄去哪里了,寄到哪里去。

一种杳无音信的落寞无奈之情油然而生……

何况在“白露”节气的这样一个月夜(露从今夜白),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种淡淡的忧伤、浓浓的亲情在弥漫开来……

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老杜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长兄为父。他这个当大哥的虽然日子也不好过,但作为一家之长,怎能不思念家庭中的众弟弟过得好不好。

更何况此时叛军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之期(未休兵),战乱未平,家人生死难料,岂知下一封收到的家信就是兄弟的噩耗。

这首诗别有一番情谊其中,怀乡思亲,凄楚哀感。

在这样的月夜,或者在春节这样的今天,你又会想起谁……

相关文章

  • 唐诗打卡第八十八天:月是故乡明,今夜你想起了谁?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

  • 【文学读书社有奖征文】故乡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 今夜月明人...

  • 月是故乡明

    我喜欢月亮,喜欢唐诗,在唐诗里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其中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特别喜欢。多美的诗句啊!...

  • 白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 2017-10-04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路从今夜白

    路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2019-10-2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今夜,月是故乡明

    “远方飘来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将我呼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的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吧!流落远方的游子...

  • 夜月故乡月如是

    《夜月故乡月如是》 ——逆流而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游子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打卡第八十八天:月是故乡明,今夜你想起了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q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