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杂感

作者: 西安许健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06:45 被阅读18次


生命之花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杂感

图文 / 许健

      许多裸体女人,特丽莎包括其间,被迫绕着一个很大的室内游泳池转圈,要边走边唱边笑,还要按指令下跪;泳池上方的吊篮里,监视者拿着枪,随时将做得不好者射杀,池中的血水中浮着尸体,池边的人继续重复着……

    这是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特丽莎的梦境,是某种命运的暗示。这段梦境描写引发我的思考,我们所有人,不论处在社会上、工作单位里、家庭,甚至自己的内心,等等,其实都无时不是围着各色的池子转圈,头顶决定我们命运的是什么?金钱、权力、美色、虚荣,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欲望,包括生存的欲望,不知不觉中令我们媚俗,讨好于大多数人的压力或屈服于世俗的定见,将我们的身心禁锢在隐形的池边无休止的转圈。我们高歌带笑,其实心里充满恐惧,不愿被这个社会所弃,不愿被自己心中的欲望所弃,怕被射杀跌入池中。难道不是吗?

    这是一种悲哀吗?

    反叛宿命是人心中时时萌动的天性,或用灵魂的方式,或用肉体的方式。对小说男主人公托马斯奉行的“性友谊”,他的女友萨比娜评价说:“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之王国,你会是个恶魔。”其实两位女主人公萨比娜和特丽莎,也都承受着对抗各自宿命的重压,试图逃脱泳池边恐惧的循环。即使是感知到这种悲哀,我们可以远离泳池边吗?必竟头顶吊篮里有我们在意的东西,不媚俗是困难的。如此看来,众人眼中的非正人君子,竟可能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世俗反叛者。

    人生无法设计更不能预演,正因为如此,灵或肉的反叛不论结局如何,都有一种美共鸣于读者的心中。我感觉托马斯选择了重,萨比娜选择了轻,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反叛方向,为了离开令自己恐惧的池边,他们都放弃了某些东西,然而细究起来,终是离开一个泳池边又来到了另一个不同的泳池边。如作者米兰·昆德拉所疑:“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轻与重,并非感知于外显的形式,并非所有机械地绕池而行者都能感受到,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感受,只有反叛萌动时才会出现。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再次说明当最终摆脱重压获得完全的自由后,一切却似乎并非如同想象,当脱离生活的压力,人生也就近于消亡,试问我们有没有智慧和能力承受生命之轻?回想起小说伊始的一段话:“我们相信正是人能像阿特拉斯顶天一样地承受着命运,才会有人的伟大,贝多芬的英雄,就是能顶起形而上重负的人。”可见作者的倾向。

    站在泳池边该何去何从?没有答案。米兰·昆德拉引用了一句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我隐隐听见了上帝的笑声。如果能听懂上帝的笑声,或者我们不再妄自狂大,敬畏地承受生命之重,享受生命之轻,趋向于过真切和实在的生活。

      ——2015年8月12日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qggqtx.html