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好像发生在昨天……
某周日,我们一家到天河叔叔家做客。一进门,只见婶婶一个人在忙里忙外,却不见叔叔的身影。我感到纳闷:叔叔到哪去呢?他假日是轻易不出门的呀!
婶婶见我满脸疑问,乐呵呵地说:“你叔叔现在可是一个大忙人了,新近当选为厂长,假休日几乎泡在外头啦!今早饭碗一搁就往厂里跑,太阳不落山他是不会回家的。”
哦,叔叔做官了?而且还是一厂之长呢,我真有点不相信。
我曾在叔叔身边生活过,对他十分熟悉。他当过兵,打过仗,还是个老牌大学生,一九五八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他曾在北方工作生活了20多年,文@革中,受过审查、蹲过牛棚。尽管如此,他仍对业务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多次在国家中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还主持了多项科学技术革新,获得国家工业部的嘉奖,被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在我的心目中,叔叔是一个搞科学技术的专家、学者,怎么会改行当起厂长来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婶婶为我解开了这个谜。
原来,叔叔一家在组织的关怀下南归了!组织把叔叔安排到广州市陶瓷厂工作。这个厂由于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等诸多原因,生产停滞不前,工资几乎发不出,奖金更不用提了。大家都希望能借改革之风改变工厂的面貌,但谁来带这个头呢?
叔叔来陶瓷厂后,不久就成了台柱,他经过深入调查分析,找到了该厂濒临瘫痪的症结。对陶瓷厂的建设提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在做生意、洽谈业务方面,他出的点子也不少。尤其在设计新产品,搞科研等方面更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大家都认准他,一致推举他为厂长。
当不当呢?叔叔心里矛盾极了。要收拾这副烂摊子,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要变革现状又必须冒风险。家里人都劝他不要再折腾,婶婶也怕他把身体搞垮了,毕竟年纪已近半百了。可一想到工人们焦灼的眼神,叔叔心里就难以平静。他想:当前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我不去推波助澜,却患得患失,实在不应该,年纪大了,难道就不能在退休前最有限的几年里,为厂里几百号人谋占福利,多做几件好事吗?
在改革的浪潮中,叔叔真的变了!
他爽快地接受了厂长的重担,你崭新的姿态上任了。
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第一件事是物色有工作能力的车间主任,由群众民主选举组成一个精干的领导班子。同时自己亲自挂帅,组建一个10人科研小组。第二件事是建立信息网,了解各地市场信息,推销产品,并直接与外商洽谈生意。紧接着,他在经营管理上动了大手术,打破了8级工资制,实行计件工资。这样一来,以前那种散漫窝工的现象不见了。
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能够在竞争中获胜,产品质量是保证,花色品种是关键。为此,他一方面抓紧改装旧设备,引进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根据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需要,研制出喷涂原料等十几种新产品,深受广大用户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还在每个车间设立的质检员,以保证产品的信誉。
改革使这个厂上下一条心,开始有了喜人的变化:产品质量提高了,销路打开了,还先后与西德、意大利等国家签订了生产合同,产值直线上升。这正是“机器隆隆响,瓷窑火正旺。工人拼命干,产品送四方。”陶瓷厂焕发了青春活力,大家看到了希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看着客厅上挂着的骏马图,脑海里冒出曹操的诗句来。在这潮涌浪迭的改革年代里,我们国家是多么需要这种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人才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