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95763/768eddb86be71eb1.jpg)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颇为感触,为什么孟子要把仁等同于五谷?为什么说五谷如果不熟透,就连野生的稗子都不如?五谷指的是“黍、稷、麦、菽、稻”,这五种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基础,如果五谷都不熟,能够食用吗?肯定食用不了,这样不成熟的五谷连野稗都不如。仁是人性的四端之一,即仁义礼智!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粮食。培育“仁”,就像培育五谷一样,一定要精心培养,直到仁的果饱满成熟为止,这样成熟的仁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仁,否则,我们连不成熟的“仁”反而连恶都不如!
原文如下: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大意是:
孟子说:“五谷是庄稼中的好品种,但如果不成熟,那还不如稗子之类野草。仁,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个人看法:
如果说五谷就是人类食物的精华,那么仁德就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精华的部分。仁德就需要像五谷的种子一样,必须经过精心培养,仁爱之心才会被真正激发出来。仁就是仁爱之心,就是恻隐之心,一个人有没有良心,归根到底就看他的仁爱之心,仁德之心是否培养成熟,决定一个人的人性是否向善,一个人在遇到具体问题,是否选择善?还是选择恶?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如果一个人虽然有仁爱之心,有仁德之心,但是还没有成熟,这个时候,刚好关系到个人实际的利益得失,如果仁爱之心没有被激发,加上利益驱使,一个人的恶就会被激发,这样做出的事情,大的方面对社会对国家就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小的方面对自己对客户对家人就会偷工减料、就会损害客户利益,因为他的价值观念不稳定造成。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重仁德的培养。注重仁德的培养的关键就是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如果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大众的利益,那么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做出孰大孰小的选择,而不是听任恶的一面被激发,善的一面被泯灭。比如前些年的三聚氢安奶粉事件,以及假疫苗事件,都是仁德之心被利益蒙蔽所造成的恶果!这种教训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33:仁亦在乎熟
2018-10-4 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